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屍爆發,但女寢囤貨! - 喪屍爆發,但女寢囤貨! 第171節 (1/2)

騎在前面的陳訪桐突然停了下來。
她轉頭,看向一棟磚紅色和白色相間的高層居民樓。原本就有些困惑的神情變得更加困惑。
“好綠”陳訪桐嘀咕。
“?”往她目光的方向看去,沈未皺眉,“真的,好綠,所以這張紙為什麼會這麼綠?”
只見,居民樓下面豎著的公告欄上正張貼著三張顏色非常有特色,也非常顯眼,恨不得隔著一百米就能讓人注意到的宣傳紙。
沒錯,正是和app的主色調如出一轍的小喪綠,綠到路過的螞蟻都會停下來大問一句:“這張紙為什麼會這麼綠啊?”
第一張的內容正是銅大的萬子菡於昨天早晨發布的活動公告。第二張是昨晚發布的充電站時間表。第三張則是今天早上新鮮發布的第二日持續活動公
告。
不過除了紙張本身的顏色,從字體到排版到內容,都是非常規範得體的社區公告。
一路過來,並不是所有的單元樓公告欄上都有這抹顏色。
看來只有被記錄進大學城居民聯盟網路的單元樓才會張貼。
“騎過這條街,繼續往左拐,過一條馬路之後直走。”蘇梓臨看著瞭望塔給出的點位地圖,語音導航中。
有居民生活的單元樓和人去樓空的單元樓有著明顯的區別。
那些被當做庇護所的單元樓,往往被其中的居民們精心打造過,並且大部分都是一層連接商鋪的樓型。
下面兩層的窗戶都焊上了鐵絲網或者是鐵板,門口堆滿自行車和電動車,大門上則普遍傷痕纍纍。再往上看,特意拉上了窗帘或做標記的都集中在下面幾層,高層可能是用來當倉庫之類的,往往無人居住。
至於單元樓的天台上,可能是這麼一長段時間裡,居民們最依賴的戶外活動空間。
當然了,隨著現在居委會活動的展開,三校變成社區活動中心指日可待。
韓玲他們現在所位於的醫院就在下一條街。估計再騎行七八分鐘就到了。
“這些是”沈未慢下速度,看著街邊一個接一個的小土包,放低聲音,“墳墳頭嗎?”
所處的這條街兩邊都是香樟樹,即使是寒冬也堅持生著綠葉。有不少便利店、奶茶店、快捷酒店等等,在原來應該是人類聚集比較多的區域。
人類聚集比較多,也就意味著喪屍病毒更容易傳染。
暴雨至今,這個地方發生的災難可能並不少。
“喪屍應該不會這樣埋的吧。”蘇梓臨說,“只有可能是人的墳頭了。”
或者說,素不相識的喪屍應該不會用這麼人性化的方式埋葬的,比如學校門口馬路上陷阱里的那一批。
小小的街區到處都是這樣的尖頭小土包,被一種莫名悲傷又肅穆的氣氛包圍。
有些上面插了木棍,有些上面塞著已經被雨水和泥漿裹滿了的小熊和娃娃。
拐過這條街區,裡面果然傳來人類和自行車的聲音。
聽動靜,似乎是發生了什麼爭吵。
“我現在沒什麼別的想法。”沈未說,“不見的人可千萬不要正好是她啊。”
前方,醫院的輪廓出現在眼中。
不過這應該屬於私人醫院,更像是大型的衛生診所。旁邊都是些小店鋪,對面依舊是商鋪一體的住宅樓,普遍比較低矮。
幾個人影推著自行車不斷走動,但是明顯是打算往著兩個方向去的。
最後看了一眼瞭望塔上顯示的點點陣圖,蘇梓臨摁掉手機屏幕,塞回口袋。
微微眯起眼睛,一個比較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
正是韓玲。
只見她正推著自行車,背上背著她的其中一個孩子,另一個則在旁邊一個老太太背上。
這兩個還真都是熟人。那個老太太應該是當時詢問為什麼彈弓不用填石頭子的那位。
“她還在。”蘇梓臨確定道。
沈未連拍胸口:“那就好那就好。”
看見大人和孩子都在,不免長出一口氣。
爭吵聲不算激烈,但是似乎出現了不小的意見分歧。
“都找了多少時間了,萬一人沒找到,反而把什麼喪屍給找出來了可怎麼辦?”
“哪裡有這種道理?!天天活在一起的好端端的人說不見就不見,這世道你還真敢不管的?”
“思思啊,聽得見阿姨的聲音嗎?”
“明明就是在這附近走丟的,一老一小,又沒被喪屍追著跑,難道還能人間蒸發了
?”
大概是聽見了這邊的動靜,那六七個人的隊伍條件反射般地警覺地抓起武器,看向三人的方向。
老太太突然激動地拍了拍韓玲:“那三個小姑娘!是那三個小姑娘!”
“嗯?”韓玲睜大了眼睛,立刻放下武器,“是你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