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媽媽覺得裴霽比她好怎麼辦?萬一過幾天媽媽根本不是讓裴霽一起睡她的大房間,而是把她趕到小房間里,把大房間讓給裴霽怎麼辦? 她開始討厭裴霽了。
而這些裴霽都不知道。
她還是喜歡看螞蟻,還是不喜歡說話,但李老師發現她特別的地方,經常拿著一些數字卡片和裴霽做遊戲,那些遊戲裴藝看不懂,像是一個她融入不進去的世界。
裴藝越來越討厭裴霽,在幼兒園也不和裴霽說話了。
裴霽似乎是不在意的,她本來就不會笑不會哭,沒人知道她在意什麼。
有一天一個大班的小男孩拿著玩具槍指著裴藝嘴巴里發出砰砰砰的聲音,裴藝被逼到了角落裡,哭著叫老師,小男孩著急了:“不許叫老師!“他一邊說,把槍一扔,用力推了裴藝一下,把她推倒在地上。
裴藝更加害怕,睜大了眼睛,滿臉的眼淚卻不敢再叫。
別的小朋友都害怕他,也不敢說話。
這個時候,裴霽沖了出來,一下子把小男孩推倒了,她擋在裴藝面前保護她。
裴藝抬頭看她,覺得裴霽一下子變得很高。
老師趕過來,看到小男孩坐在地上哭,就問發生了什麼事,裴霽獃獃地站在裴藝身前,也不會為自己辯解,任憑小男孩在哪裡哭著告狀。
還好其他看到的小朋友說了真相,裴霽才沒有被老師批評。
那天媽媽有事,很晚才來接她們。
裴霽和裴藝坐在台階等,等到後來,幼兒園只剩她們兩個小朋友了。
裴藝看看她,問:“你不害怕他嗎?他是大班的,那麼高,他打你怎麼辦?“裴霽不知道有沒有聽懂,獃獃地看著她,過了好一會兒,才笑起來,說:“妹妹。
” 她很少笑的裴藝幾乎也是第一次看她笑。
她突然想起來,有一次幼兒園來了一個新的小朋友,李老師給新小朋友介紹的時候,說裴霽和裴藝是雙胞胎哦。
大家問雙胞胎是什麼意思。
李老師說,雙胞胎就是世界上最親近的人,因為她們在媽媽的肚子里時就住一個房間,就抱在一起,就一起長大。
她們是最親近的人。
裴藝決定不討厭裴霽了。
媽媽更喜歡裴霽也沒關係,反正,她知道怎麼討好媽媽,她再努力一點就好了。
可是情況卻越來越糟了。
媽媽對裴霽失去了耐心,爸爸也覺得裴霽不是一個聰明的小孩,他沖著裴霽大吼,要她把一首古詩背下來。
裴霽不開口,她坐在那裡一動不動。
媽媽去幼兒園問李老師是不是弄錯了,裴霽不是天才,倒像是自閉症之類的。
李老師說,自閉症的癥狀不是這樣的,自閉症的小孩很敏感會大喊大鬧,會重複地做一個動作,不允許別人移動她面前的東西,裴霽沒有這些癥狀,她非常安靜。
李老師還言之鑿鑿地說,裴霽絕對是一個天才,只是我們還沒有發現她的天賦點在哪裡。
媽媽沒有跟李老師爭論,但裴藝知道她很生氣,回家的路上,她對裴藝說:“你離裴霽遠一點,別讓她把痴傻傳染給你。
我倒要看看這個天才到底天才在哪裡。
” 裴藝不敢違背她。
她頻頻在家裡聽到媽媽說裴霽養不熟,她對裴霽的厭惡直接擺到了明面上。
裴藝不和裴霽說話了,連在幼兒園裡也不敢說。
因為有一次,媽媽在接她回家的時候,問一個小朋友小藝在幼兒園裡聽不聽話,那個小朋友急於表現自己,把她在幼兒園裡的事情都說了一遍。
還好那段時間她沒有和裴霽一起玩,她不敢想象媽媽如果知道她沒有聽話會怎麼樣。
她始終謹記不能違背媽媽的意思,要讓媽媽高興,不然就會被送去孤兒院。
她和裴霽保持很遠的距離,裴霽朝她走過來,她就跑開,裴霽看她,她就轉開頭。
有時候她覺得裴霽不會哭不會笑很好,她獃獃的,看起來根本就不會 難過。
只是會很困惑地望著她,不明白為什麼她不理她了。
“妹妹。
”這兩個字還是裴霽說得最多的詞,裴藝卻越來越害怕聽到,她很內疚。
她們慢慢長大了。
事實證明,李老師是對的,裴霽真的是個天才,而且是少見的天才,她很聰明,她的聰明逐漸表露出來,沒有人不驚嘆。
裴藝以為媽媽會高興,畢竟第一次聽說裴霽有特殊智力時,媽媽那麼興奮,對裴霽那麼好。
可是裴藝猜錯了,媽媽不僅不高興,還很憤怒。
“聰明又怎麼樣,她像個正常人嗎?看她沒血沒肉似的,再聰明,書念得再好又怎麼樣,能指望她什麼?她這種人聰明,說不定還反社會。
”媽媽絲毫不掩飾她的反感。
這樣的話媽媽不會避著裴霽說。
一開始裴藝發現裴霽沒有反應,後來她發現,裴霽不是沒有反應,她只是反應很慢,一件事情發生,她會好久以後才領會這件事情感層面的含義。
她不是沒血沒肉,她只是學得慢,但她努力在學。
裴藝發現這件事後很難過,她試過和媽媽講,但裴霽兩個字剛從她嘴裡說出來,媽媽就會沉下臉,裴藝的腦海中就會浮現出小時候的那個夜晚,她聽到的那些話。
那些話像是魔咒,讓她恐懼,讓她無比深刻地知道,她對這個家並不是無可代替的,她不聽話,不機靈,就會被丟棄。
爸爸媽媽對她越來越好,裴藝卻沒辦法毫無負擔地享受這些好,甚至她得到的關心越多,她就越害怕。
她竭盡全力地做一切能讓爸媽開心的事。
做所有能增強自己和這個家的聯繫的事。
做手工要做一塊家裡的銘牌,寫上“裴藝的家”,父親節母親節的禮物千萬不能忘,成績要考第一,要向所有人展示她有一雙好父母,她們是一個和諧的家庭。
要忘記家裡還有一個裴霽的存在。
上到小學,裴霽開始頻繁跳級。
有一位小學老師找過爸爸,認為對於裴霽這樣對情感認知很不敏感的孩子,跳級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她在學習知識方面不需要時間,但她需要時間去和同齡人相處,去感受友情感受親情,甚至感受陌生人之間的交流,她得慢下來。
頻繁的跳級一定會出問題。
但爸爸媽媽都沒有接受這個意見,他們想讓裴霽離她越遠越好。
裴藝發現,他們似乎不只是厭惡裴霽,甚至還有點怕她,也許是因為裴霽是個另類,另類總是會讓人產生恐懼的。
他們想讓裴霽趕緊念完書,趕緊離開這個家。
沒有餓著她,沒有虐待她,大概只是因為他們是個文明的家庭,不願意招致異樣的目光。
他們一方面對裴藝真的很好,把她當成親生女兒疼愛,把所有的精力都灌注在她身上,另一方面又把她看得很緊,生怕她被裴霽帶壞。
她們的接觸很少很少,即便在一個家裡,低頭不見抬頭見,也很少能說得上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