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停瀾原本只當做是一場打發時間的閑聊,現在倒是真被老乞丐的故事勾起了興趣,他問道:“您是覺得,那些死人是被人殺死的?”
“那當然,”老乞丐篤定,“那姑娘胸口上好大一個窟窿,其他的死人不是斷了脖子就是少了胳膊,要不是我以前看多了牛頭岩處決犯人,早嚇得暈過去了。”
“你剛剛說你的狗救了你的命,是怎麼回事?”
“我馬上就要說到了,年輕人,不要急,”老乞丐換了個姿勢,繼續道,“碰上這麼大的事,我當然想趕緊回家,不然明天讓治安官瞧見了,沒準會全賴在我的頭上。結果剛要走,從山坡另一頭就有人過來了。我怕得厲害,這鬼地方又沒有可以躲的去處,我實在沒辦法啦,就讓我的狗咬住了燈,對它說‘盧托啊,你要是條好狗,就跑起來呀!’它呢,好像真的聽懂我的話,咬著燈往另一頭跑去了,山坡那邊的人聽見動靜,有人喊了一聲‘過去看看’,他們便去追我的狗,我就趁機跑回了家。”
“狗沒回來?”
“沒回來!”老頭直嘆氣,“第二天去放牧的小子們看到一地屍體,就去通報了治安官,他們還來問過我,我全說不知道——因為我確實不知道嘛,死個那幾個都是東州人,跟我能有什麼關係呢?”
“你說什麼?”方停瀾一愣。
“我說跟我沒關係呀,我一個老實本分的小農民,老婆還死了,不老實的兒子也死了,世道難啊,老不老實都是要死,我做乞丐,有一天沒一天……”
“我不是說這個,”方停瀾見老乞丐說得沒邊,連忙打斷了他,“你剛剛說,死的幾個都是東州人?”
老頭打量了方停瀾幾眼。男人為了行事方便,早換上了南境的服飾,他鼻樑高挺,眉目也深邃,如果不是黑髮黑瞳,倒真有些難辨身份。乞丐瞅著方停瀾昂貴衣裳上的精緻暗紋直犯嘀咕,嘴上還是不由自主地答道:“嗯,說是有十來個東州人,都是被打死的。”
“那您記得他們有什麼特徵嗎?”方停瀾問道。
“這……”老乞丐才要遲疑,方停瀾已經彎下腰,放了一枚銀幣在他的面前,“勞您說了這麼多,買杯水潤潤口。”
老乞丐一見了錢,那雙被眼屎和盲翳糊住的眼睛陡地亮了,他拿起銀幣放在牙上咬了又咬,才咕噥道:“那天太暗了,看不清什麼的。”
“隨便想想,有一點說一點也行。”
老人看了看錢,忽然警惕了起來:“您要知道這些做什麼呀?”
“我在東州是個作家,給書齋里寫話本的,”方停瀾氣息都不頓一下,“死在異鄉的十來個東州人,是個好題材。”
“嘿嘿,你們會認字的人就是有錢,”老頭訕笑幾聲,把錢幣揣進口袋裡,裝出一副努力回憶的樣子,“特徵,東州人能有什麼特徵……啊有的有的!有幾個死人手裡拿著刀子,上面全是血!還有那個女人,她脖子上掛著個領巾,我現在想想……那應該不是領巾,是拿來蒙面用的。”
“……刺客。”方停瀾道。他聲音壓得很低,像是說給自己聽的。
“您說什麼?”
“我說謝謝您的故事,我到時候會在話本里給你也安排一個好角色的。”方停瀾笑笑。他直起腰,石街的另一邊,秦唯玉正朝自己趕來。
十來個慘死在牛頭岩的東州刺客,會和杳無音信的商未機有聯繫嗎?方停瀾直覺老乞丐當年可能撞上了一件大事,但想知道更深入的情況,從這麼一個老頭的身上是打聽不出什麼了。
看來自己還是得多認識幾個緹蘇人。他腦中籌謀著未來的種種,嘴角卻掛著一抹見到舊友時略顯天真的笑容:“唯玉。”
“抱歉,有點事耽擱所以來晚了,”秦唯玉最後幾步小跑到方停瀾面前,他看了一眼旁邊的乞丐,“你們剛剛在聊什麼?”
“聊他的狗。”方停瀾道。
“狗?”秦唯玉一頭霧水,好在他也只愣了一會,便轉而急道:“不談什麼狗不狗的了,我今天不能久待,之前幫你打聽消息,結果引起了一些人的警覺,這次我是想了不少辦法才能擺脫他們過來的。”
“他們?”
秦唯玉冷笑一聲,“還能有誰,我二哥唄。他怕我在這邊當質子不老實,想著法監視我。”
秦唯玉的二哥正是梁王,方停瀾看著對方眼底的那股漠然,心頭一凜——恐怕那天煙花夜裡,他要不是足夠坦誠,向秦唯玉做出了承諾又分享了秘密,沒準對方真會把自己當成梁王來試探他的又一枚棋子。
這麼一看,那天他這位發小的驚恐和抽泣,還有那股無知懵懂的神氣,全是為了哄騙自己放下戒心的演技。方停瀾意識到這點后居然也不惱怒,甚至莫名地鬆了一口氣。反正大家都是帶著面具做遊戲,誰在乎面具底下是什麼表情。他還安慰對方道:“難為你了,再忍一年就好。”
“也是,忍了十年,再多一年也沒什麼。”秦唯玉自嘲般笑笑,他把一樣東西塞進了方停瀾的手裡,“不過好歹我幫上了你的忙。”
“這是什麼?”
“費禕的線索。”
“你查到了?”方停瀾驚訝。
“也不算,”秦唯玉搖搖頭,“紙條上的住址里住了一位子爵,他在十年前是琥珀王的近侍,如果費禕真的來過緹蘇,那他要是與琥珀王會見就勢必會過這位子爵的眼。我沒法幫你過去,所以你得自己去打聽。”
“沒事,你已經幫了我大忙了。”
秦唯玉靦腆地笑笑,他環顧四周,歉然道,“我得走了,不然時間和行程對不上的話,他們絕對要起疑心的。”
“去吧,下次見面是什麼時候?”
“我想想……”秦唯玉招手叫自己的馬車開過來,“下個月吧。下個月的大劇場有一齣戲,叫什麼《湖邊的銀鑰匙》,我會去訂一個包廂,到時候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