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煙波樓 - 第177節

蕭啟面色有些尷尬,但卻也不隱瞞:“確如老師所言。
” “你若信之,便應對我有所堤防,你若不信,也無需將此事告知於我,御筆一批,駁回便是,又何故如此為難呢?” 蕭啟聞言卻是換了個表情:“嘿嘿,老師猜猜我如今是什麼心思?” “你啊…”慕竹微微搖頭,頗是寵溺的笑道:“你年少治國有此尋惑之心,倒是不錯。
這些言官均是為大明考慮,卻也不無道理,你也清楚,我煙波樓確是佔了大明的太多權利。
” “老師,我,我不是這個意思,沒有您…”蕭啟話還未說完,慕竹便揮手打斷:“我沒有誤會,我明白你的想法,你想做到二者兼顧,不想寒了他們的心,故而在此為難,如今見了我,卻是想讓我替你想個萬全之策。
” “真是什麼事情都瞞不過老師。
”蕭啟不住的點著頭。
“其實當年大皇子在世之時,我煙波樓便有出世輔佐之意,奈何天不遂人願,你父蕭燁倒行逆施,終致大明傾塌,鬼方肆虐蒼生,而你,便也成了大明唯一的希望。
我煙波樓出世助你,自是不會沒有準備,素月助你肅清吏治,推行新政,充盈國庫,驚雪助你蕩平鬼方,北上橫掃叛亂,而我,便在你身邊,將我畢生所見所聞都教於你,也好讓有朝一日我煙波樓歸隱離去之時,你能繼續坐穩這個皇位才是。
” “什麼?歸隱?”蕭啟當即有些慌亂:“老師怎能歸隱?啟兒能有今日全賴幾位老師們的相助,老師怎能離我而去。
” “你終究是要長大的,你是大明的皇帝,是萬民的天子,你,還有自己的路要走的。
”慕竹溫柔的看著他,語聲更是輕柔:“驚雪那邊前幾日傳來訊息,壽春之危已解,素月也安排了南宮去送軍糧,而那李孝廣根基不穩,此戰一失,北方必定大亂,大明北歸之勢便無人可擋,屆時,也該是我煙波樓離去的日子了。
” “老師,您,我…”蕭啟說著說著便覺者一陣哽咽,眼中不知何時已然泛起絲絲淚花:“老師,您能不走嗎?” “只是卸下一些擔子而已,出得官場,才有更多精力去尋楓兒,去治好樺兒,有機會也可以去南京亦或是燕京來看看你,現在想來,我還有許多事情要做的。
” 蕭啟見慕竹神色雖是一如既往的淡然,但以她說一不二的風格,自是不會輕易改變主意,蕭啟微微低頭,有些黯然。
慕竹似乎也不願在這話題上多增傷感,當下便道:“既然已將我心中所想告訴了你,那這奏摺你駁回也罷,留存也好,都不是問題了,你繼續批閱罷。
” 蕭啟見慕竹要離去,當下起身拜道:“恭送老師。
” 慕竹走了,蕭啟卻是提不起心思來,他悶悶不樂的將剛才那本言及煙波樓之事的奏摺拿起朝著地上一甩,不滿道:“都怪這多事的言官。
”可奏摺甩開之餘,那下面一封不急不緩的奏摺卻是擺在了蕭啟的眼前,蕭啟目光稍稍定住,看著這一封奏摺卻又一次陷入了沉思:臣啟陛下:陛下登基已久,一心勞碌國事,實乃我大明之幸,然皇家無小事,如今陛下並無子嗣,乃是我大明最大隱患,如今太后殯天,陛下婚事刻不容緩,還望陛下慎之重之,擇一良配,佑我大明國祚。
————————————————分割線————————————————大軍沿著北方一路疾行,行軍之快已然超過了韓顯的想象,可韓顯卻並不滿意,因為他瞧見了驚雪的臉上依然有著些許擔心,驚雪不順心,那他便更難如意,他揮舞馬鞭,快行幾步至驚雪跟前道:“將軍,您還在擔心‘青徐壩’的事兒?” 驚雪見他有此一問,也知是自己的情緒有些影響士氣,當即展顏苦笑道:“戰局風雲變幻難測,若是排兵布陣,這李孝廣我還真未將他放在眼裡,可若是他偷襲‘青徐壩’,他發兵早,距離近,除非是他自己醒悟,否則,我們別無辦法。
” “按理說那李孝廣也算是一方雄主了,他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違去決堤?” “世人難料,他若退兵,我必會揮軍北上,北方軍士百姓心中大多還是向著我南明,此刻他兵敗於此,回去也是必敗無疑。
” “可他若動了‘青徐壩’,等於是親手屠殺了青徐二州百姓,如此暴君,天下誰還能奉其為主,即便是他此戰勝了,我等暫且退兵,他日再戰,必是天下歸心之時。
” 驚雪朝著韓顯微微一笑,柔聲道:“韓將軍已懂得從大局著想,卻不是昔日的韓統兵了。
” “哪裡哪裡…”韓顯受她這一誇讚,當即還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後腦勺,模樣甚是憨厚。
“報!”二人閑聊之際,已然有哨探前來報訊:“報將軍,前方發現唐軍蹤影。
” “吁!”驚雪韓顯同時駐馬,全軍不待呼喊便緩緩止住步伐,甚是整齊,驚雪張開神識,朝著北面掃了幾眼,果然見著後唐大軍已然陳兵於此,已然有士卒正備好鋤刀等兵刃要朝著那座高大水壩前行。
“將軍,末將願率兵前去,定將其驅逐殆盡。
”韓顯當機立斷,拔出腰中戰刀,便要領軍前去阻止。
“不必!”驚雪淡淡回應了一句,旋即朝著傳令兵吩咐道:“著令全軍就地紮營,不可妄動,給我找出至少土名鼓手,於前方山坡之上擂鼓警示,晝夜不息。
” “啊?將軍的意思是?” “此刻若戰,他們也許會孤注一擲,青徐壩修葺年代久遠,也不知經不經得起他們的行險一舉,我於此地警示,可讓他們生出畏懼之心,叫他們知難而退,青徐壩的危險便小了幾分。
” 韓顯聞得此理,當即笑道:“將軍果然妙計,如此雖是便宜了這群唐軍,但能保得青徐壩安全,也算不虛此行了。
” ————————————————分割線————————————————“咚咚咚咚…”戰鼓響起,唐軍立時嚇得亂了陣腳,雙手顫抖的望著那南山頂上,卻見著一處“雪”字大旗迎風招搖,唐軍眾人更是膽寒無比。
“驚雪來了!驚雪來了!”唐軍經得壽春城一戰,已然將“驚雪”視作戰場死神,那身白袍銀甲,那支血染長槍都成了唐軍心頭的夢魘,更不用提那支雙眼血紅的“飲血”神兵,如今見得“雪”字大旗,聽得這漫天擂鼓,眾人只覺死神已至,紛紛高呼:“吾命休矣!” 然而擂鼓半晌,唐軍抱頭痛哭許久,卻是並未發覺南山之上有所異動,唐軍主將乃是一位姓宋的統領,他顫顫巍巍的問著身邊的親軍:“莫非,莫非是疑兵之計?” 眾親兵早已嚇破了膽,此刻哪裡有什麼主見,宋統領無奈之下只得強作鎮定,喚道:“斥候何在,給我探一探虛實。
” 斥候不過片刻便一路奔跑著回來了,帶回了一個消息,南山之下滿是敵軍,足有數萬之眾,不但有那死神驚雪坐鎮,還有那天下無敵的神兵“飲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