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弟子們竊竊傳音時,走在絨毯之上,臉上保持著得體微笑的蘇縷心中恨得簡直想上去撓死宋書棋。
今日宋書棋所穿居然跟她的衣裳撞色了!
真是豈有此理!
結丹大典穿什麼衣物之類的事情不好事先打聽,只能按照平日里各自的穿衣喜好做大概推斷。
李紫嫣往常喜著紫裳;林卿要不是青衫,要不是月白色;而宋書棋的選擇比較廣泛,令人難以捉摸。至於蘇縷,稍加註意的人均會發現她喜好白色。以己度人,蘇縷滿以為宋書棋會避開白衣。
結果她們同時在接迎台現身,其他兩人的確是意料中的顏色,而宋書棋居然也身著了套白色衣裳,眾目睽睽之下,她再換已是來不及。
在蘇縷看來,宋書棋的白裙上段雖素凈如雪,下裙擺卻暗藏心機。只見那裙擺層疊,行動間暗繡的湖青與鍺金兩色纏枝花便若影若現,再加上她額間墜掛的一滴白玉晶珠,整個人看起來天然去雕飾,端的是仙姿妍貌、聖潔非凡。
她精心準備的衣裳雖沒林卿今日穿的青袍莊重,但比林卿的青衫要好看數倍。但如果比起宋書棋的這套,她的這件就黯然失色淪為下品。
她本來就處於劣勢,這麼點小心思,宋書棋都不能讓她如願,蘇縷不由恨得牙痒痒,於是宋書棋便被蘇縷當成繼林卿之後她的第二號對手。
宋書棋自是不知蘇縷的小心思,她只是挑了一件最新,她認為合適的衣服而已。至於林卿,覺著這種場合不能給師傅丟臉,所以她特地挑了一件款式比較大氣莊重的青衫。除了這點外,她就沒用特別的心思了,因為即便她們自己準備的衣服再如何,過會還不是得換裝……
等眾人行至各位師傅面前,四人先跪拜天地,然後在坤任真君“跪師”的高聲中,齊齊端跪在各自的師傅跟前行拜謝之禮。
“弟子林卿(宋書棋/李紫嫣/蘇縷)拜謝師尊教誨之恩!”“免禮。”林卿聽見和塵的聲音傳來,她感到有股柔和的力量讓她緩緩起身。
四人行完大禮站定,掌門玄雲真君從中央位起身,由宗務峰的小弟子雙手高高舉著一個放著四件玄色道袍的托盤小心翼翼行至玄雲真君身側。
“今日老夫為你們披袍,望爾等往後道心通達、共榮太華。”
“是。”四人躬身行禮。
掌門輕輕一動,四件玄色道袍在陽光下展開,款式一模一樣。
林卿暗暗掃了一眼,只見寬長玄袍的領邊袖沿皆是金線縫製的一朵朵雲紋,後背之處還有一片暗隱的太華宗各峰簡約圖案。
一看就是太華出品。
林卿暗中吐槽:掌門真是有品牌管理概念啊,金丹典禮用的衣服都要畫太華logo。
衣裳在風中微動,玄雲真君廣袖一揮,下一瞬四件衣服已束合地分別罩在她們原本的衣裳之外。
蘇縷本來最不喜這個環節,跟別人穿一樣的衣服,她的心思在後半場豈非無用?而時下,她心裡卻覺得穿一樣的也好,以免被宋書棋處處壓一頭。
“謝掌門!”披袍之後,四人齊齊道謝。
再接著便是各自的束冠賜道號環節,由各自師傅主持完成。
這一環節並非四人同時進行,而是按照結丹先後排了次序。
因四人中,宋書棋第一個結丹,所以先由玉辰真君為其簪冠取名。
在宋書棋之後,林卿跪拜於和塵真君身前,她恭敬地俯下身,心中掠過一路以來的種種畫面。
第一次與和塵真君的交集在她剛出青濁秘境之時,當時她正命懸一線,蒼翠的竹林之內,若不是師傅抬手相救,她早已命喪歹人之手。
第二次遇見,也是她第一次見到和塵真君真容。雷霆之下,師傅毅然出手為她擋去第四道雷劫,並在所有人不解之中,收她為徒。
她有太多的秘密,師傅不僅不覬覦不過問,反而處處包容維護。五四若沒有他保守秘密,紅棗若沒有他拳拳相護,憑她當初一枚小小弟子,早已被人蠶食殆盡。
雪域的千里單騎、多年的用心教導,此恩此情都脈脈匯聚心間。
“束冠。”坤任真君的聲音洪亮而高淼。
和塵真君從紫檀高椅站起,取過小弟子托盤中的白玉冠,他微垂下頭,嘴角含笑將玉冠輕輕帶在她頭上。
林卿聽他輕輕道:“善為道者,夫微妙玄通,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為師望你,動之徐靈,靜之徐清,保此不盈。故今賜你道號‘靈清’。”
“多謝師尊賜名。”林卿端跪俯身,再深深一拜。
和塵真君淡淡額首,回到座位。
在林卿之後,接著依次是李紫嫣和蘇縷的束冠禮。
四人全部禮成之後,她們齊齊起身面向參禮的元嬰和金丹修士各施了一禮,然後轉身面向凌雲廣場,目光投向觀禮的所有修士。
第445章 碧月宗的誠意
莊嚴肅穆的束冠禮結束,此時高台之下才恢復熱鬧之象。
四位金丹期的女修皆是年輕美貌,且各具特色。被邀來觀禮的修士大多目帶欣賞,如玄雲真君意料,外派的修士見著四人,皆感嘆太華的女修後生可畏。
而太華的小弟子們則都既激動又驕傲,當然性格不同,表現也各異。其中有些含蓄地目露崇敬,有些暗暗地堅定奮進目標,更多人不再竊竊傳音,而是拉著熟識之人說出自己的想法和願望,甚至有些大膽點的高喊著:“x真人,我想做您的弟子!”
這些叫喊表達出了很多小弟子的心聲,其中有不少弟子感嘆:“宋真人如今是金丹修士了,可以收弟子了,我好想做宋真人的弟子。”
一個高大的築基弟子,見新進不久的小師弟也有此想法,他一拍他的腦袋:“你小子別異想天開,就憑你的陣道天賦,宋真人沒弟子收都輪不到你。”
“蘇真人纖弱蒲柳,這樣美如清水芙蓉的女子,不知吃了多少苦才結成金丹,真是惹人憐惜。”一位身著白衣、手執白扇的男修道。
旁邊的築基師兄橫了他一眼:“蘇真人堂堂金丹修士,何時需要你憐惜了,有那個時間還不如快些提升自身修為。”
“就是。”他附近一位外貌明麗的女弟子道:“說起辛苦,我認為李真人更為不易。當年純陰之體之事鬧得風風雨雨,李真人能保持道心結成金丹,她的經歷更讓人感佩。”
而她身旁的另一女修淡淡道:“我倒覺得林真人最為難得。你等沒注意嗎,雖然四位真人一同辦結丹大典,實則四人之中,林真人的結丹年齡最輕,而她的資質在四人中卻最差,就連拜得良師的時間也最晚,如今她能與其他三人同台,其中的堅韌努力,才最值得我等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