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隨便摸人魚的尾巴 - 不要隨便摸人魚的尾巴 第25節

冉溪決定先吃一批,賣一批,剩下的不著急摘,等吃完了賣完了再來採摘,這樣更新鮮。
有些腰酸胳膊疼的冉溪,低頭看了眼竹筐,看著裡面色彩明艷如同靜物水彩畫一般的瓜果,只覺得身心都暢快,連帶著腰也不酸了胳膊也不疼了。
這,大概就是種地的獨特吸引力?
冉溪從竹筐里撿了一根最水嫩的黃瓜,拿去龍頭下用清水沖了沖,掰成兩段,一截遞給小人魚,一截留著給自己。
小人魚捧著那深綠色帶著點兒刺的黃瓜,再次一臉疑惑:這是,做什麼的?
冉溪蹲在地上,咬了一口脆生生水靈靈的黃瓜,臉上頓時露出些驚艷之色:這清香,這口感,這水潤!這比藍星超市裡的高價有機黃瓜都好吃啊!
剛從地里摘出來的瓜果,都是這麼好吃的?還是說,在這個“特殊區域”長出來的作物,就會特別香?
不管是哪種原因,這都是自己吃過的最好吃的黃瓜!
冉溪又咬了一大口,同時用眼神示意小人魚:好吃!
小人魚用鼻子嗅了嗅黃瓜,發現味道清清爽爽的,便也張開嘴咬了一小口,在黃瓜上留下了一排小小牙印。
說實話,他覺得味道不算特別好吃。
遠沒有這個人類做出來的菜好吃。
但……這個人類似乎吃得很開心。
而且……他和我,一人分吃一半?
一想到這裡,小人魚心裡便有些莫名的,說不出來由的開心。
於是小人魚也點點頭:好吃!
冉溪的眉眼都笑成了彎彎的,大口大口啃光了手上的黃瓜。
*
待幼兒園閉園以後,冉溪撿了幾個新鮮的瓜果當做樣品,領著小人魚趕去了蔬菜店。
光頭大叔看著瓜果的成色,又聽冉溪描述了下大概的產量,又驚又喜,說這個貨源完全可以了,足夠好幾家人每天吃了。
兩人又說了些搬運付款的細節。光頭大叔給了一個非常公道的收貨價,冉溪樂呵呵地答應了,約好了大叔每兩天去幼兒園接一次貨。
末了,光頭大叔摸著自己亮鋥鋥的腦袋,疑惑道:“冉老師,這都是您種出來的?我聽說,蔬菜一般要兩個月左右才能長成結果?您搬過來,也就不到一個月呢。”
冉溪笑了下,說可能山坡上的土壤氣候特別適合作物生長,所以這些菜長得格外快。
光頭大叔身為海族混血,完全沒有任何種植天賦,對種地也是一竅不通的,所以聽到冉溪這麼說,也就信以為真,不再多問了。
*
和冉溪預想的一樣,天天都有新鮮蔬菜吃的桂桂奶奶,很快就邀請了她的朋友也搬過來,小鎮的居民數再一次穩定上升。
在冉溪到來之前,這個名為海角鎮的荒僻小鎮的常住居民數量一共是20人。
隨著海獺、鯊魚、海龜的舉家遷入,再加上海龜的朋友們,現在鎮子上的居民一共有34人。
冉溪和系統確認過,小鎮的升級判斷標準里,【居民數】是最簡單明確的,就是指居民的人數。
而【繁榮度】和【知名度】就要複雜一些。簡單歸納起來,【繁榮度】是指小鎮自身的商業景氣程度,比如有多少家店鋪、有什麼著名出產物一類的。【知名度】,就是小鎮的對外形象,比如有多少人知道這個小鎮,對這個小鎮評價如何一類的。
考慮到鎮子的實際狀況,要提升【繁榮度】會很緩慢。趁著居民不斷遷入的時機,冉溪勸說小何開一個小鎮的官方微博,借著“發布小鎮生活相關信息”的由頭,讓居民們都關注一下,再順手轉發一下。
這樣,好歹是可以增加一點點“知名度”。
小何倒是很快把這個號開了出來。不過這小河狸嫌管理賬號麻煩,乾脆就讓冉溪來打理了。
說是“打理”,其實也沒什麼可做的。
畢竟小鎮的生活日復一日都十分平靜,哪裡有那麼多信息可發布呢?
冉溪想了想,沒有正經信息,那就發發美圖吧。
海灘的落日、清澈的海水、奔跑的螃蟹……
日常看到的景色,他都順手拍下來,傳了上去。
當然了,他也會拍拍“純天然菜園”,拍拍豐收了的蔬菜瓜果。
這天上午,冉溪剛剛給新摘下來的茄子拍了個特寫傳上去,就收到了來自“桂桂奶奶”的一條評論:
【我才知道,原來這些蔬菜,都是冉老師自己種的。冉老師真是很厲害!大拇指點贊.jpg】
冉溪趕快切成自己的號,回復了幾句謙虛的話。
桂桂奶奶繼續評論,說自己在其他地方哪怕買最貴的蔬菜,也沒有這樣的口感。還說自己的朋友本來有些猶豫,結果請他們到家裡吃了一頓全素宴,他們立刻就決定打包搬來鎮上了!冉老師種出來的菜,真的是格外好吃!
看著那一長串的誇獎,冉溪的臉都有點紅了。
這時,一旁的小人魚輕輕扯了他的衣角,不解地看著他,像是在問他為什麼臉紅了。
冉溪便把桂桂奶奶發的評論解釋給了小人魚。
最後,冉溪感慨著:“其實不是我會種地,實在是這裡的土地太神奇了,種什麼都長得又快又好吃!”
小人魚嚴肅地點點頭,然後轉過身去,在冉溪看不到的地方,偷偷的,帶著幾分驕傲的,挺了挺自己的小胸脯。
作者有話說:
安利一下清崽大大的《原始種田養崽記[基建]》~特別可愛的毛茸茸種田文~文案如下:
穿成了基建文里假孕被殺的男配,白圖打了個哆嗦,離攻受遠點,都遠點。
為了活命,白圖帶著族人種田養殖做奸商,中間商賺差價,一分錢成本九分錢賣。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擼狼過度的白圖被隔壁的狼王抓了去,日夜操勞三個月,白圖發現自己肚子大了。
“不慌,假的。”一口咬定是假孕的白圖第二天就挖坑跑了,挖到半道,白圖看著腳邊五隻狼崽子欲哭無淚。
第20章 關於尾巴這件事
為了增加蔬菜瓜果的品種,冉溪在原來的菜地旁邊,又開了一塊地。
新開的這塊地也是小人魚選中的,依然非常好打理,翻土跟翻豆腐一樣輕鬆,還從來不長害蟲,連除蟲都給省了。
而且不管是哪塊地,都有著一個奇怪的特性:蔬菜瓜果不但成熟得特別快,“保鮮期”還特別長。
比如黃瓜。通常的黃瓜如果一直不摘,大概7天後就會逐漸變成口感苦澀的“老黃瓜”。但這兩塊地,如果一時吃不了,就這麼一直掛著不摘,那瓜果永遠都是脆生生綠油油的。
換句話說,這兩塊地自帶“0度超長時間保鮮”功能,比什麼冰箱都好用。
看著地里的蔬菜如此高產如此特別,一心想要提高【繁榮度】和【知名度】的冉溪,開始謀划著去綠山谷市賣菜。
比如,趁著周末小何去賣魚的時候,自己就在馬車後面支個小攤賣菜?
這麼好吃的蔬菜,應該能讓人記住“海角鎮”的名字吧。
為了驗證這個計劃可不可行,他沒有貿然擺攤,而是按照之前在海底城賣上將娃娃的思路,先讓小何免費送了些蔬菜給集市裡的商販們,看看能不能提高【知名度】。
結果卻讓他頗為失望。
雖然商販們都表示這些蔬菜很好吃,但海角鎮的【知名度】完全沒有變化。
反覆追問系統之後,冉溪知道了原因:蔬菜這種容易消耗的食品,大家吃完就忘。
要想給人留下印象,讓人把“海角鎮”和“好吃的蔬菜”聯繫起來,要麼是在海角鎮里直接賣給或者送給外來的遊客;要麼,是對蔬菜進行包裝,打上專門的名號,在城市的固定場所進行販賣。
而這兩種方式,目前都做不到。
弄明白這點的冉溪,只能暫時收起“擺攤賣菜提升知名度”的心思,安心地把菜都賣給光頭大叔,或者自己留著吃了。
一個周五的晚上,冉溪正和小人魚一起用廚餘垃圾堆肥呢,突然收到了小何的信息:
【阿溪!明天我不來幼兒園啦!】
【我的表弟他們回鎮子上住了,明天一早我就要帶他們去開工咯。】
開工?
本身就有著話癆屬性的小何,繼續發來了一長串的信息:
【嘻嘻,上周不是新搬來兩家海龜嘛。】
【他們也要住在海灘邊上,挨著桂桂一家。】
【可那裡的房子多破呀。他們就想找人幫忙修一修。】
【我表弟他們最擅長修房子了,可之前鎮子上都沒有人住,他們攬不到生意。】
【這下好啦!海龜們出手很大方。幫他們修房子,表弟們能賺一大筆呢!】
【嗚嗚嗚,好高興!】
看到這一連串信息的冉溪,心裡也覺得開心。
他放下手機想了想,問小人魚道:“小弋,明天要不要去看河狸修房子?”
哪有小朋友不喜歡看修房子的?
小人魚果然眼睛一亮,乖巧地點點頭。
冉溪便同小何約好了時間。
周六一早,冉溪在海灘看到了活蹦亂跳精神滿滿的小何。
冉溪沒說什麼廢話,先打開了自己拎過來的大籃子:“來,早飯。”
籃子里,是熱氣騰騰的蝦仁餅。
這個蝦仁餅是將蝦仁、胡蘿蔔、還有捲心菜和小蔥一起剁碎,和麵粉打成糊糊握成小圓餅之後,放進油鍋里煎出來的。
這樣煎出來的蝦仁餅,不膩不柴,顏□□人,一口咬下去,滿嘴都是蝦仁的鮮美,胡蘿蔔的清甜,還有捲心菜的脆爽。
嗅著蝦仁餅的甜香氣,小何擦著口水,又驚又喜:“早,早飯?!”
冉溪無奈笑道:“你昨天不是自己在那兒嘀咕,說好可惜吃不到熱乎乎的早飯只能回去啃生魚了嗎。”
小何臉都紅了,說自己只是話癆習慣了隨便念叨兩句,沒想到阿溪真的會把早飯送過來。
冉溪又道:“我多做了一點,你的表弟們吃過了嗎?沒吃過就一起吧。”
不好好吃飽了,哪有力氣修房子呢?
小何喜不自勝,立刻蹦躂起來,去招呼自己的那一群表弟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