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溪特意選了迷你型的小南瓜。
這種南瓜不但口感細膩軟糯,最重要的是,果實的形狀和顏色都非常漂亮。一粒粒南瓜就飯碗那麼大小,如果事先挖掉瓤,擺在桌上就是一個小巧的“南瓜盅”。
將這種迷你瓜捧在手上,再搭配著背後的南瓜車南瓜屋,這樣拍出來的照片,是任誰都要忍不住“哇哦”一聲的程度。
當天晚上,冉溪就傳了一張角度最好的照片,配上一個【南瓜三兄弟】的標題,發到了海角鎮的微博號上。
毫不意外的,對海角鎮抱有美好印象的陸晨瑤和徐思然都評論加轉發了這條微博。
陸晨瑤:【好可愛的小南瓜!好想揪一個回家給女兒做禮物!】
“我們的海角鎮”立刻補了個圖片評論,裡面是金黃色、四四方方鬆鬆軟軟、一看就香糯可口的南瓜發糕。還附了一句話:【不但可愛,而且可口哦!】
徐思然:【哇?好可愛的三兄弟啊啊啊啊啊!上次沒有看到呢!是鎮里開了新店嗎?】
“我們的海角鎮”回復道:【嗯嗯,新開的!南瓜蔬菜店,新上了一批小南瓜,歡迎來選購!】
第二天,蔬菜店新加了一個白色的、帶著玻璃罩的“貨櫃”。
貨櫃里不放別的蔬菜水果,只陳列著兩排迷你小南瓜。
這種擺放方式,立刻把小南瓜和其他的蔬果做了個區分,彷彿這種小南瓜格外的精貴。
但價格上,小南瓜的定價並不比超市裡的大南瓜貴太多,屬於一個普通人都能輕鬆買下的價格。
當天上午,就有遊客趕過來,要買“迷你南瓜”去拍“南瓜三兄弟”的合影。
這種時候,光頭大叔都會笑呵呵地從玻璃櫃里取出一個小南瓜,再附贈一根水靈靈的黃瓜,還不忘叮囑一句:“黃瓜洗乾淨了,直接就能吃。”
遊客們舉著這q版小南瓜拍完照以後,再舉起黃瓜咔嚓咔嚓一頓啃——
嚯,這黃瓜,居然真的這麼好吃!
反正來都來了,東西賣得又不貴,那就再買一筐回去吧!
一天下來,光頭大叔說,不但小南瓜銷售一空,其他蔬菜也賣得比平時多!營業額至少又漲了一成!
這樣的結果,讓冉溪舒了一口氣。
營業額增加了,而且從後台能看到,海角鎮的【知名度】和【繁榮度】都輕微上升,並沒有因為這個策略而下降。
看來,自己沒有選擇“逼著對方花錢”,而是選擇“花了錢能提供更好的體驗”這個策略,還是有用的!
恰在此時,系統響起了提示:
【檢測到‘海角鎮的美味蔬果’售賣數量、售後口碑均已達到‘初級特產品’的程度。】
【如‘海角鎮的美味蔬果’的‘銷售包裝’可進一步提升,則該類產品可提升為‘初級特產品’。】
【擁有‘特產品’的小鎮,中後期升級時將會更有優勢。】
【請宿主把握機會,儘快升級產品!】
終於!自己心心念念許久的“特產品”,終於有希望可以升級成功了嗎?
冉溪驚喜地想著。
不過這個“銷售包裝”可進一步提升,又是指什麼?
最開始光頭大叔店裡的蔬菜,是沒有任何包裝的。如果買得多,就用麻袋裝著拖走好了。
後來因為要贈送蔬菜,冉溪才特地去集市進了一批結實耐用的牛皮紙袋。
要不然,“這是送您的三個圓白菜五個西紅柿,請您抱好了,不要掉在地上摔壞了”?
這也太寒磣了。
不過看上去,似乎用牛皮紙袋也不太夠?
冉溪沉思起來。
的確,在海底城的超市,或者綠山谷高級一點的市場里,對於那些昂貴的“精品蔬菜”,都是用黑色的可降解塑料盒子裝好,再用環保保鮮膜一層層包裹住,看上去乾淨又方便,放在下班回家的公事包里,也不用擔心蔬菜汁滲出來弄髒了文件。
在人們的認知里,其實已經不知不覺形成了一個觀念:精品蔬菜,就應該這麼仔細包裝。
可惜,冉溪現在哪裡有條件去購置一台這樣的蔬菜打包機?
就算是用人工——且不說光頭大叔能不能細心地包好每一包蔬菜了,這塑料盒和保鮮膜的成本,只怕都要比蔬菜高。
所以冉溪必須得另闢蹊徑。
可到底要用什麼做替代品呢?
之前自己是和小何用竹片編了些小竹筐,可以放新鮮水果,也可以給幼崽們裝小玩具、教具什麼的。
但竹筐編起來,首先速度太慢,而且這山坡上的一片竹子,也不太夠用。
或者去集市買一些可愛的紙袋子?不,也不行。紙袋子還是太不結實了。
在腦子裡過了數個方案以後,冉溪也沒有想到合適的。
以至於到了晚飯的時候,眉頭也還是不自覺地皺著,一看就是在思考什麼問題。
今天的晚飯,他只做了兩道主菜。
一道是加了辣椒的冬瓜燜排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