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就是有地痞土豪私立鹽關,索費包送。
沿海向內地走私的途徑主要由當地私販用驢馱運到內地行銷,當時私販系有組織的行動,沿途會買通各級關卡,每次驢馱多達至三五百頭……依舊是叫來了楊師爺和林悅悅,至於那楚飛雲和唐明舉,我自覺和他們不熟,而且以他們的資歷和脾氣,也未必會願意和我心平氣和的說話。
擱在桌子上翻開了地圖,這還是我上次從縣城帶回來的,雖然地圖的清晰度較差,許多地方也只是一個點,但是山川的輪廓線卻是標出來了的。
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拿販鹽的馬幫下手,當然只是搶鹽還不足以支撐寨子,但是如果能將方圓數土裡的販鹽生意抓在自己的手裡加以壟斷,那就是一筆不小的來錢路子。
師爺贊同我提出的是個好主意,但是這個路子一向都是由數個小的馬幫在把持著,而且每個鎮子甚至每個村子都有自己固定的私販隊伍。
並且華山附近所有鎮鄉的私鹽來源,都被潼關縣下面的華陽鎮一個叫穆青芳的老爺掌握著,如果他不在上游放貨,想做這個生意是很難的。
師爺說的是一個問題,但是我已經考慮過了。
如果用我們手裡的槍,能將附近幾個鎮子的鹽路切斷,就會造成鹽價飛漲。
那穆老爺沒有下家接手,貨出不去就會著急,到那時候再派人去接手,有錢一起賺也由不得他不同意。
這是個好的想法,林悅悅和師爺都很贊同。
但師爺還是提醒了起來,因為風雷鎮的馬幫生意,多少都和高家脫不了關係,馬隊販運時,每單生意高家會抽成,路上他們則打出高家的名號來提供安全擔保。
如果先拿風雷鎮的馬幫下手,這樣一來,勢必就會與高家形成新的衝突。
他們的擔心不無道理,因為那個高志傑回來了,而且我們的實力還比不上高家。
但我也給他們分析了我們的優勢,他們在明我們在暗,並且他們的攤子更大,需要的力量更分散,更何況下面那些兄弟們已經特別想下山了。
按師爺和林悅悅提供的信息,我在地圖上圈了幾條重要的道路出來,那裡將是行動的地點。
我自己還不會去參加這樣的行動,而是將這件事情吩咐給了師爺,他更能和那老二和老三溝通,以他們的能力,劫個馬幫應該不成問題。
「春市開張具體是哪一天?」我對開市其實更有濃厚的興趣。
「農曆三月六號到八號這三天。
」楊師爺不假思索的回答了一句。
好快,我略微算了一下,照這日期後天就開始了。
「楊師爺,馬幫這邊的事情就交給你了,我下山後,山上的事情一切就由你說了算。
」「什麼,你要下山?」不僅林悅悅,就連楊師爺也趕緊問起來,「是啊,老大你要下山作什麼?」「師爺叫我段兄弟就好……」我還不習慣別人這麼叫我,繼而解釋道,「放心,我這不是要走,這不是要開市了嗎,我也想去湊湊熱鬧,順帶還可以了解一些山下現在的情況。
」「那你不怕山下的人會認出你嗎?」林悅悅還是有些擔心。
「別忘了,我在山下的時候是大夫,他們不可能知道我現在已經是土匪了。
」除了山上的人知道我已經入了這一行,根本就沒有另外的人知道我了,要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我也不敢那麼明目張胆的的下山。
「那我也要去。
」林悅悅居然也提出來要下山,我一聽就感覺不對勁,「你下山王什麼?」「我也想去玩啊。
」林悅悅莞爾一笑,竟惹得師爺也給她說話了,「就讓她也去吧。
」「你不怕被人發現?」這林悅悅和我可不一樣,她是土匪頭子的女兒,想必山下認識她的人還是有的吧。
上次因為和我是晚上下山,所以沒有給人發現,進城那次是因為去的是縣城,那裡的人不認識她也情有可原,但這次不一樣啊。
「放心,我自有我的辦法……」她說完師爺也笑眯眯的對我笑了笑,彷佛她是真的有辦法,不需要我擔心,我見如此也不再阻攔,只是加了一個條件,「那你把小賀也帶上吧。
」這傢伙是個打手,而且高小姐當初就沒有認出來他,應該是個不經常露面的人,帶上安全一些。
我們三人一行要下山的時候,那林悅悅果真換了一個新的模樣,鵝蛋臉上了淡妝,長發扎了一個馬尾辮,頭戴一頂花邊帽子,出落的哪裡還有女土匪的影子。
不是相識了這麼久,而且山上就只有她一個姑娘,我都差點認不出來了。
「悅悅天生底子就好,我只給她稍微打扮,就變得更漂亮了……」原來是李曉露給她打扮的,這婦人不光身子棒,手也很巧嘛。
「這下你放心了吧。
」林悅悅得意了一下,還不自覺的用手戳了戳辮子,秀氣的臉龐還真的是耐看。
再看賀立開一身大馬褂也準備好了,腰間還別了一把駁殼槍,站在林悅悅後面,一看就是大小姐身邊的保鏢。
這下放心了,但是我又給師爺們交代了一下,集市期間,山下民團的主要任務肯定會用來維持治安,所以馬幫那邊可以放手去做,師爺深諳此道,自然懂得怎麼做。
就這樣我們下山了。
一直在山上還未來得及欣賞過美景,走在山道上,那些一閃而過的景緻,可能是個不起眼的溝岔,石頭水溪,老樹彎道,但是保不齊哪裡就演義過古代故事。
這是弘農故地,又是五嶽之一,風雷鎮是貨真價實的古鎮,人文環境、自然環境不比任何地方差,應該是很有發展餘地的。
鄉下的房子大多是土坯茅草,低矮潮濕,偶有兩三間新房,也是青磚泥瓦,粗俗難耐。
兩個髒得分不出眉眼的孩子,一條瘦骨嶙峋的狗,站在大柳樹下,莫名其妙地看著我們,對於陌生人,好像也不在乎。
回龍驛是鎮前的一個岔路口,南面是高山,北面是河谷,河水由華山而下,湍急翻滾著向北流去,河床滿是巨石,岸邊長滿了細碎灌木。
越過石橋,岔路口有人擺攤,是個賣涼皮的攤子,陳舊的涼皮用竹罩子擋著,那些酸辣蒜水不知使用了幾天,面目已經渾濁不清。
賣涼皮的女人一邊做買賣一邊哄孩子,孩子鼻子下面的鼻涕抹成了花蝴蝶,開襠的灰褲子上滿是泥污……我們一行三人,像是鑽山溝子一樣,依次從涼皮攤子旁邊拐進竹林,一條小徑幽幽盪開,石頭上有綠綠的苔蘚,阻濕熘滑,很不好走。
沿著山麓往前,一邊是山峰環聳,磴路盤曲,一聲鳥鳴,啼出滿山的幽靜。
而另一邊是一個小村莊,炊煙裊裊筆直的升起幾家灶台,偶能看見有挑擔子的人穿梭在籬笆路上。
我為了想更多的了解風土人情,帶著林悅悅和小賀捨近求遠,沿途饒了半天,當鞋子都快要磨破的時候,終於見到了高大的石牌路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