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青紫插天,秀木蔥鬱,山花浮空映出,絢爛嚴際,古木掩映中層樓雕閣,金碧輝煌。
三十六殿之最、紫霄殿前,數抱松杉,連蔭挺秀中忽響起幾聲金鐘,裊裊隨風,舉山鳴應。
山道上忽現人彬紛紛,疾登南天門望紫霄殿前竄去。
金鐘九度,武當第一代高手均疾奔而至,回龍觀主一陽真人瞥見是靜玄敲鐘,不禁目泛怒光,道:“靜玄何故鐘聲傳驚,何人侵襲。
” 靜率躬身稽首道:“弟子奉掌門人之命,掌派門人閉關在即,急待師叔等趕往紫竹軒。
” 回龍觀主雙眉一剔,問道:“你知道是何要事。
” 靜玄肅然答道:“掌門人因武林亂像已萌,風聞森羅宮老賊日內即將蠢動,自覺掌門一職不可因他閉關虛懸,若變生不測,致群龍無首,是以傳命韓蔚廷師叔暫攝掌門。
” 回龍觀主怒道:“韓師弟佻達不羈,又是俗家弟子,恐難以服眾,此乃掌門人亂命,我等當視其究竟。
” 靜玄答道:“韓師叔只是暫攝,恐掌門人另有深意在內,一陽師叔請三思而行,不可誤了大事。
” 回龍觀主不禁心神一惕,暗覺掌門人此舉另有深意在內,不然德行甚高,威望極隆之人盡多,任擇一人均較韓蔚廷勝任,何能命一俗家弟子權代,當即默然不語,轉身向紫竹軒奔去。
群道魚貫疾隨而從,其中不少為森羅宮卧底爪牙,不覺嘴角泛出一絲得意的微笑。
武當群道趨入軒內,只見掌門人跌坐在床上,面露微笑,韓蔚廷肅立一側,面色凝重。
群道施禮后,掌門人道:“本座即將閉關潛修本門絕代武學,掌門一職不可虛懸,命韓師弟權攝三個月。
” 回龍觀主雙眉軒動,張口欲問,只見掌門人右手一揮,道:“我意已決,不得多言。
”即將掌門令符交與韓蔚廷,逕行離座望內室走去。
韓蔚廷參拜令符后,立即升座,緩緩啟齒道:“千言道德談清凈,一卷黃庭演妙玄。
各位無事請回觀去。
”武當群道聞命立時走去大半,只剩下八人。
韓蔚廷道:“八位有何存疑?” 八道同聲道:“道德靜悟仙機靜,一枕松風午夢靜。
” 韓蔚廷道:“今晚三更,紫霄宮內另示機宜,速去勿留,免人起疑。
”韓蔚廷說話時笑容呆板,目光略滯,然而,這八道均不起疑,滿懷欣悅走出紫竹軒外而去了。
韓蔚廷這時眼皮漸漸合簾,似返虛歸元,龜息內調,跌坐於胡床之上,無視無聞。
室後轉出武當掌門人及奚鳳嘯、回龍觀主一陽真人。
回龍觀主滿臉怒容道:“小弟實不知掌門師兄苦心孤指,委曲求全,多年來小弟錯怪了掌門師兄。
” 武當掌門笑道:“師弟鯁直,愚兄深知,豈能見怪。
”繼轉向奚鳳嘯稽首,道:“施主德意深重,貧道刻骨銘心,無可報答,僅祝施主一生康寧無災。
” 回龍觀主道:“請問施主,那八位叛徒應否處置。
” 奚鳳嘯略一忖思,搖搖首道:“不可,眼前森羅宮小賊還在白陽圖解處參悟絕學,俟他轉返森羅宮必然再發武林帖邀請天下武林同道與會,我等決不能使他起疑有防,才能一鼓成殲。
” 回龍觀主道:“但敝派亦不能養疽成患。
” 奚鳳嘯笑道:“無妨,這八名叛徒亦施以“逆轉經脈”,“迷魂失智”手法,山外潛伺匪徒一聞韓蔚廷權攝掌門,必遣人來視是否確實,定竊幸詭計得逞,再趕往高山,貴派則穩如磐石了。
” 武當掌門及回龍觀主大喜謝過奚鳳嘯,然後武當掌門人道:“施主一定去嵩山么?貧道之意,既然施主擒住柳姓老賊,何不將潛伏在各門派森羅宮黨羽一網打盡,使小賊孤立,先發制人,授首無疑。
” 奚鳳嘯搖首道:“此非良策,森羅宮主者聞知詭計事敗,定惱羞成怒,小賊武功卓絕,心計歹毒,必向各大門派尋仇,他那鬼蜮伎倆,防不勝防。
”言之再三,諄諄叮囑武當掌門不可造次,免誤大事,當即告辭飄然下山而去。
山口外聚立一群江湖人物,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神色之間極為驚愕。
江湖群雄正談淪間,忽瞥見山道上飄然走下一中年儒生,立即有一虎背熊腰大漢向奚鳳嘯抱拳施禮道:“請問尊駕可是武當俗家弟子?” 奚鳳嘯策笑道:“在下武當訪友,並非武當門下。
” 大漢眉峰一皺道:“適才兄弟等風聞金鞭玄壇韓蔚廷已接掌武當掌門……” “權攝掌門三個月,並非接掌。
” “武當玄門,例禁俗家弟子……” “不然,韓蔚廷已皈依三清。
” “看來此中大有蹊蹺。
” 奚鳳嘯正色道:“這是武當家事,局外人如何管得,所以在下匆匆離開,風聞武當掌門真氣岔入經脈,已不能坐立自如……”繼而微微一笑又道:“信如閣下所言,其中大有文章,普天下只有一人知,無奈在下現有要事在身,無暇細敘。
”說罷略一抱拳,身法如行雲流水般走下山坡,轉入一片參天古木林中。
他進入連抱松杉,蔽空翳日林中,忽覺身後生起颯然身形破空微響,不禁暗暗冷笑道:“我早箅定你們要跟蹤而來。
”身形不疾不徐走去,似無所覺。
驀地一聲陰側惻冷笑傳來道:“站住。
”語聲寒冷如冰,令人不由毛骨悚然。
密林魅影疾閃,由四方八面騰來。
奚鳳嘯似感驚愕,只見眼前人影一閃,正是方才與自己問話之虎背熊腰大漢。
大漢厲喝道:“尊駕如要活命,可據實說出武當之事。
” 奚鳳嘯目光掃視了一眼,冷笑道:“我與閣下等並無過節,如此做法令人不齒,要我照實說出不妨,閣下請自承來歷。
” 忽從大漢身後疾射過來一條人影,雙手十指微攖,帶著銳嘯勁風撲向奚鳳嘯而來,忽道:“窮酸嘵舌,大概你是不見棺材不流淚。
” 此人“餓鷹攫免”身法異常歹毒,倘被他抓個正著,必然洞胸裂腹,臟腑外溢,若不死即傷。
那知奚鳳嘯不閃不避,無動於衷。
那賊徒撲勢迅急如閃電,眼看奚鳳嘯無法閃避,但不知怎地賊徒竟一式撲空,在奚鳳嘯身側擦過,式一用老,收勢不住,兩手十指插入土內,頭部猛撞盤虯在地面的樹根。
一聲慘嗥驀起,昏死在地,賊徒十指根根折斷,血涌如注。
群邪見狀不禁大駭,均未發現奚鳳嘯閃避,怎麼同黨竟會一式撲空。
其實,奚鳳嘯身形一閃即復歸原位,動作在瞬眼間完成,身法快極。
奚鳳嘯冷笑道:“心辣手黑,姑念初犯,饒你一死,下次遇上便說不得了。
”虎臂熊腰大漢突厲喝一聲,呼的一片刀光潑風也似卷向奚鳳嘯而去。
奚鳳嘯曲指一彈,大漢腕脈只覺如中利刃,悶哼一聲,一柄鋼刀當郎墜地,面色慘變。
九邪相顧失色,知遇上辣手人物,忽見奚鳳嘯一鶴衝天拔起,突化雲龍九現身法,在林中盤旋,雙手齊揚,打出一片松針般飛弩,帶出輕微連珠爆音,火光四射。
連續慘叫聲中,群邪紛紛倒地。
大漢右肩亦中了一支暗器,咬牙拔下,痛澈心脾,怪叫一聲,凝眼望去,不禁面無人色,失聲道:“九子母連珠飛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