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末艷文系列之檮杌萃編(宦海鍾) - 第168節

范星圃看他們開了船,又隔了幾天,才動身到了武昌來拜賈端甫,卻不曉得賈端甫調任的信,見了面說道:“老弟久違了,阿呀!消瘦了許多,我前回在上海聽見你的事體,我很作急,託了江西的一位太史王夢笙,寫信打聽略知梗概,真正抱屈,等見了上諭之後,就打聽不出老弟的行蹤。
現在寶眷住在何處?弟夫人可好?有幾位世兄?”范星圃嘆了口氣道:“唉,我今年的運氣真不好,這麼一件不要緊的事體,偏偏碰到這麼一個對頭把個功名送掉,南昌萬不能住,因為九江府全似庄向來還要好,就把家眷暫時搬到九江,不想在船上又把個兒子丟了,內人過門幾年只生了這麼一個,叫他怎麼不傷心呢,接著得到他的娘在京身故的信,他更加悲盛,因此一病不起,我又像那年一樣弄到妻亡子喪,孑然一身。
”賈端甫道:“我還不知道,老弟遭這許我事體,真是令人可嘆。
但是,以老弟的年華才望,轉瞬必定再起的,也不必介介於中。
”又問起這回來意,范星圃也略道所謀,賈端甫道:“這位制台真沒道理,我到這裡因為是他奏請簡放的,所以,極力相助真是不避嫌怨,實心實力的替他做事,雖然才只兩三個月,這湖北的事體也就整頓的不少,誰知他聽信饞言,近來有幾件事碰了釘子,我就覺得不好,今兒接了電抄,我已調任甘肅,那自然是他有摺子去說了話。
老弟既來且在我這裡住住,再想法子罷,我也不必去見他了。
”范星圃聽了真是大失所望,心想:我這運氣真不湊巧,又同前次南京的這一趟差不多。
然而沒法只好依著賈端甫的話把行李搬了進來。
第二天,制台已經委人接署,不多兩天賈端甫即已交卸,賈端甫奉到調任的行知,自然要具折謝恩懇請陛見。
間中,范星圃同他談起全似庄要想結親的話,賈端甫道:“很好,他本是個安徽世家,前回我在上海同他會見,看這人倒很正派,才具也很好,他既有這番美意,我是極願意同他做親家的,不過我這兒子蠢些,卻也不守規矩,老弟看了,如尚可以,就請作伐。
他現在是放了正定府,我此番到任無論叫進京不叫進京,是必走那裡的,最好先把帖子寄了去同他約定了,將來我路過那裡,就替他們完姻,免得將來到了甘肅,隔著數千里路,迎娶入贅彼此都有為難,好在我們這種人家又不必講究甚麼賠奩,日子雖急促些,似乎還趕得及,我等批折回頭才動身,喜期在七月里最好,老弟看做得到做不到?”范星圃道:“做呢,沒有甚麼做不到,但不知道全似庄現在到了任沒有?怎麼想法子打聽打聽呢?”想了一想道:“有了,前天看見京報,永定河道保子良署著直隸臬台,我同他在湖南做過同寅,就打個電去問問他罷。
”賈端甫道:“也很好。
”范星圃就打了個電報,次日接到複電,說是於前月梢赴任。
范星圃道:“全似庄已經到任了,且先發個電去通知他,讓他好先預備。
”賈端甫道:“甚好甚好,就請費心。
”范星圃又發了電與全似庄,得到複電“一切遵辦”,范星圃送與賈端甫看了,都甚歡喜,就把庚帖同求親的帖子備好,范星圃寫了一封信,並托他在正定城裡,代賈端甫找所公館,為辦喜事之用,交郵政局寄去。
不兩日,賈端甫的批折回頭是“著來見”三個字, 那還有不相得的么?這位制台愛才若渴,最肯破格用人,以星公如此才望,去了無不投契,再得賈廉訪從旁揄揚必然重用。
現在這位制台的聖眷最隆,無論因甚麼事體罷官的,只要這位制台一言無不立時起用。
你看前回一位廣東道台,不是已經開復了么!星公到了那裡,定能指日再起,可以拿得穩的。
星公既然要去找賈廉訪,我卻有件事體奉托,去年在上海會見賈廉訪,聽說他一位少君還未完姻,我的女兒今年土七歲了,我自己教的識了幾個字,讀了幾年書,差不多的信總可以學著寫寫,我內籤押房的信札書籍總是他收拾,頗為井井有條,就持家的道理也還懂得些兒,便中請同賈廉訪提一提,如果賈廉訪不嫌高攀,就求作伐無不從命的。
”范星圃聽他說的甚為動聽,就決計到湖北去,說:“這冰人我定要作成,今天就算預領的吃媒酒罷!”任天然也是個世故甚深的人,心中雖覺得不以為然,卻怎肯打斷他們的興頭,也就不再勸了。
范星圃回家籌畫籌畫,可憐他官雖升的快,財卻不見多。
他那華氏夫人娘家的家私,所有實產都被那宛平縣斷回一點未曾得到,他母女隨身所留能有幾何?除了衣裳首飾之類,拼湊起來總共余了不過萬六七千金。
那個玲兒,雖尚未正名收房卻已有了幾個月身孕。
范星圃把要到湖北去的話同他商量,玲兒也說很好。
范星圃道:“我這趟去恐怕不花點錢總不行,我帶一萬銀子去,預備六千銀子在銀號里生生息,留你用,餘外的我帶著作盤川。
”玲兒道:“我一人的用度有限,你功名的事要緊,再多帶點去罷。
”范星圃道:“我不夠再寫信來取。
”范星圃本意要想把他寄在全似庄衙門裡暫住,那曉得他還沒有預備動身,已得了全似庄簡放直隸正定府的喜信,只好同房東商量了與他暫時同住,托他照料照料,那房東也很誠實滿口答應。
范星圃布置妥貼,全似庄因為要交卸動身,留著他盤桓兩天,好在范星圃的事體本是可遲可早的,就等著全似庄交卸,到省里打了一個轉回來,帶著家眷上了輪船,取道上海北上。
范星圃看他們開了船,又隔了幾天,才動身到了武昌來拜賈端甫,卻不曉得賈端甫調任的信,見了面說道:“老弟久違了,阿呀!消瘦了許多,我前回在上海聽見你的事體,我很作急,託了江西的一位太史王夢笙,寫信打聽略知梗概,真正抱屈,等見了上諭之後,就打聽不出老弟的行蹤。
現在寶眷住在何處?弟夫人可好?有幾位世兄?”范星圃嘆了口氣道:“唉,我今年的運氣真不好,這麼一件不要緊的事體,偏偏碰到這麼一個對頭把個功名送掉,南昌萬不能住,因為九江府全似庄向來還要好,就把家眷暫時搬到九江,不想在船上又把個兒子丟了,內人過門幾年只生了這麼一個,叫他怎麼不傷心呢,接著得到他的娘在京身故的信,他更加悲盛,因此一病不起,我又像那年一樣弄到妻亡子喪,孑然一身。
”賈端甫道:“我還不知道,老弟遭這許我事體,真是令人可嘆。
但是,以老弟的年華才望,轉瞬必定再起的,也不必介介於中。
”又問起這回來意,范星圃也略道所謀,賈端甫道:“這位制台真沒道理,我到這裡因為是他奏請簡放的,所以,極力相助真是不避嫌怨,實心實力的替他做事,雖然才只兩三個月,這湖北的事體也就整頓的不少,誰知他聽信饞言,近來有幾件事碰了釘子,我就覺得不好,今兒接了電抄,我已調任甘肅,那自然是他有摺子去說了話。
老弟既來且在我這裡住住,再想法子罷,我也不必去見他了。
”范星圃聽了真是大失所望,心想:我這運氣真不湊巧,又同前次南京的這一趟差不多。
然而沒法只好依著賈端甫的話把行李搬了進來。
第二天,制台已經委人接署,不多兩天賈端甫即已交卸,賈端甫奉到調任的行知,自然要具折謝恩懇請陛見。
間中,范星圃同他談起全似庄要想結親的話,賈端甫道:“很好,他本是個安徽世家,前回我在上海同他會見,看這人倒很正派,才具也很好,他既有這番美意,我是極願意同他做親家的,不過我這兒子蠢些,卻也不守規矩,老弟看了,如尚可以,就請作伐。
他現在是放了正定府,我此番到任無論叫進京不叫進京,是必走那裡的,最好先把帖子寄了去同他約定了,將來我路過那裡,就替他們完姻,免得將來到了甘肅,隔著數千里路,迎娶入贅彼此都有為難,好在我們這種人家又不必講究甚麼賠奩,日子雖急促些,似乎還趕得及,我等批折回頭才動身,喜期在七月里最好,老弟看做得到做不到?”范星圃道:“做呢,沒有甚麼做不到,但不知道全似庄現在到了任沒有?怎麼想法子打聽打聽呢?”想了一想道:“有了,前天看見京報,永定河道保子良署著直隸臬台,我同他在湖南做過同寅,就打個電去問問他罷。
”賈端甫道:“也很好。
”范星圃就打了個電報,次日接到複電,說是於前月梢赴任。
范星圃道:“全似庄已經到任了,且先發個電去通知他,讓他好先預備。
”賈端甫道:“甚好甚好,就請費心。
”范星圃又發了電與全似庄,得到複電“一切遵辦”,范星圃送與賈端甫看了,都甚歡喜,就把庚帖同求親的帖子備好,范星圃寫了一封信,並托他在正定城裡,代賈端甫找所公館,為辦喜事之用,交郵政局寄去。
不兩日,賈端甫的批折回頭是“著來見”三個字, 賈端甫就同范星圃說道:“我看老弟不如同我進京走一趟罷,梁培帥同北洋最為合式,老弟是梁培帥最賞識的人,沒有不招呼的,求他同北洋說說,那裡是近水樓台,現在練新軍、開鐵路,以及洋務河工夫一事不需人,只要隨便那一處立一立足便可光復的。
”范星圃道:“前回梁培帥的來信也很關切,但說總得要找位督撫奏一奏才行,現在去找北洋亦是一策,我本來匯了一萬銀子來,預備想在這裡學堂之類報效報效的,現在就匯到京里去罷。
”賈端甫道:“那更好了。
”賈端甫就上院稟辭,又到各處辭了行,帶著家眷范星圃到漢口坐了火車北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