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元子眼看柳鳳嬌在自己劍下,還連番傷人,更是怒不可遏,口中大喝一聲:「妖婦,貧道今晚說不得只好開殺戒了。
」「是啊。
」柳鳳嬌輕笑道:「今晚咱們就殺他個片甲不留。
」凌干青眼看他大師兄慘遭毒手,心頭悲憤已極,雙目通紅,大喝一聲:「好個妖婦,我和你拼了。
」手中梅花刀一緊,縱身朝柳鳳嬌撲來,身形甫落,右手揮處,一道刀光已然橫劈而出。
柳風嬌格的笑道:「你是金翅雕的兒子?翅膀還沒長好,就口出大言了。
」身形一個輕旋,有如吹過一陣香風,人已輕巧的旋到了凌干青左首,左手一隻欺雪素手,輕輕轉動朝凌干青當胸送來。
凌干青眼前一花,連人影都沒看清,對方手章已經到了胸前。
啟元子看得大急,口中大喝一聲:「小施主速退。
」左手大袖揮起,發出一團勁風,把凌干青一個人平推出去一丈來遠,右手長劍連展,把木劍門精妙招數,源源出手。
柳鳳嬌只覺周圍劍風颯然,青光繚繞,轉眼工夫,已經失去了啟元子的人影,一時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心知啟元子動了真怒,決心要把自己毀在此地。
「哼,我柳鳳嬌縱然不是你對手,但你也未必能傷得了我。
」柳風嬌心念一轉,身形一伏再起,這一伏一起的時間,手中細長長劍猛然一抖,已經接連刺出了十幾劍之多,劍勢之快,令人目不暇接。
但不論你長劍如何鋒利,出手如何迅疾,柳風嬌但覺自己四周劍光,就像布成了一圈鐵壁銅牆,把她團團圍住,竟然攻不出去,刺出的長劍,都被一股極大潛力擋了回來。
這下真把柳鳳嬌嚇出一身冷汗,記得師父在自己下山時說過,如非萬不得已,千萬不可招惹木劍門,方才自己還以為這臭道士也不過如此,如今看來,木劍門的人,自己當真招惹不起了。
一念及此,她頓時想到三十六著,走為上著,口中隨著發出一陣銀鈴般的笑聲,說道:「臭道土,看來你真跟奴家使下狠勁,好,奴家也說不得只好和你拼了。
」口中說「拼」,手上果然隨著一緊,一支長劍舞起一片青光,緊護身軀,突然雙足一點,劍勢倏合,化作一道夭嬌劍光,騰空飛起。
但聽一陣「錚」、「錚」、「錚」急驟如雨的金鐵交擊,柳鳳嬌連劍帶人衝出啟元子布成的劍網,跌跌撞撞飛射出數丈之外。
沖是衝出去了,但她青絲披散,身上也被啟元子劍鋒劃破了幾處,但她在衝出劍網之際,依然不忘傷人,左手撒出了一蓬毒針,朝啟元子當頭射落。
啟元子大喝一聲,長劍劃上一圈,把她撒來的一蓬毒針悉數吸在劍尖之上。
這一耽擱,柳鳳嬌條人影,已如輕煙般飛逝,老遠傳來她尖厲的聲音:「啟元子,你這臭道士,給老娘記住了,今晚這筆帳,老娘總有一日會跟你連本帶利算回來的……」聲音漸漸遠去,人影早就消失在黑夜之中。
啟元子收起長劍,朝凌干青走了過去,稽首道:「少施主沒事吧?貧道慚愧,奉家師之命趕來,保護不周,反教妖婦連傷了數人,貧道真是罪過。
」凌干青一手桉刀,睜著雙目,問道:「道長宄是何人,這妖女又是什麼人?」啟元子道:「貧道啟元子,家師茅山白雲觀主。
」凌干青聽說他是茅山白雲觀來的,不覺心頭一喜,忙道:「家父就是上白雲觀見老道長去的。
」啟元子只「嗯」了一聲,點頭道:「凌老施主就在敝觀盤桓,家師因妖女立志尋仇,而且武功極高,才命貧道兼程趕來,要少施主立即隨貧道前去茅山。
」凌干青拱拱手道:「道長請到裡面奉茶。
」他把啟元子讓入大廳落坐。
這時庄丁們也把徐兆文和張老三的屍體抬進了大天井。
凌干青眼看大師兄死在妖婦毒針之下,目含淚光,問道:「道長可知這妖女是准呢?」啟元子道:「貧道只知她叫柳鳳嬌,至於和貴庄如何結的仇,貧道也不得而知,只是今晚妖女雖已敗退,但貧道也只是險勝,此女詭計多端,復仇心切,說不定去而復返,令師兄人死不能復生,自以及早入土為安,少施主也不宜多留,明日一早,就隨貧道上山,至於府上一干庄丁等人,少施主走後,妖女說不定會遷怒到他們頭上,因此貧道認為在老施主和少施主沒有回來之前,也不宜留在此地,不如厚予資遣的好。
」凌干青道:「他們都是追隨家父多年的人,只怕不肯離去,家父和在下要在茅山住杠久嗎?」啟元子不好說出凌千里已經遇害,只得點點頭道:「老施主已和家師談妥,要少施主拜在家師門下學藝,因此老施主也要暫時住在敝觀,在少施主學藝未成之前,只怕不會回到這裡來了。
」凌干青聽說父親要自己拜在老道長門下去學藝,心中自然喜不自勝,這就點點頭道:「既然如此,在下就和他們去說,等我們回來的時候,他們再回來好了。
」當晚,就把徐兆文和張老三,還有傍晚遇害的周武一起埋到後園。
第二天一早,凌干青召集了所有庄丁竿家中傭人,說明經過,啟元子山在旁幫同他再三分析利害,老莊主和少莊主前去茅山,是為了避仇,少莊主走後,妖女說不定會遷怒到眾入頭上,還是暫時離開為宜。
眾人昨晚也已目睹妖女厲害,心知留此無益,也就含淚點頭,各自領取了銀兩,和少莊主依依道別。
凌干青接著也隨啟元子走了。
※※※※※※※※※※※※※※※※※※※※※※※※※※※※※※※※※※※※※※這是距凌家莊出事半個月之後的一個傍晚時光,太陽還沒下山,西北風括得呼籲的,雖是二月初頭,天氣依然冷得像嚴冬一般。
淡淡黃黃的太陽,掛在西首山坳間,已經是有氣無力,沒有一絲暖意了。
鵝嶺西麓,看一座兩進的莊院,那就是雲中鶴管祟墀的家。
管家人口不多,老夫婦膝下只有一女,取名秋霜,今年已經十七歲了。
老鏢頭只有這麼一位掌珠,他自己對江湖厭倦了,自然不願意女兒再投身江湖,因此他雖然也教了她家傳的武學,還特地聘請一位老秀才教姑娘寫字念書。
管家因為人口簡單,進出都是從西首一道邊門走的,南首兩扇黑漆大門,倒真是門雖設而常關。
這時候,正有一位頭戴瓜皮帽,身穿藍布棉袍,外罩著黑布大褂的矮小老頭,手裡拿著一張墨汁未乾的紅字條兒,往大門前走來。
這矮小老頭生成一張薑黃臉,額頭上有三條又粗又明顯的橫紋,小眼睛,酒糟鼻,嘴上留了兩撇花白的八字鬍,頦下留下一小把花白山羊鬍子,看去有幾分像土地公。
他就是管老鏢頭聘請來的宿姜南田。
這位姜老先生雖是滿腹詩書,但生性有些怪僻,尤其喜歡喝酒,管老鏢頭請他來教書的時候,老先生就提出一個條件,銀子可以不要,但每日三餐,每餐都得給他一壺酒。
他就是個嗜酒如命的人,但他有一個好處,就是恪遵孔老夫子的話,惟酒無量,不及於亂。
別人喝酒,紅在臉上,他喝了酒只紅鼻子。
今天晚餐時光,自然也喝了酒,所以他鼻子還紅紅的。
姜老夫子喝了酒,就喜歡寫字,他自稱酒後寫的字,元氣足,筆鋒健,揮灑之間,可得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