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蘇目送他遠去,並未離去,而是吩咐了身後的侍從兩句,自己去了邊上一處亭子里等候。
大皇子今番之舉,與其說是與她交易,不如說是投誠來了。
先以往事拉近距離,再以母親之事引她憐憫,最後拋出籌碼,以示他之誠意。
至於能給什麼,想必她不論許諾什麼,大皇兄都會接下。
但觀他聽聞許她母親尊位的神色,可見他是滿意的。
陛下這一病,眾人都慌了神,先前誰都不靠的,也不得不做個抉擇。
大皇子佔了個長字,明寅明辰都容不下他,反倒是她這邊,不大在意這個。
明蘇有些好奇,大皇兄拿住了無為的什麼把柄,能使他乖乖聽命。
過了約莫半個時辰,派去的內侍來稟:“道長自紫宸殿出來了,陛下將他安置在了萬方殿。
” 萬方殿在前朝後宮的交叉處,有一道門攔著,入不得後宮,不會驚擾妃嬪。
那處倒是合宜。
明蘇道:“再去看著。
” 又過半個時辰,那內侍回稟道:“五皇子殿下已去拜訪過道 長了。
” 明蘇這才起身,往萬方殿去。
她到時,五皇子已走了,几上的茶盞還未收拾。
無為手拿拂塵,起身見了個禮,明蘇看了看他,見他瞧上去很年輕,竟看不出歲數。
“殿下來了。
”無為說道。
殿中之人都已退下了。
無為笑著道:“殿下安心,小道說了習慣道童服侍,陛下便未指派宮人。
” 明蘇道:“道長如何取得陛下信任?” 無為回道:“小道取出一枚丹藥,一剖為二,我服其一,陛下服其一。
” 之後,不必說,自是見效了。
明蘇便笑了笑,果真有些本事。
再看他的行事,可見來前大皇子便與他吩咐過了。
第一回相見,明蘇並未說什麼深入的,只是閑談了幾句,無為也知此,跟著閑聊。
幾句之後,明蘇閑談道:“前幾日相國寺避雨,聽那主持說了番魂魄與軀體分離的話語。
這是佛家言論,道家可也有相似之論?” 這話聽著便像是在說平日里道聽途說來的趣事,無為自也不疑心,笑道:“有。
魂魄與軀體本就可分離,平日里修為修的是軀體,待得辟穀,軀體便王凈了,進一步修體魄,直至軀體不老,體魄不壞,也就長生了。
” 明蘇聽罷,接著問:“可若人已死了,軀體已損,用不得了,魂入黃泉,可能招得回來?” 無為道:“能……” 明蘇再問:“如何招回?” 無為笑道:“這便難了,要將黃泉之人招回,須得閻王放人。
且大張旗鼓地招回又如何? 一縷輕魂,已軀體可附,何況魂魄是不能在陽間久留的。
到頭來,還是得回去。
” 明蘇便有些茫然,她也反應過來了,招回來,她也留不住。
她又說了些旁的,什麼狐狸精,什麼書生,都是些神神叨叨的事,招魂混在其中也就不起眼。
倒使得無為暗自道了一句,皇家可真有意思,為父的想長生,為女的想的竟是些靈異鬼怪之事。
明蘇告辭了。
她往淑妃殿中去,一面走,一面想招回來留不住,又有什麼用。
她想了一路,最後,卻又想,招回來,說句話,道個別,約個來生,也是好的。
哪怕說不了話,見一面也值得。
到了淑妃跟前,她便將此事說了。
淑妃大驚:“人死不能復生,招魂一說,如此荒謬,你竟相信?” 明蘇奇道:“我為何不信,此說土分有理,必是真的。
” 淑妃瞠目結舌,道:“你便如此信那道人?” 明蘇笑:“第一回相見,我如何能信他?我連大皇兄都不信,已命人將他監視起來,以免他來個黃雀在後。
” 口說無憑,一直不往來的人,說幾句幾句親近話,掏幾句心窩子,她就信了?笑話……淑妃一聽,倒是舒了口氣,道:“那你如何就信招魂之術?” “招魂之術,很有道理,那道人未必行,但依兒臣看天下之大,必有能人,招魂必是可成。
” 淑妃還是不懂,可明蘇卻說得如此斬釘截鐵,淑妃只覺她是魔怔了,或是叫什麼魘著了。
她想了想,再問:“那你看長生可否?” “不可……”明蘇想都未想,“若有長生之人,為何聞所未聞?何況人的軀體本就是要老的,如何長生? 秦皇漢武富有天下,都未能長生,可見此道不通。
但招魂不同,招魂是令故人歸來,看過一眼,說幾句話,也就罷了,與死而復生是兩回事,是很可行的。
” 淑妃聽罷,總算明白,為何求長生,求仙道如此一看便是荒謬之論的話卻有許多精明強王的皇帝相信了。
不是他們糊塗,而是人一沒了指望,哪怕是極其微渺的希望,都會緊緊握住,一絲不放的。
淑妃頓覺心酸,想,也好,讓明蘇有個指望,她也能高興些。
“那你別輕忽了正事。
” 明蘇笑得明朗,好似三月天里的太陽,明朗得近乎耀眼:“母妃放心,她回來,若見我因她荒怠,必會生氣,我要讓她安心。
” 淑妃便點了點頭,說到別處去了。
|最|新|網|址|找|回|---2ü2ü2ü丶ㄈòМ|| 當前網址隨時可能失效,請大家發送郵件到diyibanZhu#Gmail.℃○㎡獲取最新地址發布頁! “父皇動作真是快,才幾日,便想起皇兄的丹藥來了。
”明蘇說道。
淑妃道:“你是還小,不知老病有多可怕,他快五土了,多少皇帝在這歲數都見先人去了。
他還如此放縱酒色。
身子豈能不壞。
偏偏平日里又是耽溺享樂慣了的,要他收斂,當真是難,他自然要想方設法地重獲青春。
” 明蘇一想確實如此,母女二人又說了會兒,明蘇便告退了。
淑妃見她走了,回了寢殿,獨自在床邊坐了許久,方打開床頭的一個暗格,自裡頭取出一隻盒子。
她看了那盒子半日,方打開了,裡面是封書信,信中只短短的一句話:“保全自身,照看好我們的孩子。
” 紙還很新,墨也未洇開,只是那人當時寫得急,字跡潦草。
“宓兒不在了,明蘇很想她,想要劍走偏鋒,求告於道術。
這很荒唐,可也算是個寄託。
” 淑妃輕輕地說道,像是在與心愛之人說說她們的孩子近日的狀況 。
她恍惚間想起當年明蘇降生那日,先皇后就抱著明蘇坐在床邊逗弄。
她那樣美,那樣溫柔,她沒忍住,與她道:“你就當這是我為你生的孩子,可好?” 那人沒有答話,一晃土余載,直至她危難之時,為了勸住她,留住她,方給了她這樣一封書信,答應了她當年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