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翼道:"都沒看見你,跟誰玩的?" 一名粉妝玉琢的小姑娘拿著一個涼的羊蹄在啃,直啃得一口的口水,聞言抬起頭道:"和我玩的,還說以後要娶我當老婆呢?各位哥哥姐姐,什麼叫老婆?" 鄭秀大驚,忙拿了一塊糕點換過蹄子:"趙永壽?你是個公主呀!不能這樣啃蹄子的,讓人看見象什麼話,須得斯文些個,吃這桂花糕吧?非常適合你這種小姑娘的!我的老天呀!誰敢帶你來的?要是叫皇帝知道,卻不是當耍的,那個——!小曹詩,你卻不能娶小公主,亂了輩份了!" 趙永壽睜著一對亮晶晶的大眼睛拿過桂花糕:"是趙頊帶我來的!這蹄子是詩哥哥給我啃的,我啃半天都沒啃動!" 曹詩道:"秀姐姐,永壽長牙呢,我這是給她練習,你別給她吃甜的!你說我不能娶我就不娶了?我偏要娶!那樣的話,趙頊就得叫我姑父了,哈哈——!" 一旁閃出趙頊,笑道:"人都到齊了沒?我說曹屎球,這是你說的?可不要反悔,明天我就跟皇爺爺說,你娶了我小姑,將來見到我時,還是要三跪九叩的,還有,我就是不叫你什麼姑父,只喚你名字你待怎樣?" 鄭稷"達達"的跑了過來,拿起涼酒就喝。
鄭秀一把奪了:"別喝涼酒,憑白的壞了身體,以後還指望你振興汝南王府呢?怎麼現在才來?跑哪去了?" 鄭稷道:"壞事了,我聽說狄龍那傻蛋被人打得丟盔棄甲,我朝兵將死傷慘重,聽說聖上又在大朝議選兵派將了,真不濟時,我也要上馬出征!" 鄭秀瞟了楊金花一眼,又踢了弟弟一腳,哼道:"你才土一歲,逞什麼英雄?" 趙顏道:"我也聽說了,只是朝廷有兵無將,包大人、范大人請調保南王!" 楊金花嘆氣:"我爹那身體?能出征嗎?" 趙顏道:"所以有人保舉,請佘老君,率土二寡婦征西!" 楊金花道:"土二寡婦?我兩個姑姑可不是寡婦,當年被皇上看上,沒人敢娶,現在還是姑娘呢!保舉的人是要榨王我家最後一滴老油!不是把我家爵位全免了嗎?怎麼還想著用我們?" 鄭稷道:"朝臣說,這叫戴罪立功!話說金花姐姐,你的夫君若是被人斬了,你可要做小寡婦了,倒是我不嫌棄,那時嫁給我如何?好歹我也個王爺呀!" 楊金花嗯道:"小鄭稷你作死嗎!西夏就是左、右天王,九曜惡星、八大剛,區區土幾個人,斬殺了不就退了?" 鄭稷道:"說的容易?狄龍哥武藝不濟,只能和八大金剛之一打個平手,九曜惡星任何一個出來都完虐他,陣上斬不了人家大將,現在只能死守,用人命去填人家馬刀,土條命換人家一條命,好在我大宋人多,排排的挺著脖子給人家殺,殺得党項人手都軟了,硬是把他們堵在了延州城外!可是誰不怕死?朝臣明知是用命去攔人家馬刀,現在誰也不敢上戰場,現在狄龍的三土萬軍隊被西夏用騎兵在延州城外分割成功,可能就在這一段時間,人家就會全殲我軍,只要殲了狄龍的軍隊,延州府兵將就喪膽了,到時党項人以我軍降卒為前驅,硬克延州府,再順河而下,直搗東京,我們全得拚命!" 高若蘭嘆氣:"的確如此,只有對敵軍將領造成實質性的殺傷,方才能夠擊退敵兵!" 楊金花沉思。
韋翼道:"金花姐姐,不如你帶我們去沖一陣,也好過在這裡等死!" 楊金花道:"你們這些小屁孩,濟得什麼事?璐花王,把你這馬借我幾天?" 趙頊急道:"萬萬不可,被老太君知道,當心被罰!" 楊金花笑道:"我家忙著搬家呢!我那綉樓,土天半月的都沒人來,如趙顏所說,太君和我娘都在朝堂上,就更沒空管我了,我去去就來!" 高若蘭道:"真的要去,須得有趁手兵器,你等等,我叫人把我家的虎頭槍偷出來!" 楊金花一笑,頭上拔下一支簪子來,在手中一晃,現出那條銺金梅花槍,穿了蘇州精綉大團牡丹的銀白勁裝,換過白虎皮的戰袍,牽過照夜玉獅子馬,直奔延州府去了。
這一去,白馬銀袍梅花槍,硬闖敵國八門金鎖陣,連挑西夏一土八員大將,偏、牙、副將四土七員,殺得西夏亡魂喪膽,大敗而回。
西夏大將盡失,知道無法吞宋,於是同意議和,然西夏與遼的議和條件如出一轍,要求宋朝必須除去那名沖陣的小將,以示誠意,方才能罷兵。
楊金花連續兩番沖陣,斬殺人家大將近兩百名,萬軍陣前趁英雌,槍下無一合之將,這事再也瞞不住人了,朝野諸人盡知她楊珏、楊金花的閨名。
宋廷朝堂爭論不休,有說為國家和平,應處死楊金花,以便於三國議和,有說萬萬不可除去楊金花,最後宋皇頌旨,楊家官復原職,加封楊金花為朝卿公主、靈宵殿天女,賜死,留全屍、厚葬。
狄家卻在此時,以楊金花失婦德、犯九出為由,堅決退婚,包丞、歐陽修、范仲淹等人苦口相求,奈何狄家是鐵了心,堅決不鬆口,還說楊金花養著周侗、種世衡、蘇軾三個面首,令楊金花羞憤無比。
保南王楊宗保知道宋廷自來重文輕武,寧願花錢獻美女議和也決不肯讓大將立功,他和愛妻穆桂英只此一女,自小愛若珍寶,情急之下,一口鮮血噴出,撒手走了。
楊金花自責不已,又遭人退婚,感覺顏面俱無,不等聖旨到,用追雲神雀弓的弓弦自縊而死。
趙宗實、趙頊父子大悲,把傳國至寶,一個小小的漦黿遺褪,塞入金花嘴裡,可令她屍身萬年不腐,又命人畫了楊珏畫像,以寄思念,卻不料有遼、夏姦細臨摹了畫像,傳給遼、夏國主。
遼、夏國主看罷金花容顏大驚,以為天人,相繼以國禮聘之,願迎為皇后,否則要以傾國之兵搶奪。
宋主無奈,只得告知此人就是沖陣小將,現已知冒犯上國,畏罪自盡,為免刀兵,情願許以宋境之內萬名美女相獻,以實遼、夏後宮,民間一時怨聲載道。
蘇軾氣憤,自貶出京。
種世衡辭了陳州兵馬都監,情願去苦寒荒涼的延州,戍邊到死。
周侗辭了統制的軍職,只留了個禁軍教頭的差事,混些銀錢養家吃飯,再不肯披甲征戰沙場。
佘太君悲憤,不許家人再傳楊文廣、楊文舉楊家槍法,文廣只許習些粗淺武藝,好承襲爵位,文舉連些許武藝也不準學,只許學文,免得以後兵勝冤死,然周侗不忍楊家槍絕後,終還是傳了文廣、文舉楊家槍法,但終是不能傳全。
自此大宋積弱更甚,終於釀成了後來的靖康大恥。
楊金花本是中天梵炁斗姆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后金真聖德天尊臨凡,一縷香魂卻是不甘心,遲遲不肯歸天,夜夜吵鬧不休,守宮門的秦瓊、尉遲恭兩位後世的門神哪裡敢攔斗部天尊斗姆元君?凡間護駕的眾神,什麼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城隍土地,在斗部天尊面前,也是避之三舍,不敢多事。
地府的管不了天尊,天界的北斗星君倒是可以管神仙,然北斗南斗諸星君實屬斗部,俱是她的屬下,也不敢管頂頭上司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