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自動生成的公共平台用戶名都是標準的宿舍點位+真實姓名,否則如果還按照原來那個格式,怕是要連人都分不清。
最新結算的排名里,銅藝和工大仍然相差無幾,紛紛進入了全球六萬名的區間。
而銅大可能是因為被強行架著通過了“演習”,終於踩著九萬名的尾巴,進入了全球前十萬名。
但是就生存值的具體數字來看,她們目前尚沒有達到10000,準確的說,還差得遠。
其實她們的末世論文條理非常清晰,表述也很準確。仔細研讀之後,暴露出的問題就一清二楚了。
首先是最直觀的人數問題,銅大全校目前一共只有24個人,暫且不說個人生存能力和戰鬥力,光是這麼稀少的人數,想要發展一所大學那麼大的領域,哪怕是種個地都十分困難。
其次是不知為何,她們從一開始就很堅定地認為這個app就是用來空間囤貨的,所以目前除了搜刮物資之外幾乎沒有做過別的嘗試——
譬如種地、基建、養動物等等,功能性空間除了基礎的糧倉冷凍庫外,其他的功能開發度基本為零,基建也保持著校園最初始的形態。
最後是戰鬥力的問題,據論文里所說,昨天那場仗是她們實打實第一次直面喪屍。
沒有擊殺過喪屍,意味著無法解鎖成就開啟軍械庫,沒有軍械庫,意味著她們可能連把像樣的武器也沒有,更別提十天之後就要抗擊成規模的喪屍。
把這些信息告訴她們之後,她們表示大開眼界。
在一場殘酷的遊戲里搞錯了基本玩法,確實很難受。
今天的勞作內容除了大棚收穫,還有松鼠慷慨地開放了兩棵重量在450kg左右的樹木砍伐許可證,接著是慣常的養雞場和魚塘的飼料投喂,各種基礎建材的收集,城牆安全巡查等等。
無須贅述,幾乎就是銅藝生產合作社的每一天日常。
今天烏富貴並沒有帶著商談好的大訂單來,不免隱隱擔心。
按照昨晚喪屍群的樣子來看,萬一這波動不是區域性的,而是全覆蓋的,那麼說明景門鎮的喪屍群昨晚也一定出現了暴動。
不過,有烏雁和那幫那麼勇猛的原住民在,應該沒什麼問題。他今天沒來,可能只是單純因為訂單還沒商談好。
暫時只能這麼勸自己。
一邊勞作一邊密切參與著同盟區域網的討論,直到晚飯時間。
食堂飄出和以往不同的濃厚鮮香。
區域網內,討論全天都沒有停止。一番交流下來,三校之間對於互相的情況已經十分明晰。
[銅江大學,5c608,萬子菡(即昨天說話的學生頭女生):
我們算是給接待站的物資搬了個家吧。聽說大學城裡有很多喪屍,所以不敢貿然進去,t市就更不用說了,而且我們之前試圖進入市裡的時候,還被武裝部隊給攔下來了]
“武裝部隊?”陸朝南蹙眉,“如果t市的武裝部隊在城市邊界集結過的話,那為什麼不願意進入大學城?”
“覺得沒必要?還是乾脆放棄了?”尹赫掃視著已經湧進來不少同學的食堂,目光滿意鎖定,“我們坐靠窗的那邊吧。”
萬子菡又列舉了一些銅大現有的物資。那種城際邊的接待站相當於大型商場的食品區,因此她們擁有的食物水源還真不少,怪不得在其他地方如此薄弱的情況下還能勉強維持十萬名左右。
但是除此以外,就是一片空白,什麼都沒有了。食物耗盡之後,基本也就宣告結束。
討論這些問題時,也有不少周圍座位的同學把身體探過來,聽得津津有味,並且不時點頭附和,大食堂硬是探討出了一種文藝沙龍的既視感。
“怪不得呢,原來他們都不種地的”有人驚異道。
“末世不種地不修牆不搞養殖,還能玩什麼”更有人禮貌批評起來。
明明自己也是剛剛歸園田居不到一個月的人,卻已完全一副資深老農場主的模樣。
至於戰鬥力方面,沒有跟喪屍接觸過,不懂喪屍的行動規律,更沒有擊殺喪屍的實戰經驗——
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直面喪屍的時候,究竟有沒有膽量去揮下那一棍。
在末世中,這是長時間處於安全空間里的人類的通病。
紙上談兵不可取,幻想和實踐往往是不一樣的。
“其實不僅僅是她們。”蘇梓臨說,“我們學校沒真正接觸過喪屍的人也比比皆是。到時候喪屍潮來襲,又拿什麼保證可以百分之百發揮出我們的戰略計劃?”
“有道理有道理,萬一有很多那種一看見喪屍就被嚇暈過去的人,我們的戰略就算制定得再好,一環被打亂,可就全完”
沈未的眼神飄過去,“湯來了!”
眼面前的事情,還是吃比較重要。
蔡叔戴著燒烤手套,將正冒著滾滾白氣的瓦罐放在六人的桌子中間。
“嘗嘗,嘗嘗。”他期待道,“雖然只用了為數不多的一點點肉來提鮮,但是嗨,不多說了,大家先喝!”
黃水菇、松菇、雞油菌和草菇全部下鍋,把午餐肉切成丁,加上少許香油。
學校適合烹飪菌菇湯的食材不多,也是為了還原美味,用了最簡單的烹飪方法。
一勺滾熱高湯,裡面是滿滿的煮透了的菌菇,吸飽湯汁,濃郁的鮮香順著彈牙肥厚的菌肉四溢。
山林的極致鮮美完全不需要太多油鹽和肉類的修飾,從喉嚨到胃裡,一路暖融融的爽滑觸感讓嚴寒徹底消散,舌尖留下的卻是菌菇細嫩的口感,在適當的燉煮后迸發出讓人味蕾大振的鮮味。
高達1c的晚上七點,一晚菌菇湯下肚,每一寸肌膚都暖和起來。
食評則比較淺顯——“比肉湯還好喝!”。
看到大家的反應,蔡叔滿意地擦擦手,繼續去給另一桌端菌菇湯去了。
[銅江工業大學,1a311,何興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