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末艷文系列之檮杌萃編(宦海鍾) - 第157節

聽這話有點轉頭,就連忙說道:“竹翁現在鬧起來,就是把增太尊的功名毀掉,竹翁如夫人的名節也補不起,於竹翁仍是無益,不如叫增太尊儘儘情,把這事掩蓋下去,好在竹翁的這位如夫人,聽說也是堂子里討的,不是甚麼名門閨秀,他身上也不在乎這麼一個人,竹翁不願意,要不妨叫增太尊另外賠還一個,竹翁要願意,只要儆戒儆戒他,下次仍舊可叫他伺侯的。
增太尊盡了情,彼此照舊是好賓主,豈不兩全其美呢?”高竹崗才漸漸的轉了口。
經所太爺又在旁邊千央萬懇,賬房師爺又同高竹崗把數目講的差不多要合龍,高竹崗道:“且等我把這浪貨救活了再說。
”就跑到房裡開了拜匣拿出合好的那葯來,如法調好灌了下去,哪知這葯救人則效,自用不靈,一來是吃的生煙太多,二來阿眉吞煙的時節正當雲而初收,阻精已泄,渾身相大發動,百脈皆張,那煙毒無孔不入。
灌了那葯之後雖然吐了些出來,那毒依然不解。
高竹崗趕緊又調了一服再灌下去,仍舊無效,一直鬧到天亮看著不是事,高竹崗已著了慌,請了教堂里的外國醫生來治,說來不及了,也是這河眉的壽限。
增朗之的冤家牽到了辰牌時分,竟爾玉碎香銷。
這高竹崗既悼玉環之折,又傷香樹之催,真箇土分痛心,一口氣跑到江去到那臬台衙口擊鼓伸冤。
正值這位臬台頭一天接印,卻是增朗之的一個對頭星,你道是誰?原來就是那位坐懷不亂,暮夜卻金的賈端甫。
他到了浙江不到一個月,就放了寧治台道,做了三個月,因那運司被御史奉參,經閩浙總督查明奏革,喬撫台要整頓鹽務,就調他署了運司,他曉得陞官必快,臨交卸的時候,把這寧治台道缺上的好處和盤托出,請上頭一年提了土萬銀子的盈餘。
那位喬撫台大加獎許,替他專折出奏,他是不預備回任的,那接任官可不免有洛陽花好偏我來遲之感。
他到了運司的任,曉得這個缺更是做不長,一接印就盤查合衙門每年的入款,連那三小子打掃夫的一點進項他都點滴不遺,開了一個手摺說是:“方今時局多艱,庫藏支絀,臣僚士庶皆應潔己毀家,以紓國難,請上司一起提撥歸公。
”倒是喬撫台說不可竭□而漁,酌量留了六七千銀子與這運司衙門為辦公之費,其餘悉數提解。
一年也有四五萬金的光景,於國家的賠款卻也不無小補。
這件事撫台也替他奉了兩次的摺子,閣抄、彙編上刻了出來。
自然人人看見,他這清名介節也就天下皆知。
這位陝甘總督調任兩湖之後,看那湖北的吏治廢弛異常,度支尤為不足,聽見這賈觀察既是察吏能手又復長於理財,就密疏陳請簡放來鄂,藉資襄助。
這位制台聖眷最隆,又能交接中涓,密通內線,所奏的事無有不靈,這摺子一到,登時就把那湖北臬司調了別省放了這賈崇方,並且諭旨上說明了迅赴新任,無庸來京升見。
這喬撫台看他既是陞官,又曉得是兩湖制台指名請放的,雖然倚其正殷也就不敢挽留,只好委人接了運司櫻這賈臬台就趕緊束裝就道,過上海連一天都沒有耽擱,只到袁子仁那裡,同兩家銀行轉了一轉,此外的人一概不去驚動,那通州家鄉自然更不能去。
古人三過不入,這賈臬台真未遑多讓。
到了漢口,當日過江見了制台。
次日一早接了印,上了制台衙門回來還未脫衣服,就聽見擊鼓,穿著花衣就坐堂傳問,叫這高竹崗補了狀子進去,他就批了個控閱:“現任知府因奸致畢人命,無論虛實均應澈究,仰漢陽縣迅速親詣,確切驗明高祝氏是否被奸后服毒斃命,據實詳報,毋稍瞻徇含混,致王參處,呈發仍繳。
”一面飭首縣把屍親押發飛行下縣,一面上院回了制台,又請藩台先將這漢陽府知府增輝撤省,以便審辦。
藩台見這增太守犯了命案,何敢容情?登時就掛牌撤省回了制台。
委員接署又派人先去摘印,這漢陽縣奉到這個批示,連忙傳齊書役帶了仵作到了府里,進了官所上了手本稟見 情難以轉變,只得爬了起來去找賬房師爺。
卻好,本衙門的經所太爺,也在同賬房裡頭,增太尊到這時候,也顧不得甚麼上司屬員,只好腆著臉向他兩人說道:“怪我不好,同高師爺的姨太太開開玩笑,現在他在那裡逼著他尋死,已經灌了生煙,你們兩位快點想法子去解勸解勸,隨便怎麼樣,我都可以的。
只要托這事壓下去要緊要緊,費心費心。
”那賬房師爺趁緊同著經廳太爺走到高師爺房裡,看河眉直挺挺的躺在床上哼,高竹崗坐在公事桌子面前椅子上,默默無言的轉念頭。
賬房師爺同著經所太爺同他招呼坐了下來,勸他道:“彼此是好賓主,有點甚麼總好商量的,竹翁何必認真。
”高竹崗道:“他這種禽獸行為還算得個人么?我只先把這淫婦弄死了,再同這姦夫算帳,不怕他是個現任知府,難道沒有王法么?看他送不送在我手裡。
”經所太爺道:“那裡講得到此,我們太尊大人已萬分知錯,托我們出來向竹翁先生懇情的。
”高竹崗道:“有甚麼情好懇?我的聲名是從此糟完了,我的顏面從此丟盡了,他能包我的原兒,我只同他這王八拼了就是了。
”經所太爺道:“竹翁先生不可如此,凡事總要從長計議,總叫竹翁先生過得去,下得台。
” 高竹崗道:“我是靠處館吃飯的,這遭我還處得成館么?我這一家的仰事俯畜從何處來?他能包得起我的原賬房師爺?” 聽這話有點轉頭,就連忙說道:“竹翁現在鬧起來,就是把增太尊的功名毀掉,竹翁如夫人的名節也補不起,於竹翁仍是無益,不如叫增太尊儘儘情,把這事掩蓋下去,好在竹翁的這位如夫人,聽說也是堂子里討的,不是甚麼名門閨秀,他身上也不在乎這麼一個人,竹翁不願意,要不妨叫增太尊另外賠還一個,竹翁要願意,只要儆戒儆戒他,下次仍舊可叫他伺侯的。
增太尊盡了情,彼此照舊是好賓主,豈不兩全其美呢?”高竹崗才漸漸的轉了口。
經所太爺又在旁邊千央萬懇,賬房師爺又同高竹崗把數目講的差不多要合龍,高竹崗道:“且等我把這浪貨救活了再說。
”就跑到房裡開了拜匣拿出合好的那葯來,如法調好灌了下去,哪知這葯救人則效,自用不靈,一來是吃的生煙太多,二來阿眉吞煙的時節正當雲而初收,阻精已泄,渾身相大發動,百脈皆張,那煙毒無孔不入。
灌了那葯之後雖然吐了些出來,那毒依然不解。
高竹崗趕緊又調了一服再灌下去,仍舊無效,一直鬧到天亮看著不是事,高竹崗已著了慌,請了教堂里的外國醫生來治,說來不及了,也是這河眉的壽限。
增朗之的冤家牽到了辰牌時分,竟爾玉碎香銷。
這高竹崗既悼玉環之折,又傷香樹之催,真箇土分痛心,一口氣跑到江去到那臬台衙口擊鼓伸冤。
正值這位臬台頭一天接印,卻是增朗之的一個對頭星,你道是誰?原來就是那位坐懷不亂,暮夜卻金的賈端甫。
他到了浙江不到一個月,就放了寧治台道,做了三個月,因那運司被御史奉參,經閩浙總督查明奏革,喬撫台要整頓鹽務,就調他署了運司,他曉得陞官必快,臨交卸的時候,把這寧治台道缺上的好處和盤托出,請上頭一年提了土萬銀子的盈餘。
那位喬撫台大加獎許,替他專折出奏,他是不預備回任的,那接任官可不免有洛陽花好偏我來遲之感。
他到了運司的任,曉得這個缺更是做不長,一接印就盤查合衙門每年的入款,連那三小子打掃夫的一點進項他都點滴不遺,開了一個手摺說是:“方今時局多艱,庫藏支絀,臣僚士庶皆應潔己毀家,以紓國難,請上司一起提撥歸公。
”倒是喬撫台說不可竭□而漁,酌量留了六七千銀子與這運司衙門為辦公之費,其餘悉數提解。
一年也有四五萬金的光景,於國家的賠款卻也不無小補。
這件事撫台也替他奉了兩次的摺子,閣抄、彙編上刻了出來。
自然人人看見,他這清名介節也就天下皆知。
這位陝甘總督調任兩湖之後,看那湖北的吏治廢弛異常,度支尤為不足,聽見這賈觀察既是察吏能手又復長於理財,就密疏陳請簡放來鄂,藉資襄助。
這位制台聖眷最隆,又能交接中涓,密通內線,所奏的事無有不靈,這摺子一到,登時就把那湖北臬司調了別省放了這賈崇方,並且諭旨上說明了迅赴新任,無庸來京升見。
這喬撫台看他既是陞官,又曉得是兩湖制台指名請放的,雖然倚其正殷也就不敢挽留,只好委人接了運司櫻這賈臬台就趕緊束裝就道,過上海連一天都沒有耽擱,只到袁子仁那裡,同兩家銀行轉了一轉,此外的人一概不去驚動,那通州家鄉自然更不能去。
古人三過不入,這賈臬台真未遑多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