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時齊國百姓也會知魏國皇帝仁愛,親王賢明,魏國百姓安居,海晏河清。
不止是話本,崇文館還寫了戲文,令伶人傳唱。如此宣揚,又有齊帝殘暴不仁、百般盤剝,由不得齊民不心生嚮往。
皇帝並未拖延太久,齊使歸國一月,齊帝得使臣回稟,放下心來,繼續歌舞昇平之際,魏軍揮師南下,長驅直入,連下齊國十五城。齊國君臣這才慌了心神,一面傳國書譴責魏國出爾反爾,強掠他國國土,一面派兵抵抗。
戰事逐漸焦灼。
那等緊要關頭,皇夫卻驟然病了。病情如同戰火一般,勢如破竹,皇夫纏綿病榻,為安慰皇帝,起先還強撐精神,與她說話,後來,漸漸連清醒都難。
皇帝一面關注戰事,一面分心照料皇夫,幾是耗盡了心力,然而皇夫卻未好轉,反是一日一日地虛弱下去。
皇夫身世坎坷,屢遭大難,幸而上天庇佑,數度生死邊緣,終歸逢凶化吉,得以與皇帝過了幾年平靜日子。但生死邊緣留下的創傷卻累積在了她身上,殘廢的雙腿暫不去說,身子更是如風中殘燭,難以周存。
大臣們皆是心焦,倘若皇夫熬不過這回,陛下怕是也難安好了。
舉朝驚慌,漢王府也難獨安。王妃隨漢王入宮探病,替皇夫診過脈,贈了她一枚丹藥。漢王本就心急皇夫病情,欲請王妃相助,可她記得王妃說過,妖雖神通廣大,卻不能左右凡人生死,更不可涉入凡人紛爭,便猶豫著,不敢開口。
這時見王妃獻上丹藥,她忙與皇帝道:“王妃的葯能治百病,很靈的。”
皇夫氣若遊絲,皇帝走投無路,狠了狠心,將丹藥喂皇夫服下。
丹藥果真靈驗,不幾日,皇夫竟有好轉之勢。
皇帝喜不自勝,親向王妃道謝。
漢王發覺,王妃待皇帝很是疏離,始終與皇帝保持了三尺之距,便是皇帝走近,她也會不動聲色地退開。
漢王好奇,抓著王妃的衣袖追問。王妃讓她問得沒了辦法,只得答她:“陛下居皇位,身負天命,邪祟不侵,非我不與她親近,乃是我不可近她身。”
漢王恍然大悟,隨即很是緊張,再不肯與王妃一同入宮。
皇夫日漸好轉,身上也不與往日那般時常乏累,皇帝欣喜不已,欲向王妃仔細詢問那丹藥是如何配成的,好為皇夫備著,誰知王妃又不入宮了。
王妃不入宮,漢王要早朝,是每日都見的。皇帝等了兩日,等不來王妃,乾脆問漢王。
漢王緊張極了,唯恐皇帝要見王妃,只與皇帝說了一句:“王妃很厲害,王妃的葯一枚就夠了。”便連忙逃掉了。
皇帝無法,總不能強迫人來,只得先看著,后見皇夫果然一日好似一日,這才安心。為表謝意,皇帝下詔,賜漢王府珍寶田宅無數。
民間又開始流傳起漢王妃能起死回生的傳言來。
漢王每出京,必攜王妃同行,她此後又替朝廷辦過許多差使,每到一地,從不擾民,只將所負之任做好,百姓每有讚譽,她都會說是王妃的功勞。
東城郡的生祠早已立好了,其餘受漢王恩惠的州郡,便以此為例,也建起生祠來。
漢王與王妃賢名不斷,生祠香火鼎盛,時日一久,竟勝過許多佛寺、道觀。
五年後,魏國攻下齊國,齊帝領齊國王公歸降,齊地盡為魏土。朝廷令漢王南下,安撫百姓。那時漢王的名聲早已傳到齊民耳中。
漢王與王妃入齊,勉勵百姓,又奏請朝廷撥款,重建戰時毀壞的城池,待齊民與魏民無異,齊民漸漸消去亡國之民的惶恐,重又安定度日。
漢王做了許多事,眾人眼中,她愈發沉穩威重。然而漢王又仍是從前那個漢王,她一心一意想要為王妃多積攢功德,每每京中需捐米捐糧,她從不落後,總以王妃的名義,捐贈糧米,修路造橋。
她想,給王妃攢滿功德,王妃就可成仙去了。
王妃成了仙,便是桃花仙。桃花仙必是世間最好看的神仙。
然而隨光陰流逝,她又漸漸不舍起來,她每蒼老一歲,與王妃相處的時光便隨著少了一載,漢王倍加珍惜歲月,即便如此,也阻擋不了歲月無情流逝。
漢王年少青春之時未曾發覺,待老了,她才明白,與她一凡人相守,當真是太委屈阿瑤了。
人會老,妖是不會老的,她變得白髮蒼蒼,臉上都爬滿了皺紋,一點都不好看了。可王妃還是那樣的美,使她神魂顛倒,使她魂牽夢縈。
她是世間最美的人,有什麼得不到,怎能陪在年邁的她身邊。
可漢王怎麼都捨不得王妃,這些話她藏在心中,不曾說出口,她只是待王妃加倍的好,半刻也不願與王妃分離。
她還是如年少時那般,愛看話本,愛下棋,愛作畫,愛佳肴珍饈,愛與王妃賞花賞景。她覺得自己不好看了,可一對上王妃凝視她的目光,她又覺得自己興許仍存留了年少時的風采。
王妃的眼中只有她,如她曾在她耳畔低語的那般,她只在意她,她甚至與她一樣,也幻化出蒼老的模樣,與她一同變老,始終與她相配。
凡人總走不脫生離死別。
終於,最後的時刻來臨,漢王也即將老去,她既覺不舍,又想阿瑤陪了她一輩子啦,她該去做自己的事了。
她為阿瑤攢了許多功德,王妃祠至今仍香火不斷,她早年就與陛下說好了,待她薨后,漢王府不收歸朝廷,仍舊留著,倘若王妃想她,也可舊地重遊。
可她還是希望王妃不想她,歲月無盡,她已不在了,若是想她,該多刻骨心痛。
漢王躺在王妃懷中,她的氣息越來越微弱,王妃已變回原本的面貌,溫婉、美貌,是她再看上一輩子都不會厭的模樣,漢王望著王妃,眷戀無限。
她當知足了,這麼好的王妃,陪了她一生一世。
“阿瑤。”漢王握住王妃的手。
王妃溫聲道:“我在。”
漢王與她年輕時一樣,善良、簡單,她道:“能與你相守一世,我已知足了,來生,別來尋我。”
王妃點頭:“好。”
漢王彎彎眼睛,王妃答應了,她很高興。眼中有淚聚攏,神志逐漸剝離,漢王緩緩合上眼,眼角淚水滑落,滴在王妃的手上,她靠在王妃懷中,沒了氣息。
王妃抱緊了漢王,在她耳邊,猶如她還能聽到那般,溫柔道:“殿下,你忘了,這已是我們的第二世了。”
作者有話要說: 許多小可愛都猜到了,她們是有前世的。
漢王的前世,還是漢王。看過《春如舊》的話,應該有印象,濮陽,也就是本文的皇帝,是重生的。
漢王與王妃的前世,就是重生前的那一世。
大家不要傷感,下一章就是漢王與王妃初次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