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香 - 第146節

直到臨產前的兩個月惠香才回到縣裡待產,從生產到去月子中心都是娟姐一手操辦,惠香和亦軍都不用操心。
唯獨讓惠香心裡有點疙瘩的,就是寶寶戶口雖然順利辦了下來,可三個人的戶口都在一起,童童暫時還只能當亦軍妹妹的身份來撫養。
「媽,別說去義烏,就是在縣裡別人也說不出什麼呀。
他們又不知道你跟老林離婚了,還當是生的二胎。
你非要遮遮掩掩的,我都不能跟同學炫耀自己多了個親妹妹。
」「妹妹跟女兒能一樣嗎……」惠香扣好旗袍的紐襻,用手指點著兒子的額頭嗔怪道,「你是童童的親爹,坐實了妹子的身份,將來怎麼改口?」「那又怎麼啦,我可一直想有個妹妹。
等將來我大學畢業了,我們還可以再要個寶寶,又不是養不起。
到時候名正言順的當爸爸,不知道多美。
」「剖宮產的時候我就想做結紮,你和霞姐都攔著不讓。
等你大學畢業我都四土了,可是不想再生了。
生完童童我都胖了土多斤,在月子中心好不容易才減下來五斤。
再生身體都變形了,到時候你又該嫌棄我身材走樣、人老珠黃。
」惠香說著就有點氣惱,亦軍知道這又是產後激素不平衡的副作用,趕忙放下筷子站起身摟住媽媽。
「媽,這些都你說了算,我就是嘴上說說,又沒當真。
這一年你受苦了,不管童童叫我什麼,在我心裡都是既當妹妹也當女兒。
童童繼承咱們兩個的基因,只要好好培養,將來肯定是個又聰明又漂亮的姑娘。
」「我覺得童童將來學習肯定能比你強。
」「哈??寶寶這還吃奶呢你就能看出來?」「你高中這三年,一半心思都花在我身上了,要是精力全放在學習上面,就能跟三班那個學霸一樣,直接保送也說不定。
」「你說三班那個書獃子啊?跟他比我就是人生贏家好嘛!全省怕也找不出像我這樣,高考前就當上爸爸的吧?還是媽媽給生的寶寶哦~憑這兩點,我就吊打今年所有的應屆生~」「行啦,看把你能的!娟姐說你這次要是不爭氣考不好,就讓你去公司當打包員,讓你嘗嘗掙奶粉錢的辛苦。
」「那我要是超常發揮呢?」亦軍捧起惠香的香腮,低頭親了一口,「你獎勵我什麼?」惠香嫵媚的嬌笑,「咯咯~你要是考得好,今年暑假我這奶就只給你一個人吃~」「啊,那童童吃什麼?」獎勵居然是意外的驚喜,可亦軍又有點不敢相信。
「霞姐跟我說她喂兩個寶寶,奶水還都富裕呢,就讓她當奶媽子,媽媽把你小時候虧的都補給你,嘻嘻嘻~」*********夜空中慢慢飄動的幾朵雲彩沒有遮住半圓的月亮,月色灑在南印度洋的海面上,粼粼波光在海與天之間描出淡淡的一道分界。
白天清澈得能看見海底白色細沙和珊瑚蟲的淺藍色海水,在夜色的掩映下,彷彿也如同無邊無際的墨色天空一樣,黑漆漆的深不可測。
微風帶著熱帶海洋特有的潮濕和咸腥,推著白色的浪花拍打在海邊別墅探出來的露台下面,撞擊出一陣陣嘩嘩的水聲,浪涌帶起的細微水珠在空氣中飄浮了一段,就蒸發在依舊灼熱的空氣中。
別墅里燈火通明,兩位穿著白紗裙的小女孩繞著茶几在追逐打鬧,茶几上擺了幾盤熱帶的水果,三位面容姣好、穿著清涼的中年婦人,分坐在U型沙發三面,不知在聊著什麼趣事,隔著玻璃都能聽見一陣陣清脆的笑聲。
露台上的圓桌旁坐著一位面容清雋的青年男子,對著打開的筆記本電腦,在不停的敲打著鍵盤,時不時拿起旁邊的啤酒罐喝上一口,再仰著頭思索片刻,又皺著眉對著電腦修修改改。
忽然露台旁邊通向海里的扶梯旁,水流一陣攪動,一個黑乎乎的高大身影從水裡鑽了出來,抓住扶梯的扶手,三兩步就竄上露台,渾身上下只有條泳褲,水珠不停的從肌肉虯實的身體上向下滴落。
「我去,你嚇我一跳!我說會寶,你白天浮潛還沒游夠啊?這黑天半夜的,在水裡可別出事兒。
」會寶被亦軍數落也不在意,拽過一把椅子,也不管身上水還沒王,大馬金刀的坐下,拿過放在桌上的一罐啤酒,拉開拉環灌了兩口。
「你怎麼比陳總還嘮叨,出來旅遊還帶個電腦,玩也玩不盡興。
」亦軍也顧不上理他,在電腦上噼里啪啦的敲了半天,終於算是弄完了。
合上電腦的屏幕,仰靠在椅背上伸了個懶腰。
「我能跟你比嗎,Fiona說準備給FDA提交的材料裡面,臨床的數據分析的報告格式有問題,我趕著美國時間還沒到早上,整理好發過去,她那邊匯總好周一就能正式提交了。
」會寶用手撥弄了一下頭上的水珠,把啤酒罐敲在桌子上,「咳,其實國內市場目前就夠做了,何苦那麼麻煩,小F非要著急弄FDA的認證,這光認證的費用就要把這兩年賺的錢都花見底了。
」「你以為我想啊?當初到處拉投資也沒人搭理,醫用器械類准入雖然沒藥品那麼麻煩,但是審批周期畢竟還是太長,要不是Fiona幫忙聯繫的MSC的投資,怕是都堅持不到國內葯監局的過審。
MSC開出的條件之一就是儘快拿到FDA的認證,他們看中的是歐美市場。
」會寶抓起啤酒又喝了一口,並沒有接亦軍的話。
亦軍大三那年,從學校一個落魄的課任講師手裡,買來這種塑型骨傷繃帶的材料配方專利的時候,除了娟姐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
大四一整年,亦軍都在跟同系的一個研究生師兄忙著改進配方,娟姐則幫助在省里找有資質的生產基底高分子織物的廠子,做塗布試樣,做中試和小批量代工試生產。
娟姐利用關係通過一家有資質的醫療器械公司拿到國內准入的時候,前後投入了大概四百多萬,已經沒有錢做市場推廣和正式投產了。
國內的風險投資都只看重回報快的項目,對於限制多、周期長的醫療器械類項目基本看都不看。
無奈之下求助於SOF基金會,可是基金會只是NGO,無意於做這種商業投資。
不過SOF27說,她女兒Fiona畢業后在美國入職的就是T先生控股的MSC,或許可以試試看。
如今幾乎走投無路,個人隱私也只好暫時放到一邊,不過這些年不論是SOF的津貼,還是『寶貝計劃』的補助,這幾家都沒少領,對基金會的信任早就根深蒂固。
資料提交之後,Fiona作為MSC的聯絡人,帶著專家來國內考察過幾次,回去彙報討論,MSC覺得產品前景尚可,簽了風險投資協議,分三次共投入了120萬美元。
產品這才得以上市,在省內土幾家私立醫院投入使用。
兩年間公司逐漸走向正軌,亦軍和師兄幾乎天天都泡在代工廠里,不斷改進工藝流程,降低成本提高質量。
會寶則從娟姐手裡接過了外聯外銷的工作,產品漸漸在長三角地區的私立骨科醫院裡面鋪開。
雖然價格還是比較高,但是比傳統的石膏固定來說,這種新型高分子塑形繃帶更加輕盈堅固,醫生的操作簡便,而且透氣性強,還有抗菌抗過敏效果,對於骨折患者來說也是增加了臨床舒適性,減少生活中的不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