老者一想及此,當即鼻哼一聲,說道:「你莫要彈空說嘴,大言不慚,只要你乖乖留下秘笈,大家還好說話,若不然,只有自討苦吃。
」陶飛抽出長劍,站前一步道:「尊駕既認定貫虹秘笈在陶某身上,恐怕我再說什麼,諒你們也不會相信!」那老者仰首冷笑幾聲,說道:「如此貴重的東西,你自然不會隨便帶在身上,但老夫總有辦法讓你說出來。
」話落,朝夥伴打個眼色,七人立時擺開架式,徐徐逼近前來。
火鳳凰微微一笑,向陶飛道:「你一個人能應付得來嗎?」陶飛闖蕩江湖多年,莫王山青蛇幫這名字,雖常有所聞,但彼此間並無交往,也不知對方武功家數如何,今趟以一敵八,是否能勝,確實並無把握,只是聽得火鳳凰如此發問,知她沒有打算出手的意思,心裡暗想:「你也把我瞧得低了,今日陶飛就是命喪當場,也決不要你來幫忙,放心吧。
」他心意已決,當下雙腳不丁不八,劍尖指地,擺出華山「風檣陣馬」的架式,雙目凝視眾敵,口裡說道:「這一些毛賊,陶某還不會放在眼內。
」火鳳凰叫了聲好,身形一閃,人已凌空飛起,躍身坐在一棵大樹上,雙腳垂下幌呀幌的,顯得閑適自得,打算居高臨下觀戰。
那老者遙見火鳳凰露出這手輕功,心頭不禁一驚。
見她身不移,足不動,霎眼之間,已坐在樹王上,光是這門子功夫,自己便遠遠不及,又怎教他不驚。
與此同時,只見其中三名大漢互相使個眼色,各提兵刃,猛撲向陶飛。
陶飛眼觀六路,早便察覺三人的舉動,待得三人撲到 ,倏地提劍直往左面兩人點去,其勢又狼又快。
兩名大漢一持鋼刀,一持三節棍,見陶飛來劍疾猛凌厲,忙提兵刃架開,聽得噹噹兩聲,陶飛已在兩人之間竄了過去,正要回劍攻向二人後心,忽覺頭頂金刃劈風,兩柄單刀迎頭砍來,原來另有兩名大漢已然趕到。
如此一交上手,陶飛已陷入四面受敵之勢,忙抬劍架開雙力,而那個持三節棍的漢子右膝略彎,手上三節棍直向陶飛背脊點去。
陶飛側身滾開,一個挺身,已從地上彈起,隨即使開華山派的得意劍法「清風劍法」。
華山派共有兩套獨門的劍法,一套名為「狂瀾劍法」,而另一套,便是這套「清風劍法」。
狂瀾劍法是以剛猛路子著稱,但這套七土二路清風劍法,外表看來只覺平平無奇,但內里卻蘊含阻陽變化,時剛時柔,且輕靈自然,端的是一門能守能攻的上乘劍法。
合攻陶飛的七個人,每人的家數均自不同,而且兵刃各異,武功也有高低,顯然是來自不同派別的人物,繼而群集成幫。
便因為如此,彼此間在默契上,自然打了折扣,若不是如此,恐怕陶飛早已敗陣下來。
陶飛在眾人圍攻下,自是打疊土二分精神,把手中長劍使得耀眼生花,身子在七人間竄來鑽去,夾著令人為之心顫的兇險。
那老者一直在旁凝神觀斗,見陶飛手底下的功夫確實精妙,招招均妙到巔毫,在七人的力攻下,仍能攻守自如,心中也不由懾服華山派的武功。
樹上的火鳳凰卻神色平和,臉上全無半分緊張神態。
而她的目光,始終不離陶飛手中的長劍,見他劍招一時大開大闔,端嚴穩重,一時又隨意而轉,使劍如帶,一速一緩,卻又相輔相成,凝為一體。
火鳳凰看到這裡,也不由暗自嘆息,心想:「這套清風劍法果有其獨到之處,若用在一個內力深厚之人手上,這七個人早便歸位了,真是可惜!」轉眼之間,三個武功較弱的漢子,已給陶飛刺倒在地,餘下四人,仍是分四面夾擊,那老者仍是站著不動,隱然監視,以防陶飛突然逃走,而另一方面,卻是留意樹上的火鳳凰,恐怕她突然出手相助。
火鳳凰一面看一面不住搖頭嘆息,原來陶飛有幾招本可傷敵於劍下,只是陶飛功力所限,硬生生錯過了大好良機。
她心裡想:「如此斗將下去,儘管他能勝得眼前這四人,看來非要數百招不可,到時氣力已盡,又如何能敵這個老頭子!」想到這裡,見她縴手一翻,掌指間已多了數枚銀針,銀針長約寸許,針身極幼,在陽光下發出閃閃光芒。
陶飛斗到此際,發覺四人均非庸手,竟全是勁敵,只得加緊劍招,全力進擊。
餘下的四人,一人使三節棍,一人使判官筆,其如兩人均使鋼刀。
便在此時,一人鋼刀橫砸,陶飛抬劍架開,旋即以進為退,和身撲向那人,左手雙指直點敵人胸囗要穴。
豈料那漢子的刀法甚是了得,刀刃本已遞出在外,忽地見他手腕一翻,竟把鋼刀兜轉過來,直砸陶飛手腕,他這手「回尾刀」,本擬一刀見效,便是砍陶飛不著,也能叫他縮手逼開,沒想鋼刀砍至中途,突然手肘曲池穴一麻,立時無力握緊刀柄,鋼刀離手,而陶飛一指剛剛點到,那人悶哼一聲,身子便軟倒下來。
陶飛也大惑不解,但時勢緊逼,那容他多想,陶飛見一指得手,忙揉身橫竄,劍尖直刺那手持三節棍的漢子,而在他身後,一枝黑油油的判官筆亦已點至。
逼得陶飛連忙收劍,閃身避開,回劍直削背後的漢子。
只見那人橫筆欲要架開來劍,忽地手臂一陣發麻,右手無力,陶飛長劍同時削至,判官筆被劍刃一帶,筆身倒飛,直插入那漢子肩膀。
那漢子唷的一聲,身子直跌了出去,坐在地上,正要用手拔出插在肩上的判官筆,苦於右手無力,竟然無法抬起手來。
陶飛見一連兩招得手,豪氣立壯,出手便更顯凌厲。
他又那裡知曉,這一切全是火鳳凰弄的手腳,只是她出手極快,銀針又細,旁人實難以察覺。
在旁的老者見形勢急轉,七人中已有五人先後栽倒,而眼前剩餘的兩人,正被陶飛逼得手忙腳亂,知道自己不能不出手了,他不暇再想,連隨抽出長劍,孰料長劍才一抽出,其餘兩個夥伴亦同時給陶飛打倒,雙雙倒在地上。
老者大怒,提劍縱身躍上,挺劍向陶飛刺去。
陶飛舉劍格開,斜身還招。
老者和陶飛這一鬥上手,情勢又自不同,適才陶飛以一敵七,可算處處受到牽制,防守固是極盡嚴密,反擊卻難以盡情發揮,但此刻一人斗一人,單劍對單劍,登時將這七土二路清風劍法使得淋漓盡致,全力進擊。
二人斗至分際,老者也暗暗吃驚:「華山派果是名門大派,委實名不虛傳,劍法之精妙,實不能小覷。
」當下提起精神,將生平所學盡數施展出來。
陶飛剛才力敵數人,已累得渾身是汗,幸好仗著劍法凌厲,現在才不致敗陣下來。
老者同時見久攻無效,連變 土余次劍招,但始終仍占不到絲亳上風,心想:「此子年紀輕輕,怎地如此難斗,若連他也勝不過,還說什麼奪取秘笈!」一想及此,不禁求勝心切,出招立時另走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