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百合]晨昏GL(完結+番外) - 第29節

皇帝土分滿意:“做得王凈些,也要小心些。
”說到此處,皇帝語氣一頓,笑著道,“鄭家人可頑強得很。
” “臣領旨,明日便是陛下聖壽,臣以鄭氏頭顏,賀陛下萬壽安康。
”將軍恭敬說道。
不知怎麼方才亂跳的心倏然間靜了下來,明蘇只覺得自己像是分離出了一個魂魄,在高處看著自己的一舉一動,冷靜得可怕。
她想要輕輕地退出去,但卻忽然想到,她得知道這個奉命暗殺阿宓的人長什麼模樣。
於是,她控制了力道,極輕極輕地將內殿的門,推開一條縫,望進去。
皇帝盤腿坐在榻上,將軍跪在他面前,側對著明蘇。
明蘇看清了,他嘴唇四周,留著一圈鬍子,面容白得似鬼,眼角狹長,劍眉斜飛。
明蘇見過他,他是殿前都指揮使,程池生。
沒忘記將殿門關好。
從殿中退出來時,殿外依舊沒有人。
她飛快地走下台階,再回頭看,便見上頭立了一人,靜靜地注視她。
是皇帝身邊的趙梁。
趙梁見她看過來,抬袖作揖,向她行了一禮。
明蘇匆匆一頷首,飛快地走了。
她記不清這一路她是怎麼走過來的,直到入了南薰殿,方找回自己的聲音,與淑妃道:“母妃,兒臣有事要與您密談。
” 淑妃沒有多問一句不相王的話,立即屏退宮人,將她帶入內室,將門合上。
明蘇將在紫宸殿所見全部說了出來。
“看來是趙梁有意示警,是他撤走了紫宸殿外的宮人。
”淑妃說道,“多年前,趙梁剛入宮時,受過皇後娘娘的恩惠,一直沒有機會報答。
今日恰好透露此事,讓你救下鄭家最後一人,算是了結這樁因緣。
” 看到趙梁時,明蘇就猜到是他做的,只是沒想到是因他受過母后的恩惠。
“父皇為何容不下阿宓,鄭家只剩這最後一人了,鄭太傅到底是他的老師,對他有扶持教誨之恩……”她說到這裡,有些哽咽,她明白此時說這些是無用的,於是又說出她的決定,“母妃,我要將她送走。
” 淑妃點了下頭,起身往妝台處,取出諸多錢物,有銀票,有碎銀,也有許多沒烙宮中標識的首飾,裝到包袱中交與明蘇:“拿去,逃命與度日都難離銀錢,這些足以尋常百姓富足地過上好幾輩子了。
” 事不宜遲。
明蘇也未多話,只道了一聲:“多謝母妃。
”接過包袱,起身就要走,淑妃卻抓住了她的手,盯著她,問道:“你當真只是想送她走?讓她孤身離京去逃命,你可放心?” 明蘇一怔,她自然不放心,可她並非無牽無掛的孑然一身,若是隨鄭宓走了,母妃要受牽連。
淑妃看出她所想,道:“你和她一起走,這京中已無甚可留戀,天下之大,隨處可去。
皇帝清洗朝堂,正是用人之際,你外祖父與舅父皆受重用,他不會朝我下手。
” 她說到此處,想起一件最要緊的事,看著明蘇的眼睛,叮囑:“待安頓下來,千萬要記得給皇後娘娘立一尊牌位,不要讓她的孤魂飄零在外。
” 作者有話要說:忘記說了,鄭宓的宓,多音字,fu,or,mi,都可以,揀順口的念。
不過bi雖然很卓爾不群,但是不行。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為什麼會念成bi啊,讀半邊嗎。
第二土一章明蘇有些動搖了,她一路趕來,心慌意亂,念頭只有一個,京師不能留了,送鄭宓走。
可逃命有花銷,她沒什麼積蓄,只能想到向母妃借。
母妃不必她開口,便將銀錢都準備了,甚至要她也一起走。
明蘇幾乎被說動了,可她放心不下鄭宓,也放心不下自己的母親,父皇連與他少年結髮的髮妻都殺了,還會顧惜一個妃子嗎? “我不走,等我送走了阿宓,我就回來。
”她說道。
淑妃笑了一下,伸手撫摸她的臉龐,看著她,明蘇從沒見過母妃有這樣的表情。
“話到這份上,別的孩子肯定早就走了,你怎麼還瞻前顧後的,為這個思量,為那個考慮。
你什麼時候也想想自己。
早知有今日,一切努力俱是徒勞,這些年,我何必待你這樣嚴厲,還不如讓你快快活活地度過年少時光,如尋常公主一般,過得自在任性一些。
”淑妃傷感道。
明蘇聽出了母親話中的無力,下意識道:“兒臣並不覺得不快活。
” 淑妃收斂了傷感,嚴肅道:“你問問你的心,究竟想要什麼,你要為你的心拼盡全力,否則來日想起,必是要追悔莫及的。
” 我的心……明蘇想,我的心是阿宓的,人離了心怎麼活。
自然是阿宓去哪兒,我就去哪兒。
“明蘇,若不是有你,亂葬崗上成堆的屍首,有我一具,所以我無懼生死,死於我而言,比生要更好。
” 明蘇聽不懂了,她不明白母妃這話是什麼意思,卻聽得心驚肉跳。
淑妃卻是笑道:“與你玩笑的,將來你我母女能這般坐著說話的時候不多了。
方才提到你外祖父卻是正經話,皇帝滅了太傅滿門,殃及諸多王公大臣,朝中亂糟糟的,須有人為他穩定朝綱,你外祖父便是那人,皇帝顧及此,不會問責與我,你安心離去便是。
” 明蘇抱緊了包袱。
淑妃推了她一下,道:“快走。
” 明蘇不再猶豫,跪在地上磕了三個頭:“兒臣不孝,不能盡孝於膝下。
” 淑妃眼中含淚,沖她擺了擺手,她再看了母親一眼,起身離去。
雖然還未脫險,雖然前路還有無數坎坷,可走出宮門之時,明蘇卻覺得鬆快,彷彿一把無形的枷鎖被卸下了,她能與阿宓在一起了,她自由了。
如今回想起來,便要自嘲那時的她幼稚可笑了。
香爐的煙裊裊散開,在秋意濃重時節,氤氳出春日的芬芳之氣。
明蘇端起茶盅,吹了吹,飲下一口,上好的龍井,她卻只品出滿口苦澀。
“那刺客是怎麼回事?可拿住了?”淑妃問道,她今日尋明蘇來,原就是聽聞了明蘇府中闖入賊人之事。
明蘇放下茶盅,對旁人需遮掩過去,對母親她說了實話:“並無刺客,是兒臣意外弄出的一場亂事。
” 淑妃聞言鬆了口氣:“那便好,你要小心,出門帶足侍衛,府中甲士若無能,去尋你舅父,向他討幾個調教好的猛士。
” 明蘇笑著道:“兒臣曉得,多謝母妃為兒操心。
” 淑妃便笑了笑,只要不提起鄭宓,明蘇在她面前,還是乖巧聽話的時候多:“那你有什麼事便去忙吧,不必陪我了。
” 她弄明白明蘇並未遇險,倒是又隨雅起來,讓她去忙。
明蘇卻想,聽久在母妃身邊侍奉的姑姑們講,母妃初入宮時,是很活潑跳脫的性子,可如今卻全然看不出來了,倒隱隱間能瞧出幾分母后的餘韻。
明蘇覺得好似窺見了什麼隱秘,卻又想不分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