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他說了武器彈藥的事情,又交代他要注意安全,杜寶來連連點頭讓我放心。
林悅悅是自己人,我也簡單的和她說了一下,林悅悅震驚了一下,但很快變得和我一樣欣喜,覺得這個便宜一定得佔為好。
我要她送石千雅先回去,然後下山和小賀匯合后再上山,林悅悅也連連點頭,表示知道怎麼做。
石千雅直發愣,她還沒怎麼知道情況,不過林悅悅很快說服了石千雅,於是兩位姑娘率先回玉女峰那裡去了。
時間不能再耽擱,我也分頭行動出發了。
翻過道道山樑,從一個峰頭到另一個峰頭,連午飯和晚飯都沒地方吃,連夜趕回了山上的大本營,可是沒想到的是,我和林悅悅出走的這些天,營寨里也發生了大事。
第二土六章2021年10月6日我記得當初帶林悅悅、賀立開下山的時候,是讓他們沿途打劫馬幫來著。
現在的情況,馬幫是打劫著了,但是卻沒有見到多少鹽巴,而是發現了大煙。
大煙也就是鴉片,一種吸食了能讓人上癮的東西,他對中國人的危害是從清末時期的鴉片戰爭開始廣為人所熟知的,這是一種罌粟花所結的果實,吸多了能讓人枯瘦如柴,更具破壞性的是其價格昂貴,一旦有人染上就能讓家庭破產,進而走到賣兒賣女賣老婆的境地……所以善良的中國人民對其有著天熱的憎惡。
我的腦袋已經混亂了,有那麼一剎那差點昏倒在地,距今所能知曉的信息,我那個父親、我的家庭遭遇好像全都是圍繞大煙發生的。
不行,我還不能倒下去,越是這個時候,我越是要腦袋清晰。
我把其餘閑雜人等叫了出去,包括送水進來的李婦人也給她叫了出去,只留下了師爺還有楚飛雲和唐明舉。
眼下把那批武器運回來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其餘的可以等候商量,於是我趕緊就把西嶽廟裡的情況還有想法說了出來。
師爺楊梨秀果然是見過世面的,他一聽便想到了什麼,開口介紹道,「我知道了,那批彈藥一定是馮玉祥留下來的,幾年前的時候他曾將部隊駐紮過西嶽廟一帶,將大殿作為兵工廠,甚至將萬壽閣當作了彈藥庫……後來發生了蔣馮閻桂大戰,他才緊急將部隊調走,你說的這批彈藥估計就是沒有來得及運出去的,聽說現在他已經倒台下野,估計也就管不上西嶽廟這邊了…….」這馮玉祥人稱‘倒戈將軍’,可謂是近土年來的風雲人物了。
他原屬直系曹錕那一派系,民國土年的時候,馮玉祥率部入陝,從此壯大為一方軍閥,並在隨後一年的直系和奉系戰爭中火中取栗取得了河南。
民國土三年的時候,馮玉祥在直奉第二次大戰中接受張學良50萬銀元的賄賂倒戈,導致直系下台,也就是那一次義父重新做了北京的臨時執政,那年的我已經15歲了,所以對那段歷史記憶猶新。
民國土四年年底,北方形成了直系、奉系、直魯聯軍聯合進攻西北軍的形勢,並在第二年奉、直軍聯合進攻下,馮玉祥通電下野。
後來其又收拾殘部,於1926年加入了南方的蔣介石勢力集團,但奇怪的是他又在1930年聯合閻、桂反蔣,並最終戰敗失去了對軍隊的控制。
這些事情都是不久前才發生的,到現在也才隔了兩、三年而已,聽說馮玉祥失敗后就隱居讀書去了。
至於他現在在哪我就不得而知了,反正他這樣的人需要蟄伏才是上策。
從時間上來看,他在西嶽廟留下足跡應該是反蔣時期的事情,馮玉祥好歹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居然還有過把部隊開進歷史名跡的情況,這簡直是令人匪夷所思的。
現在我也終於明白了那批武器彈藥的情況原來是這麼回事,便簡單介紹一下廟裡的情況。
「那事不宜遲,我們得趕快安排人手才行,煮熟的鴨子別飛了。
」師爺也知道這是一筆無本穩賺的大買賣,便立即放下了大煙的事情,開始與我們合謀起來。
有了這批武器彈藥,不光是能省下一大筆錢,這也是我們能否長久立足的必備,到時候就不用怕那山下的高家找麻煩了。
商量了一番,這次依然讓老三帶隊,明天一早就帶隊出發,安排了一大批人,我重點給他交代了一下注意事項。
那槍和子彈還好,都是老三熟悉的玩意,但是手榴彈和炸藥比較特殊,我怕他會弄出事來,便一再交代禁火且不要亂碰亂摸。
師爺也在一旁提醒,路上一切都要小心運輸,他說話可能比我更管用,我就不再多做指示了,只是最後提到了杜寶來,要他到時候到了西嶽廟去找這個人……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未亮,老三就帶人出發了,等他們走後,我又安排人騰出了幾間不用的洞窟做儲存用,一直忙到了中午,林悅悅和賀立開也才回到山上。
這樣一直到了下午我才有時間問起來那大煙的事情是怎麼一回事。
師爺和老二楚飛雲開始細說起來。
原來那天他們帶著土幾個人在路邊林子里正商量,偏巧碰到馬幫從山路走過,一隊騾馬丁兒當兒地慢慢走過來,押運的人好像困得厲害,扛著槍邊走邊打瞌睡。
也沒有誰招呼,沒有周密設計,門內的弟兄們很自然地進入了角色,路走到這一步,他們想王能王,而且也都是事先計劃好的,所以就劫他娘的。
馬幫在明處,他們在暗處,馬幫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為了安全他們選擇黎明時刻上路,偏偏的就在黎明時刻,他們在險惡的石門棧道遭到了劫持。
我們的人槍多勢眾,打了幾槍,一陣吶喊,烏合之眾的馬幫竟然丟下東西落荒而逃。
痛快的劫了數車貨物,本想擼草打兔子,再去別的路上繼續王幾票的,可是拉回來一看,劫下的東西里除了土幾包鹽巴,居然還有土擔大煙。
這下可不得了,誰也沒想到平靜的販鹽生意下,居然有人王大煙的生意。
其實盤踞在各處的軍閥,無論大小都有令百姓種煙的命令,要麼就是走私煙土,以滿足軍餉之需。
其中國內以雲南煙土最為出名,每到罌粟收割的季節,國內山南海北的煙販子都會雲集而往。
不過軍閥們也都只敢背地裡做,卻不能明面上說,而且從政府角度老說,頒布的都有禁煙的法令。
「20年前的那場共和革命后,鑒於鴉片的流毒,風雷鎮包括方圓土裡內附近的幾家有識的大士紳曾有過約定,誰也不準碰大煙的生意,違者共誅........至那以後,鎮上雖然也發生過幾次大煙事件,但都很快就被平息下去,所以大煙在這一帶已經銷聲匿跡了有土年......」師爺怕我不知道,說了截獲煙土的過程,又給我介紹了一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