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被迫從頭再來[種田] - 富二代被迫從頭再來[種田] 第143節 (2/2)

而厭倦了爭鬥的宋七也恰恰如此。
盧栩沒讓他們的碼頭擴張,宋七也收緊了船幫在碼頭的地盤,中間的緩衝帶漸漸被大膽的漁民佔據,在中間把他們隔開。
雙方誰做誰的生意,和平競爭,自然相安無事。
甚至在河中遇到對方出了什麼狀況,還會幫忙搭手拉上一把。
遇到客船人多時,也不介意往對方客船招攬生意。
宋七投靠盧栩?
那是無稽之談,他至今還記恨著盧栩打了宋六,差點要了宋六半條命的仇。
他和盧栩也一直在競爭,盧栩出優惠券,他就把客船升級,盧栩價錢優惠,他船艙寬敞,各有各的辦法,各想各的主意。
至於像從前那樣打架解決?
宋七不願意。
在這方面宋七和盧栩出奇的默契——
乘船的客人是活的,水裡的魚是活的,攬客抓魚,強迫無益,得靠讓對方都服氣的真本事。
做好自己,優則客自來。
宋七的做派,在向來張揚霸道的宋家兄弟看來,過於懦弱。
在他們的意識里,只要打不贏,就是低人一等。
宋七這樣,就等於向盧栩認輸。
宋家兄弟鬱悶了一陣,宋三問:“那姓盧的那邊,咱們就等著?”
宋大冷笑一聲,放下茶杯,“等著!有些人啊,頭破血流前總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撞歪了脖子前永遠不知道回頭。讓那姓盧的小子試試吧,出了觀陽,他就會知道那些山路可不那麼好走。”
宋二、宋三對視一眼,紛紛看出了對方眼中的幸災樂禍。
“不出點血,他是過不了那些山。”
“能留下命,已經算那小子命大了。”
宋大抬頭望著頭頂的天空,四面圍牆圍襯下,似乎藍天更藍,白雲更白了幾分,“他以為二百多人就高枕無憂了?要是那麼簡單,哪兒輪得到他打主意。”
盧栩一行壓根不知道背後還有宋家在等著看戲,反正看戲的多了,多他們一家不多,少他們一家不少,盧栩才沒閑工夫在意,他拿著顏君齊畫的粗略地圖,正按照計劃路線平穩地向北而行。
作者有話要說:
盧栩:哥哥要走了。
其他人:嚶嚶嚶。
盧銳:高高!飯飯!
第130章 文丘
文丘縣和觀陽相鄰,兩縣很多風俗習慣都相近,因為觀陽比較富,文丘人來觀陽也比觀陽人去文丘要多。
逢年過節,文丘與觀陽相鄰的幾個村子,相比去文丘縣城,更願意到觀陽縣城來採購東西。
一來,山路難走,到文丘縣城比到觀陽縣城還遠,二來觀陽有碼頭,船運興旺,東西普遍比文丘縣城便宜。
來往的多,兩縣也不乏交流,盧栩認識幾個文丘的酒樓和小行商,羅縣尉、羅慎他們也認識文丘縣衙的人。
早在出發前羅縣尉已經給文丘縣衙遞過消息,盧栩他們進了文丘一路平穩,到縣城時,文丘的縣尉還特意接待了他們。
文丘縣的縣尉比羅縣尉年輕幾歲,大鬍子,頭髮微卷,嗓音渾厚,一笑特別大聲,震得屋頂都要掉灰。
盧栩有點不習慣,但卻不討厭這樣的人,一頓酒菜下來,兩個人已經不管輩分稱兄道弟。
第二天出發前盧栩還暈暈乎乎,他送了文丘縣尉一壇好酒,還偷偷塞了些好處費,對方沒怎麼推辭,第二天就派了兩個休沐的官差送他們過境。
此外商隊還在文丘縣城賣了點兒這邊不常見到的布,補買了些頂飽耐餓的雜糧,算互惠互利。
文丘縣城和盧栩合作的三家酒樓過來和盧栩見面,每家送了不小一份兒熟食乾糧,三家的老闆和盧栩匆匆吃過頓便飯,還向他探討了一番盧記食鋪已經用了許久的優惠券。
“你們也想做優惠券?”
一人坦言道:“是呀,我鋪子的夥計在盧記食鋪學了兩個月,回來後跟我說過好幾次那優惠券,他也帶了幾張回來,樣式倒是好模仿,但怎麼用,我們幾人還是有點兒沒頭緒。”
“這有什麼,我教你們。”盧栩傳授他們的經驗,“我的食鋪用的大多是一文的小券,若諸位也用這麼點的面額,就顯得小氣了。”
盧栩那種廣撒網隨手撒錢似的小額優惠券能在觀陽流行,那是因為他家店鋪多,經營的種類也多,一文錢,能到食鋪買十幾粒田螺,能買一點河蝦,來一串麻辣燙。
這些小優惠大人不怎麼放在眼裡,但深受小孩喜歡。
觀陽不少小孩會攢優惠券,攢夠十來張,就能去甜點鋪換邊角料,盧記甜點賣得貴,所以形狀不好的,顏色沒烤好的,或是要做造型切下來的邊邊角角,都按邊角料處理,不過他們每日做的量不多,邊角料大多也被自家人拿去吃了,對外是不賣的,只有優惠券能換。
那些捨不得花錢買甜點又想吃的,自然就把目光投到了優惠券上。
得優惠券也簡單,盧記所有的鋪子基本都會送。
買東西送、辦活動送、坐船偶爾也送,有時候趕上盧栩在,朝他要他也會給。
因此觀陽的大嬸大娘們就很愛去盧記的各個鋪子買東西,得了優惠券當零花錢發給孩子,自己既不用出錢,孩子也能買些小零嘴。
盧記賣的都是吃的,還不擔心孩子拿了錢亂花亂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