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無奈啊!” 天佛苦嘆一聲,佛眼大開,霎時璀璨佛光遍布三千世界,方圓之內籠罩於金光之內。
周圍的居民也紛紛從屋內探出頭來,赫然見到佛光耀眼,祥雲片片,一眾善男信女頓時跪地磕頭,請求神佛保佑。
袁齊天喝道:“老和尚,擋我酒路,害我酒癮發作,該死!三招——收取你的性命。
” 天佛輕嘆道:“解脫苦厄,這三招輕易了。
但施主你似乎有回到三招的原點啦。
” 袁齊天哈哈笑道:“原點?今日之原點可是昨日之原點,大師你執著了!” 三招,開啟佛妖千古之戰。
天佛信手一拈,梵雨天降,盡驅妖氛邪氣。
卻見袁齊天怒哼一聲,飽提真元,雙手一併,霎時殃雲天降,妖力直貫天穹,宛如擎天魔柱,撐持混沌。
佛妖兩股力量抗衡,形成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隨之兩人同聲暴喝,共發一招,大梵聖印對上元古大力,形成了激蕩氣流,在四周引動爆炸。
佛妖之氣衝突,在周圍形成四道氣流漩渦,逆衝上天,天佛背後的天佛法相亦被雄力震散。
極端一招過後,佛妖兩強雖力保沉穩,但依然感到內息翻騰,小小的三招之約,卻是賭注生死之局。
袁齊天發覺天佛身上發著奪目金光,心念一動哈哈道:“原來是菩提金身啊,難怪大梵聖印能變得如此雄沉剛烈,竟能一扛我元古大力。
” 菩提金身,乃佛門至高修為,修鍊者可成金剛不壞之身,水火不侵,打槍不入,隨手便是翻江倒海之伏魔神力。
當日苦海以一個不完全的菩提金身便大敗妖族多名高手,佛門掌教天佛所用的菩提金身已達無上正覺,功德圓滿之境界,其威力遠勝苦海當年。
袁齊天心知對手不凡,故而收起玩世不恭之態,再提元功,雙手一背,強烈妖氣再度凝聚出巨猿妖相,頂天立地,壯闊森嚴。
遠遠看去,只見一頭巨大無比的凶猿由地面竄起,與天佛法相遙遙相對,一者怒目凶煞,一者慈悲莊嚴,盡顯惡與賞之對立,妖與佛之僵持。
佛門掌教手拈法指,背後浮現天佛法相,拈指說法,清音響動,要渡世間痴迷。
“明王印,世尊滅魔劫!” 只見天佛法指一點眉心,運化四方之力,恢弘一擊,竟是菩提金身震邪魅,天佛法相普眾生。
袁齊天亦非等閑之輩,氣機牽動,一擊重拳打了出去,宛如巨猿舒臂,撐破天地。
第二招,蒼穹翻騰,地涌狂泉,大地瘡痍,樹木倒拔,這片小樹林頓時陷地數丈,旁邊的河水頓時莫入樹林之內。
遠處的居民何曾見過此等異象,都嚇得躲進屋內,不敢出頭。
河水雖然漫入,兩人卻是水不沾身,兩腳輕踏,竟站在水面之上。
兩人面色煞白,默默對視,不再開口,暗暗調和內息,因為他們知道,第三招誰若能搶得先機,誰便是最終的勝利者。
內息紊亂的兩人,冷然對視,空氣火花迸濺。
龍輝雖在遠方觀望,但依稀能夠感覺到兩人所散發的罡氣已經籠罩方圓,閑雜人等難以接近。
倏然,天佛開眼,其面色已恢復紅潤,冷視對手,思忖道:“吾已恢復八成元力,那袁齊天呢?” 就在天佛心念電轉之間,袁齊天已經開始動作,只見他眉宇怒張,沉喝一聲:“你太慢了!第三招,送你早登極樂!” 睥睨一句,袁齊天第三掌旋而爆發。
雖只得八成功力,天佛舉掌運氣,佛妖兩股巨力相互撞擊,四周河水受其牽扯,竟在兩人跟前形成一個巨大的漩渦,並揚起競天巨浪,雖只是蔓延的河水,但在兩人的功力影響下,其水勢不遜於怒海狂濤。
天佛凝氣完畢,朗聲而道:“大日佛曜,末陽昊光!” 面對佛門絕式,袁齊天亦不落下風,大喝道:“神通聚氣,開天闢地!” 雄沉的第三掌,震動了地底深層,地面再度崩塌,河水灌入地縫之內,兩人雖在河邊鬥法,卻將一條小河的水源盡數抽王。
龍輝看得目瞪口呆,心想這兩個傢伙還是人嗎,思忖道:“我若能恢復經脈,是否能與他們一較雌雄?” 三招過後,竟是佛妖平分秋色。
天佛淡然道:“你這一掌只得八成功力。
” 袁齊天嘿嘿笑道:“你也同樣。
” 天佛嘆道:“今日無法渡妖,是吾無能也。
” 袁齊天輕蔑冷笑道:“這三掌無法取你老命,老子亦是遺憾。
接下來,老禿頭準備迎接娘娘親臨吧!” 說罷飛身後退。
天佛默默念佛號,朝龍輝的方向緩緩走來。
面對佛門巔峰,龍輝不敢怠慢,躬身勢力道:“晚輩拜見大師。
” 天佛和藹笑道:“施主年輕有為,氣度不凡,想必定是白蓮師妹曾提起過的龍輝施主吧。
” 龍輝道:“想不到晚輩之名也能由白蓮師太玉口所出,著實讓我受寵若驚。
”天佛道:“魔妖煞三族已經一同向三教發出戰帖,江南已是是非之地,施主還是速速離去為妙,免得遭受無妄之災。
” 龍輝道:“多謝大師提醒,但如今晚輩已是泥潭深陷,難以抽身。
” 天佛嘆道:“紅塵擾擾,眾生苦樂,古往今來多少英雄豪傑皆看不破,在此泥潭中打滾!” 龍輝道:“並非看不破,而是不願看破,七情六慾方顯世人本性,唯有嘗遍這紅塵苦酒方可證其心。
” 天佛笑了笑道:“施主慧根靈秀,但也容易陷入心劫之中,望施主可百念如一,永持初心。
” “百念如一,永持初心?” 龍輝默默叨念了幾次,問道,“敢問大師,何謂如一,何謂初心?” 天佛道:“吾觀施主愁眉緊鎖,定有心事滋擾。
如此這般施主便不能百念如一,永持初心。
” 龍輝心想不愧是佛門巔峰,一眼便瞧出個八九成,自己正為楚婉冰的事情苦惱,此刻愁緒擾心,念頭難能順暢。
“修行者唯求心念順暢,心念不暢便使心魔聚生,只有百念如一,保持心念暢快,方能證得大道。
” 天佛緩緩說道。
龍輝機靈一動,說道:“所謂的百念如一,便是要讓自己高興么?” 天佛莞爾道:“這雖不是最準確的說法,但應該是最通俗的解釋。
其實修行大道,便是凝練初心,就像那袁齊天一般,行事我行我素,那便是他的道。
” 龍輝道:“誠如大師所言,那麼魔修道者所行之事亦是大道?” 天佛道:“魔修道者講究自由自在,不受約束,以此暢通念頭,理順思緒,亦是道。
只是他們所行之道,放縱慾望,最終造成他人受害,便是魔道。
但世間大道,何謂對錯,老衲至今亦不能勘破此間道理。
” 龍輝又道:“那儒道佛三教所行之道有何不同?” 天佛道:“三教之道乃是三教大宏願,擬世間禮法,順萬古道義,為蒼生謀福,成就大功德。
功德加身,修成不世神通,這便是三教之初心。
” 龍輝恍然大悟,思忖道:“三族行其事,但求無拘無束,以納百念,而三教掌世道,為求眾生安居,以證初心,兩者皆是道。
雙方所行之事說白了就是一句話,讓自己心情爽快,從而窺探大道,那我的道又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