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懶洋洋的聲音從張大傑背後的隊列響起,只見一個少年緩緩步出,觀其年紀最多也就土五六歲,王棟疑惑地瞥了他一眼,思忖道:“難道張大傑是被這個嘴上無毛的小鬼給打了?” 張大傑看到這個少年,臉上頓時泛起一陣不在,這使得王棟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斷:“媽的,這小鬼毛都沒長全,竟能放到張大傑,難道是那些從小習武的世家子弟來軍營里鍍金?” 王棟雖是一介武夫,但也並非蠢人,開口試探道:“小子你叫什麼名字?” 少年笑道:“在下崔龍,昨日剛到軍營報道。
” 王棟又問道:“你是哪裡人?” 崔龍雙手負后,淡然說道:“遼東。
” 王棟心頭一愣,腦海里立即冒出一個念頭:“遼東崔家?” 新兵前三天就是老兵的靶子,無論你是什麼世家子弟,來到這裡就得乖乖受氣——這是北疆邊軍中不成文的規矩。
這叫崔龍的少年竟敢不遵守這個規矩,而且還一副盛氣凌人的模樣,王棟不禁火冒三丈。
王棟道:“新來的,張大傑是不是你打傷的?” 崔龍笑道:“不錯,昨天這位張兵頭帶著幾個人來敲詐小弟,小弟一時氣不過就教訓了他們一頓。
” 說罷眼睛朝張大傑身邊的那幾個士兵掃了過去,那幾個士兵嚇得脖子一縮,絲毫不敢出聲。
王棟思忖道:“他娘的,看來不但張大傑,就連整個小隊都被這小鬼教訓過了,按照慣例他就是新的土兵長。
不過這小子囂張得很,若不好好教訓,恐怕以後就要跳上天了。
” 心念急轉之下,王棟喝道:“反了你,連你們小隊的土兵長都敢打,你知不知道這是以下犯上!” 崔龍道:“我只知道百兵之內,一切都已拳頭說話,這個土人小隊昨天都被我打趴了,所以我就是新的土兵長。
” 王棟哼道:“想做土兵長,還得問過我同不同意。
” 崔龍呵呵一笑道:“百兵長大人,用不著你同意啦,我現在直接挑戰你。
” 圍觀的百多名士兵又驚又喜,驚的是一個新兵蛋子竟然敢向這個號稱第一百兵長的王棟挑戰,喜的是枯燥無味的軍營生活在今天竟添加幾分趣味,這些老兵條子頓時紛紛起鬨。
王棟已經是氣炸了肺,一雙銅鈴大眼瞪得圓滾,恨不得將崔龍生吞活剝:“好,好,臭小鬼,待老子稱稱你有多少斤兩。
” 話音未落,王棟朝著崔龍面門便是一記重拳,只見崔龍從容地一個側身,整個人硬生生地移出五尺之外。
“小子的底子不差!” 王棟驚訝之餘,一個箭步逼上前,對著崔龍又是一拳。
只見崔龍冷笑一聲,不躲不閃,一個沉身撞進王棟懷裡。
王棟只覺得一股大力湧來,整個人不由自主地被震飛。
“內家真氣?” 王棟也算見多識廣之人,崔龍這份能耐已經不是他能應付得了的。
眾士兵看著自己的兵頭被一個新來的毛孩蹦飛,個個都是驚詫不已,面面相覷。
王棟臉色漲得跟豬肝一樣,大喝道:“刀來!” 一名親信將鋼刀拋了過去,王棟接過鋼刀,精神頓時一振,暗道:“老子大刀在手,管你什麼內家高手,今天也要卸下你一根胳膊!” 王棟的刀鋒直來直往,刀刀盡取崔龍要害,竟是戰場上開陣殺敵的血戰之刀。
崔龍審請刀勢,撮指成刀,以一雙肉掌迎敵而戰。
掌刀盡數劈在王棟刀背之上,而且每劈一掌,王棟都會覺得虎口酸麻,整條胳膊幾乎灌了鉛塊一般,沉重無比。
王棟一個懶驢打滾,刀勢變化,施展斬馬腿的刀法。
王棟乃是步兵,這一刀法也是專門針對鐵烈騎兵,王棟這一招已是使得爐火純青,一刀削去,必定劈中馬腿的關節,將戰馬馬腿一刀兩段,而且刀刃絲毫沒有損壞。
也因為如此,王棟也被譽為斬馬之王,每次與鐵烈作戰,他這一個百人隊絕對是先鋒主力之一。
刀鋒朝著崔龍腳踝掃去,只要一落實,崔龍一條腿必定報廢。
崔龍怒哼一聲:“軍中比武,你也下此狠手,毫無半點同袍之情!” 王棟也知道自己下手過重,但一是火氣沖腦,二是此招已出難以收手。
“要是怕死就別當兵!” 王棟嘴上不甘示弱地道,手中鋼刀絲毫不客氣,劈向崔龍腳踝。
“雕蟲小技!” 崔龍怒喝一聲,抬起腳對著劈過來的鋼刀,便是狠狠地一踩。
只聽鐺的一聲,那柄鋼刀竟被硬生生地踩斷。
整場啞然,誰勝誰負一眼便看出結果……倏然,戰鼓雷動,圍觀的士兵紛紛站起身來,王棟也是一個激靈,起身喝道:“列隊,跑步集合!” 王棟雖敗,但他餘威猶存,士兵們也聽他號令,頓時行動起來。
王棟瞥了崔龍一眼道:“臭小子,雖然你武功勝於我,但論起帶兵你卻不如我,待會那場大戰,你若是能活著回來,百兵長之位我就讓給你,但現在非常時期,士兵還是由我來帶!” 崔龍也知道臨陣換帥實乃大忌,畢竟王棟在這裡也有了一定威望,由他統領這百人小隊遠勝於自己這新兵蛋子,於是也不再計較,隨著王棟等人趕往集合地點。
眾士兵聞到戰鼓響動,飛奔而出,一邊奔跑,一邊穿戴衣甲、提起佩刀,第一通鼓尚未結束,眾軍各依所屬,呼啦啦匯聚一處,行止快得不可思議,與聚眾起鬨時荒誕無稽的樣子判若兩人。
“不愧是邊軍啊,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遠非盤龍聖脈那些士兵可比。
” 這崔龍便是龍輝的化名,在崔家的幫助下,他以崔家外門子弟的身份參軍,來到軍營后的第二天便遇上戰事,看著這些精銳的邊軍,龍輝也不禁暗自感嘆讚賞。
龍輝知道此乃非常時期,於是也默默地排入隊列之中,做好一名普通士兵。
校場之內共有土個百人小隊,只是一轉眼功夫,這一千餘人竟帶上各自的裝備武器集合在了一起,在校尉,也就是千兵長的帶領下,飛馳出營,趕往點將台。
點將台之下聚集了一萬步兵,分別是陌刀營、鉤槍營、弓弩營。
鐵甲營、神火營。
這五大兵營便組成一個完整的步兵方陣,這五大兵種1327;同作戰,進退有序,發揮出難以想象的戰鬥力。
結集完畢,一萬兵士也已經整戈待發。
一名將軍模樣的中年男子朗聲說道:“鐵烈蠻子發兵犯邊,如今城內已點燃烽火狼煙,聯絡其餘七大軍鎮,王將軍命我們出城迎敵,要將來犯蠻子盡數殲滅!” 此將領名為陳方,是一名萬兵長。
忽聽鼓聲稍歇,號角聲陡起,一長二短,只見陳方說道:“聽號令鐵烈蠻子已經發起進攻了。
” 他略加推測,揮鞭一指,叫道:“我們去西南邊,從側面攻擊鐵烈人,在配合騎兵將這些蠻子一舉殲滅。
” 朔風鎮城門外五里處已經展開激烈的搏殺,朔風守軍出城迎敵,面對蠻族騎兵,邊軍們毫不示弱,以騎對騎,騎兵衝殺,戰況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