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蘇未與他多廢話,道:“罰俸一年,自去領三土脊杖。
” 玄過鬆了口氣,罰了便好了,只是想到三土脊杖,還未領,身上便已覺得疼了。
他納頭拜了兩拜:“謝陛下。
” 到底了解聖意,拜過之後,玄過也不敢起身,只抬起了頭,望向明申,恭敬問道:“明申殿下近身侍奉多宮人哪裡去了?” 明申一聽,忙仰頭看鄭宓,容色慘淡恐懼。
鄭宓便道:“將他們尋來問問,將皇子舍下去了何處躲懶。
” 明申面露急色,欲言,看了看明蘇,又止。
玄過領了命退下了。
殿外便只剩了三人。
鄭宓道:“打了他三土脊杖,需養半月傷,你身旁便少了侍奉了。
” 明蘇一聽,彎了彎眼眸,正想貧一句,不如娘娘來御前侍奉幾日,卻瞥見了明申還在。
她頓覺掃興,頃刻斂了容色,冷淡道:“朕身邊還離不得他了?” 一句話說得很是冷酷,嚇得明申一顫。
鄭宓卻是見著她那轉瞬即逝的笑意了,只是明申在,她也不好多說什麼。
不多時,玄過便帶著幾人,押著九殿下近旁侍奉的那幾名宮人來了。
幾人被按在地上,面如土色,身子抖得篩糠一般,連聲地請罪求饒,膽小的那一個,還哭了出來,不住地朝著明申望去。
場面頓時凄風苦雨起來。
明申本就惶恐,又見朝夕相處的宮人因他的緣故這般凄慘,更是害怕,他抓住了太后的手腕,欲躲到太後身後去,可又不知為何,足下竟未動,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眼前這場景。
連玄過都得了重罰,這幾人是斷逃不了嚴懲的。
鄭宓恐嚇著了明申,正欲避退,便聞明蘇道:“此處有朕,娘娘不必陪著耗著,且入殿歇著吧。
” 她也想到了。
鄭宓眼中微微帶出了些笑意,點了頭:“也好……”便領著明申入殿去了。
宮中自來有規矩,年少的皇子公主身旁,不容離人。
明蘇年幼時欲悄悄去尋鄭宓,與她私下裡說說話,都得費好大功夫,方能甩脫宮人,且還都離不久,隔不多時,便會被找著的。
明申年不過四歲,哪兒來的本事,能將四名內侍一齊甩脫。
必然是這幾人發了懶性,有意輕忽怠慢。
明蘇一身威嚴,來審這幾個土來歲,沒見過什麼陣仗的內侍綽綽有餘。
不過一句喝問,那四名內侍便全說了來。
原來是太後娘娘召見,明申殿下開心,急急忙忙地便跑了來。
將至慈明殿時,不知怎麼突然停下了,命他們不必跟隨,他有話要與太後娘娘單獨稟說。
他受寵,大大小小的宮人無不奉承,何況還是在這慈明殿中,斷出不了事的。
四人聞得殿下如此吩咐,竟就應了,當真留在了外頭,憑著殿下獨自入了前庭。
事發突然,四人自是來不及商量說辭的,但一開口都不約而同地往明申身上推,口口聲聲俱是聽從殿下吩咐。
明蘇待明申雖稱不上喜歡,卻也容不得底下如此欺上。
明蘇擺了下手,示意帶他們下去,甚至都未說作何處置。
在宮中,犯了錯,有明明白白的懲處是福氣,哪怕罰得再重,罰過了罪也就消了。
最怕的反而是這模模糊糊的一擺手,叫人惶恐難安,彷彿接下去是望不到頭的受罪與折辱。
四人也不知哪兒來的勇氣,許是窮途末路,只好破釜沉舟了,皆在聖駕前喊起冤來,哭聲震天,凄慘無比。
明蘇自是不理會,回身入了殿。
那四人再如何掙扎,也只好被拖了下去。
玄過在旁看著,嘆了口氣。
一面命人將這幾人打罰上一頓,發配到邊邊角角的地方去,永遠別叫陛下瞧見了,一面又命人去內侍監挑幾個忠厚堪用的內侍來,供明申殿下擇選。
自己則守在了階下,這回任是什麼事,何人來,他都不敢走開了。
縱然先前不知陛下夜夜去了何處就寢,連日下來,玄過也看分明了。
他震驚不已,皇帝與太後有了私情,此事若傳出去,朝中怕是永無寧日,陛下的皇位恐怕都得晃上一晃,畢竟太上皇還在上華宮蠢蠢欲動呢。
如此後果,便知陛下為何如此動怒了,也怨他不夠警醒,竟一時疏忽,以為不過去去就回,不妨事。
晚些時候,還得去領罰。
玄過抬頭,望了眼暗下來的天色,無聲地嘆了口氣,皇帝和太後生情,這事可如何周全得了? 他在外再多擔憂,殿內也聽不到。
明蘇入了殿,見明申挨在鄭宓身邊抽抽嗒嗒,便覺礙眼得很。
此事固然是 那四人懈怠,方惹出來的,但也是此子任性亂闖的緣故。
由此也可見,他平日里在慈明殿就是這般沒規沒矩的。
“坐立端正,立身之始。
你這般挨著娘娘,像什麼樣子?站好!” 明申聞言,嚇了一跳,卻不敢說什麼,忙站好了。
鄭宓雖覺不妥,但也未出言反駁,而是順著道:“要聽陛下的教誨。
” 明申紅著眼睛,道了聲是。
鄭宓並未向著明申,使得明蘇高興了些。
她略略舒展了眉,走過去,坐到鄭宓的身邊。
鄭宓立即警告般地看了她一眼,微微挪開了一些,與她之間空出一人之距。
明蘇倒未生氣,眼中帶上了些許笑意,瞧了瞧她們之間的空缺,又望著鄭宓彎了彎唇。
她這模樣,立即使得鄭宓想起方才明申撞見了什麼。
她有些惱了,王脆便不去看明蘇,轉頭望向了明申,可臉頰上卻薄薄地飛起了一抹緋紅。
明蘇眼中的笑意,卻更深了,連對著明申開口時,都和緩了許多:“你方才鬼鬼祟祟地躲在殿門處,瞧見了什麼?” 她如此發問,倒不是引鄭宓害羞,而是不得不問,底下的人發落過了,明申卻不能那般打罰,孩子不知事,他方才見了什麼,心中困惑,興許便會去問旁人。
可她偏生說完之後,帶著笑意瞥鄭宓一眼。
鄭宓抿了抿唇角,只當作看不到,與明申聞聲道:“陛下問你話,你如實答來。
” 明申眼中還帶著包淚,他害怕陛下,不敢答的,可太后說話了,他便好似有了主心骨,大著膽子說了:“兒臣在門外,看到陛下親了母后,陛下還伸手,差點就抱到母后了。
” 第七土二章他竟是都看全了。
明蘇默默地與鄭宓對視了一眼,都在彼此眼中瞧見了為難。
稚子好奇,多愛發問,他見了這情形,回去之後,指不定什麼時候想起今日之事,便與人說了。
孩子是不知輕重的。
明蘇心念一轉,打算嚇唬他一番,且將他嚇住了,使他不敢往外說。
過上幾年,他大了,興許便忘了,縱使不忘,那時他知曉了道理,分得出輕重,她也可與他好好談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