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呂夷簡出班道:"當年狄樞密大戰西夏,党項人望之喪膽,今雖老病,有子狄龍,可以領兵,必能凱旋!" 包丞出班道:"狄龍雖然驍勇,然年不過弱冠,還是范參事將軍為好!" 范仲淹出班道:"臣領兵是治標不治本,阻擊敵軍倒是可以,此番西夏九曜惡星來勢兇猛,又有八金剛,兩天王,須得當陣誅殺幾個,造成實質性的打擊,敵兵方才能退,否則徒耗兵將,空長賊威!" 楊家老太君一頓龍頭杖:"除宗保外,可惜我楊家再無男丁,否則誅殺兩大天王,也絕不是難事!" 御史中丞孔道輔狐疑出班:"老太君!現在國家危難,您可不要迷糊,前次瓦橋關夜戰,以保南王的實力,決不可能反敗為勝,一戰挑了遼國三土四員正將,致使遼國五虎天王將五去其四,三土三追風旗只存其三,敗退後亡魂喪膽,方才能議和成功,今次只要把上次你楊家沖陣的男兒請出來,拜為元帥,再從禁軍中挑選精兵,延州會戰方才能勝!" 佘老太君道:"我指天為誓,除宗保外,我楊家再無成年男丁,楊家如今只有文廣、文舉兩個男丁,年方七歲,如何能夠出征,太子常至天波府,還請太子做個人證!" 趙宗實道:"天波府果無成年男丁!" 忽然有樞密院的官員急走上殿,伏地道:"延州府戰事更加吃緊,還請陛下早做定議,速發雄兵!" 宋仁宗嘆了一口氣,瓦橋關的事,太子都和他說了,楊家一個女娃兒,如何忍心使其拋頭露面,大宋果真無人了嗎?叫一個五體不全的婦人征戰強敵? 狄青老病,四肢不停發抖,上不得戰陣,如今之計,只得死馬當活馬醫,叫那個小狄龍挂帥出征了,當下開口:"封大太保狄龍為平西元帥,賜半副鑾駕,為朕出征!" 狄龍剛平了四川的叛亂,昨日正好回朝,正是志得意滿之時,聞龍言大喜,出班跪拜:"謝主龍恩·····!" 包丞卻道:"且慢!" 仁宗皇帝道:"包卿還有何話要講?" 包丞把眼看向佘老太君,對仁宗皇帝道:"狄龍雖勇,但決不如楊家將,此去臣心甚是不安,楊家雖無男兒,可著八姐楊延琪、九妹楊延瑛走一遭!" 楊家隱瞞男丁的事,是有前科的,當年若不是雙天官寇準背靴,跟著送飯的柴郡主,就叫楊延昭矇混過關去了。
狄龍怒道:"包伯父此言差矣,自古英雄出少年,楊家的兩位姑姑,都是年過五旬之人,可能連馬也騎不了,如何能上陣殺敵!" 包龍圖微笑:"虧下官還替你保媒,竟然對我吹鬍子瞪眼?既如此,小校場比武,若是七天內,大太保無人能敵,自挂帥西征!" 孔道輔急道:"哎呀!我的包大人呀!延州府危在旦夕,您還有空叫大太保比武爭印,好歹弄個將官過去,擊退西夏才好!" 包丞把怪眼一瞪:"我大宋無有失德,沒那麼快亡國,隨便弄個將官過去,西夏擊退不了,徒增賊勢,邊關現有韓琦、尹洙兩個,攻自無力,守卻有餘,且樞密院調兵備糧也要時日,七日時間剛好,帥印也定下來了,樞密院也準備好了,那時正好出兵,小狄龍!你可敢比武奪印?" 狄龍氣乎乎的道:"行!我看哪個能從我手上奪走帥印!" 包丞道:"好!請陛下傳旨,明日小校場比武奪帥印,我自為主考,請平南王做證!" 七旬的平南老王爺笑道:"好——!" 仁宗皇帝無法,只得傳旨,著小校場比武奪印,一邊樞密院自去準備兵馬糧草。
朝臣散去,狄龍在偏殿內,喝著茶水等那半副的恩賜鸞駕,太子趙宗實陪在邊上,笑眯眯的看著他。
狄龍忽然心裡一動,問趙宗實道:"太子!你常出入天波府,可知我那未過門的妻子長相如何?" 趙宗實壞笑:"君子重德不重色,狄太保怎麼和凡夫俗子一般?" 狄龍狐疑:"就是不漂亮嘍!" 趙宗實笑:"我可沒說!你若是不想要,沒過門之前退還來得及,狄太后是你的嫡親姑奶奶,若是旁人去說,或許不準,你去說了,她自然是準的!" 執殿的將軍忽然介面:"狄太保!你才從四川回來,還不知道瓦橋關的事,你去街上打聽打聽,都傳遍了,說是瓦橋關救楊元帥的,就是你未過門的妻子!" 狄龍聞言,心裡不喜,怎麼楊家的婦人都沒家教嗎?沒過夫門怎好拋頭露面?有失婦德,微怒的放下茶盅,"光當"一聲響:"有人看到她長相如何?" 執殿將軍立即來了興緻,唾沫橫飛:"茶樓里有說書的,說那楊金花身高一丈,腰圍八尺,面如鍋底,眼如銅鈴,一張大嘴生著兩根獠牙,手如蒲扇,遍體的黃毛,使一口合扇板門刀,重七土二斤······!" 狄龍是大驚失色,趙宗實是目瞪口呆! 第三章擂台比武狄龍好不容易合上嘴,驚恐的問趙宗實:"是這樣嗎?" 趙宗實好笑:"古有無鹽,輔佐齊宣王成就霸業,也有玉環,敗壞了大唐的江山,大太保對於美醜,真的不必太過在意!" 狄龍恨恨道:"我平西王府又不必靠著他保南王府過活,若是如此醜陋,娶來何用?" 忽然有太監過來,說是半副鑾架備好了。
趙宗實站起身來,微笑:"既如此,我也回府了,平西王雖榮光,只是上靠狄太后,只是平西王狄青這一代一人,升遷太快,比不得楊家累世將帥,根基深厚,當年楊家七狼八虎,為大宋馬革裹屍,朝野俱知,天下皆服,軍中威望無兩,不說別人,就是渾天候一個女流之輩,其威望武功,也能和平西王比肩,提醒大太保,雖有半副鑾架,但路過天波府時,還是要下馬的,切記切記!" 狄龍聞言心中頗為不服,又想到執殿將軍說到的楊金花,頓感毛骨怵然,悶悶不已,跟著趙宗實出殿,昏昏然上馬,不知不覺走到了天波府的大街路口前。
有侍者提醒:"大太保!下馬了?" 狄龍道:"沒到家呀?下馬做什麼?" 侍者道:"天波府門前,文官下轎,武官下馬!" 狄龍年輕氣盛,想起包丞說的他不如楊家將的話,又想起那個沒過門的丑妻,不由怒從心頭起:"我已領半副的鑾駕,形同親王,為什麼還要下馬?人來,把那上馬牌、下馬牌全給本太保砸了,憑什麼一樣的將官,都是為國出力,偏他家有此臭規舉?" 參事急道:"楊家為國捐軀者甚眾,朝野皆尊,萬民敬仰,此事萬萬不可!" 狄龍怒道:"敢不聽我的號令,來人,給我打,你們兩個,去砸那個破牌子!" 兩名開路執金吾,手拿金瓜,分走到下馬牌、上馬牌前,"噼啪"兩聲響,砸了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