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不是孫培野老師嗎?宋邇疑惑,但還是問:“哪位李老師啊?” “我幼兒園的李老師。
”裴霽回答,說出一個名字,“李恬恬老師。
” 居然是幼兒園老師,那得是土幾二土年前了。
宋邇沒想到是這麼久遠的事,卻也很好奇,她伸摸摸裴霽的額頭,還是好燙啊,就哄著她躺下:“我好睏,我沒有睡好。
” 裴霽立刻緊張地看著她,說:“你快去睡。
” “可是我不想一個人,我還想聽你幼兒園的故事,你陪我好不好?” 裴霽遲疑了一下,還是點了點頭。
她們回到床上,宋邇拿了毛巾給她擦擦,最後,用一條浸濕的方巾貼在她的額頭上:“這樣會舒服一些,你昨晚被擦過以後,就睡得好了點。
” 裴霽贊同她:“水分蒸髮帶走熱量,會舒服很多。
” 宋邇看著她,笑了一下,笑容里滿是縱容和一種“我的教授好可愛啊”的自豪。
她躺下了,拉住了裴霽的,示意她可以講了。
裴霽不知道怎麼辦從何說起,倒不是害羞,而是她覺得沒有什麼值得說的,除了科研成果,她認為裴霽這個人的一切都乏善可陳。
但宋邇想聽,她還是努力地說得精彩一點。
“她是幼兒園的老師,什麼都教的,很年輕,現在可能不年輕了。
我記事很晚,有印象開始,她就在那裡。
她是第一個認為我是天才,並且誇獎我的人。
她教過我識字、算術,認識動物,教我自然氣象,給我講過一些故事,其最好聽的,是《小馬過河》。
” 宋邇說:“不對,最好聽的故事應該是小細胞歷險記。
” 裴霽停住了,她好像不太贊同的樣子,宋邇露出傷心的表情:“難道不是嗎?你不喜歡小細胞歷險記嗎?” 裴霽只好屈服:“那好吧,小細胞歷險記最好聽。
” 說完,也不知道是不是言語帶來的心理暗示,裴霽居然真的覺得宋邇昨晚睡前講的小細胞歷險記最好聽了。
聽到她讓步,宋邇眼的光柔柔的,不再逗她了:“最好聽的是《小馬過河》,然後呢?” “然後……”裴霽慢慢地說,“我記得她跟別的老師也誇我,說我的智力很高。
但其他老師不太信。
我小時候太遲鈍了,就是話都說不好,不會跟人交流,也不會對老師們的指令做出反應的那種小朋友。
如果不是李老師,我很可能就會被當成智力有問題的孩子處理。
李老師為了證明我的智力,她讓我看了一組很長的數字,只看一遍,讓我背出來,我就背出來了,然後整個幼兒園相信了我是天才。
” 裴霽說到這裡,很認真地告訴宋邇:“我之前以為這是我對數字比較敏感,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以為我可以當個數學家或者物理學家之類的。
後來發現不是,是我的記憶方式,我記住了那張寫了數字的圖片里的所有細節。
這種能力有很多兒童都具有,只是我的記憶點更細節,記憶時長也更久。
” 她又說回到李恬恬老師身上:“她用了很多辦法,很多耐心,幫我建立自信。
我後來對很多事都有過懷疑,唯獨對我的智力超群這件事,沒有懷疑,因為整個幼兒園裡所有的老師和小朋友都公認我是天才。
” 宋邇的腦海出現了一個獃獃的小朋友,反應很慢,對感情也不敏感,不像別的小朋友一樣嘴甜,也不像別的小朋友一樣活潑,她總是待在角落裡,看起來像個問題兒童。
但她很幸運,有一天被她的老師發現了她特別的地方,帶著她融入到別的小朋友當去。
“我現在想起來,也覺得很快樂。
”裴霽最後說道,“後來,就沒有那樣的快樂了。
” 幸好,她的年少時光,也是有過給她溫暖的人的。
宋邇這樣想著,覺得心裡有一塊很柔軟的地方,像是受了善待,暖融融的。
她愛的人受過的每一分善待,都讓她心懷感激。
她們後來又說了幾句,就一起睡著了,再醒來已經是午,大概是打了 針和退燒藥共同發揮了作用,裴霽的體溫降下了些,只剩土八度九。
醫生又來看了一遍,說要靜養,然後掛滿天水。
裴霽有意見,她認為不必掛這麼久,被宋邇看了一眼,只好咽下了不滿,但心裡還是堅定自己的意見,不用掛這麼久。
到第天,裴霽的燒完全退了,精神狀態也恢復了。
打完最後一針,宋邇突發奇想,想去裴霽的幼兒園看看。
裴霽不太情願,但宋邇堅持要去。
“故地重遊,還是這麼開心的故地,你有回去看望過李老師嗎?去看看她吧,她肯定也很挂念你。
” 宋邇倒不是真的對那家幼兒園感興,而是她覺得教授心裡還是積壓著抑鬱,教授又不擅長表達出來,就一直這麼壓著。
往事快樂的那部分,也許會讓她釋懷一些。
裴霽總說不過她,只好答應她。
宋邇找了司來開車,和裴霽一起坐在後座。
幼兒園離得不算遠,差不多半個小時的車程。
裴霽上了車,就有些心緒不寧的樣子,她很忐忑,產生了一種類似近鄉情怯的情緒,但她自己不知道,有些不滿意地說:“為什麼要去,不應該去,萬一她不記得我,那不是很打擾嗎?” “都在路上了。
”宋邇只能安撫她的情緒,“而且,就算不記得,也沒關係啊,我們自己看看,總有畢業生回去看看自己長大的地方的吧,不會打擾的。
” 裴霽就不說話了,她擰眉望著窗外,整個人都表現出抗拒這段行程。
宋邇哄著她說話,讓她放鬆些:“你一直都沒提過李老師。
” “我提過。
”裴霽雖然抗拒,但宋邇問她,她還是好好回答,“我在獲獎感言里提過。
” 她拿過很多獎,家裡各種獎章獎牌擺滿了一個櫥櫃,沒有專門說哪一個獎,就是她科研生涯里最榮耀的那個。
宋邇就拿出來搜索,科研對普通人而言距離太遠,大眾很少會對這個圈子裡的事感興,所以傳播也不多。
宋邇找得有些困難,但最後真的被她找到了,在一個記者的微博里。
找到的時候,剛好要下車。
車子沒有開到幼兒園的正門外,因為那一段路不允許車輛行駛。
她們只能下車,步行過去。
宋邇戴上耳,一邊走,一邊點開視頻。
先是滿堂熱烈的掌聲,然後主持人用英語恭喜了獲獎者,鏡頭就切到了那位年輕的免疫學家身上。
裴霽出現在屏幕,她站在台上,對著話筒,是她一貫嚴肅的模樣,帶著科研人員特有的固執和純粹,說:“眾所周知,我畢業於小葵花幼兒園。
我的老師李恬恬,是我認識世界認識科學的啟蒙人。
” 她說前幾個字的時候,坐在底下身穿正裝的嘉賓們都還在微笑,說到後面,大部分人都露出迷茫的表情,不知道是在迷茫小葵花幼兒園是什麼,還是迷茫自己為什麼不在眾所周知的那個眾里,是不是在不知道的時候被孤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