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徵羽這幾天習慣了每天早上跟著溫黎喝咖啡,她去煮了杯咖啡,坐在院里的小圓凳上,喝著咖啡看老先生打太極拳。
院子小,院里的裝飾擺設也都走的精巧風,小小的池塘上架著一座一米多長點的拱形小橋,溫儒老先生就站在這拱形小橋上打太極拳。
雖然地方小,但老先生的步法極有章法,在小橋上輾轉騰挪,一點都不顯狹窄。
太極有文太極、武太極和藝太極之分。現在流傳的大多數都是強身健體的養身拳,屬文太極。藝太極的觀賞性強,屬表演形式。老先生幼時家境不錯,又逢亂世,父母聘請了拳師,讓他學點防身武藝,學的便是以搏擊武技為主的武太極。
老先生學拳是為了防身和健體,沒有往拳師方面發展的意願,這些年一直當作健身拳來練。
至於老先生是不是真的會功夫,溫徵羽覺得看老先生出入一直帶著兼職保鏢的司機就知道了。
她小時候跟著老先生學過一陣拳,只學了個花架子。沒學多久,和老先生練推手,被老先生輕輕一掌掀翻在地上,疼得她哇哇地哭,自那以後,再不和老先生練拳。
家裡沒錢了,她爸跑路去了大姑那,她現在每天外出工作賺錢,再不能過閑散地過著隨心所欲的日子。不過,家裡還有她和爺爺,她的家還在。這讓溫徵羽覺得,能保住這個家,爺孫倆還能住在一起,辛苦勞累比起這些便算不得什麼。人的一生,都是從風風雨雨中度過的,很多時候都做不到面面俱到,能為自己的追求努力,能守住自己珍視的,便不枉此生。
老先生練完拳,溫徵羽將毛巾遞給老先生擦汗。
溫儒老先生見孫女睡了一覺起來精神便恢復了,氣色也不錯,便安了心。他擦完汗,把毛巾掛回架子上,問溫徵羽:“畫室還順利嗎?”
溫徵羽說:“還算順利。黎黎姐覺得畫室的發展不錯,可以擴大經營,我有點拿不準,還在斟酌考慮。”
老先生說:“唔,拿不準的事,慢慢想。有時候呢,一動不如一靜。”
溫徵羽覺得老先生說的挺有道理,不過,溫黎行事又是另一套準則。在溫黎看來,世上就沒有絕對保險、穩賺不賠的事,事情的把握只要超過百分之五十,那就可以進行。
溫徵羽陪老先生吃完早飯,便把自己關於畫室經營方面的考慮向老先生說了,想聽聽老先生的建議。
老先生沒說好,也沒說不好,跟她說:“好或不好,聽別人說沒用,到底怎麼樣,路通不通,你得自己試過才知道。先從小處做起,攤子不要鋪太大,即使虧了,也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
經過許多天的考慮,溫徵羽決定先試試。
她的想法是先貸三五百萬,充盈畫室的流動資金。有錢在手,才好進行下一步計劃。三五百萬的還貸壓力,完全在畫室的承受範圍內。
至於經營古玩字畫方面,則需要再細細考慮和慢慢張羅,整個畫室,到目前為止只有她懂古玩,在聘請到可靠的人以前,她不打算貿然開展這一塊的業務。
高風險高回報的項目,並不適合現在的她。
雖然她介紹葉泠到周佶那買畫小賺了一筆,但這種當中間人賺外快的事情,也就是機緣巧合才有這麼一回兩回。她跟周佶是好幾年的交情,對葉泠也是信得過,才敢把葉泠介紹過去,促成這筆交易。
遇到不熟的人過來找她,她首先得考慮對方是不是真的想買畫,基本上不會考慮去替人牽橋搭線。她的年齡閱歷擺在這,不是熟識的人,看她的年齡就得懷疑她的能力,正正經經想買畫的人,輕易的,不會找上她。
當中間人和做轉手買賣生意的事情,老先生幹得多,他的大半家業都是這麼掙來的,可謂是熟門熟路。可就是這樣,他前不久還差點折進去。她現在還欠著葉泠七百萬沒還,鐲子還抵押在葉泠那。
溫徵羽決定了方向,找了個時間與溫黎聊過,又寫了封郵件告訴葉泠,便和財務一起忙著跑貸款的事。
她的財務經理對到銀行辦理貸款的業務流程非常熟悉,人情往來方面比她更有經驗,再加上畫室的經營狀況不錯,貸款順利地辦了下來。
畫室多了五百萬的流動資金,添了五百多萬的外債,溫徵羽對開銷控制得更加仔細。做生意,得精確到每一分、每一厘、每一毫釐上,稍微鬆散一點,利潤就沒了,很可能把本錢都填進去,更何況她現在還多了還貸的壓力。
溫黎對她的要求是:“你把這五百萬貸款的利息掙回來就行了。”
葉泠對她沒要求。
投資人對經營回報沒要求,明顯不合常理。
葉泠不合常理的地方太多,溫徵羽已經習慣了,只要不過分,她都聽之任之。
溫徵羽把這筆錢用了部分在擴大夏季拍賣會和夏季展覽會上,還有一部分則用在了舉辦活動,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上。她想要經營好高端市場,必須先打造出使人信得過的招牌,讓人相信她開的是一家有實力、有信譽、有好畫的好畫室。
畫室現在已經有了相應的操作流程和章程,各部門按章程辦事,溫徵羽輕鬆了許多。
溫徵羽的應酬、交際和人情往來一天比一天多了起來,各種宴會、聚會應接不暇,在這江南人文薈萃之地,書畫鑒賞會、畫家座談會和行業交流會,公開舉行的,故交好友私下舉辦的,幾乎每天都有。
轉眼到了七月中旬。
早上,溫徵羽剛進畫室便遇到葉泠。
她倆的辦公室僅一牆之隔,又都是一個上班點過來,基本上每天早上都能遇到。互道一聲早安,然後一起上樓,各進各的辦公室。偶爾,葉泠會給她帶點茶葉、咖啡、外地的特產小吃,投桃報李,她偶爾也會帶點本地糕點、小吃或零食給葉泠。
這種不近不遠的同事關係,相處起來還是挺自在的,這讓溫徵羽感覺還挺不錯。
她對葉泠道了聲:“葉總,早。”
葉泠一如既往地回了句:“徵羽,早。”然後向跟在她身後的董元伸出手去。
董元打開公事包,抽出一張製作得非常精緻漂亮的請帖雙手遞給葉泠。
葉泠接過請帖,打開后,看了眼,似在確認有沒有拿錯。她把請帖遞給溫徵羽,說:“7月20號是我的生日,徵羽可一定要來。”
溫徵羽接過請帖,翻開,見是葉泠親自提筆寫的邀請函。她不知道葉泠自己動手寫了幾張邀請函,能得葉總親筆寫的邀請函,不知道該榮幸還是該感到有壓力。
於公於私,她都不好拒絕葉泠的邀請,當即笑著應道:“好,我準時到。”
葉泠說:“簡簡單單的一個小宴會,人不多,比較清靜。”
溫徵羽明白了。這是邀上幾個好友,私下慶祝的聚會。她點頭應道:“好。”她也想看看能和葉泠成為至交好友的是些什麼人。這想法讓她略微愣了下。葉泠跟什麼人做朋友跟她沒關係,她這是對葉泠的私交好奇了?這想法把溫徵羽嚇了一跳,隨即又覺得不可能,是她自己大驚小怪了。
第四十三章
收到葉泠的生日宴請帖,溫徵羽得考慮怎麼給葉泠送生日禮物。
赴宴,大部分情況下送紅包就行了,但那隻適合尋常關係走動。關係近的,送紅包就不合適,得根據對方的喜好挑選生日禮物。
葉泠的喜好,她還真有些摸不準。她喜歡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覺,跟葉泠往來也是保持這種關係,私交不深,對葉泠私事方面了解的更是少之又少。她對葉泠印象是內斂、嚴謹,有著謀定而後動的從容氣質,至於葉泠的興趣愛好方面,除了喜歡她的畫作,以及“徵羽,我很喜歡”,似乎沒別的。
溫徵羽知道葉泠對她和對她的畫,是真的喜歡,打心裡喜歡的那種喜歡。
這不是葉泠做了什麼或說了些什麼表現出來的喜歡,是當葉泠看著她時,從眼裡流露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