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百合]我在末世種田的日子(GL)(完結+番外) - 第52節

種完了地瓜,第二天又要去種辣椒和西紅柿。
這兩樣的作物的苗是在臨時大棚里培育的長得相當好,再不種下午,大棚里的營養就有些跟不上了。
而種完了這兩樣呢,也沒有閑下來。
地里的四季豆和豇豆都已經長到超過人的膝蓋,該搭架子給它攀爬了,否則豆苗匍匐著長在地上,是不可能有好收成的。
手指粗細,一人多高的木棍或者細竹竿,三根或四根一組,順著豆苗生長的方向斜插下去,再在半空中搭在一起,用稻草緊緊扎住,就是一個架子了。
這活兒看起來簡單,但真的動起手來,卻很麻煩。
江黛戴著手套,插了幾根木棍,就覺得掌心摸得微微生疼。
摘下手套一看,居然起泡了。
“百無一用是書生”,來到這座村莊之後,江黛對這句話的體會,是越來越深刻了。
至於她自己原本的專業,在這個地方几乎沒有任何發揮的餘地,有點像是傳說中的“屠龍技”——很牛逼,就是沒有用武之地。
她默默把手套戴好,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繼續插下一根。
只是速度和效率都免不了受到影響。
好在人多,她的動作本來也不快,倒也沒有人看出來。
等一片地的架子都搭好了,天色也還早。
一行人散著步回去,路上總能看到各種開花的植物。
換做平時,江黛對這些總有著莫大的興趣,經常會采上一束花,拿回去妝點屋子。
但今天,她卻沒什麼精神,手心火辣辣的疼,佔去了她大部分的注意力。
“怎麼了?”唐含走在她身邊,有些擔憂地問。
“沒事。
”江黛微微搖頭。
唐含猜想她是累了,游目四顧,見前面正好長了一大叢野薔薇,便走過去尋摸了片刻,採下了兩根剛發出來沒多久的嫩條。
這東西她們叫“刺苔”,以零食的標準來看,簡單易得且量大,非常受歡迎。
她將外面帶刺的皮剝掉,分了一根給小□,另一根遞給江黛,“嘗嘗看?” 江黛咬了一口,覺得味道還不錯。
應該說很特別,和蔬菜、水果都不一樣,帶著一點植物特有的香氣和清甜,口感很獨特。
不過吃完了加餐,也沒見她的情緒好轉。
唐含撓了撓頭,覺得問題好像有點嚴重。
她一時摸不著頭腦,只能揣摩著江黛的喜好,按照她的方式來替她排遣情緒。
她很快從路邊的荊棘之中,找到了一根死去的枝丫,將之折了下來。
這王枯的枝條上,長著一根根比針略粗的刺,唐含摘下刺梨花,一朵朵扎在刺上,很快就人工造出了一枝非常亮眼的花。
“這個給你。
”她將花遞到江黛面前,“好看嗎?” 江黛伸手接過來,轉著看了一圈,點頭,輕聲道,“很好看,謝謝。
” 她這麼認真道謝,唐含反而有些不自在,“隨手的事。
你……感覺好點了嗎?我看你情緒不高,是身體不舒服嗎?” “算是吧。
”江黛笑了一聲,把手伸出來給唐含看,“這個看著不起眼,但真的有點痛。
” 就很奇怪,她覺得自己 這幾個月也算是鍛鍊出來了,結果今天搭個架子,就發現自己其實還差得很遠。
平時分給他們的,已經是最輕省的活兒了。
唐含一看她的手心,就皺起了眉頭。
上面已經磨起了兩個水泡,比較大的那個還被磨破了,看上去就非常嚇人。
江黛居然不聲不響,剛剛還去井邊洗了手,不痛才奇怪。
唐含以己度人,就覺得非常痛了,下意識地把這隻手撈起來,放在嘴邊輕輕吹了一口氣。
江黛彷彿被燙到了一般,“嗖”地一下把手抽了回去。
手心燙得快要燒起來了。
唐含被她的反應嚇了一跳,然後才意識到自己這個動作有點兒過於親密了,連忙試圖轉移話題,“回去都挑破了,塗點葯吧。
不然明天起來更難受。
” “好。
”江黛把手藏在身側,下意識地想握拳,但這個姿勢會牽動手上的傷口,於是只好再次將掌心攤開。
最後,她自暴自棄地把手舉起來,自己吹了兩口氣,將之前的那種觸感吹散了。
……農時每年總是差不多,唐爸唐媽經驗豐富,等他們把這些事兒都忙得差不多,雨季就到了。
雖然都是晚上下雨,白天又晴了,並不怎麼耽擱做事。
有了雨水滋潤,地里的莊稼,山林里的植物,都跟瘋了一般抽條,迅速地長了起來。
地里的莊稼,幾乎是一天一個樣子。
而山裡,各種漿果也陸續成熟了。
最受小孩子們喜愛的,無疑就是樹莓,本地叫紅萢兒,也有叫覆盆子的,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之中寫過。
在所有漿果之中,這個是最甜的。
而且東西也賤,路邊田坎,隨處可見。
除了紅萢兒,本地還有白萢兒,這個應該是野生草莓的一種,除了個頭比較小之外,各方面都不比街上出售的草莓差。
另外還有烏萢兒,更像是藤本植物,總是一叢叢的生長,漿果成熟時,找到一叢就能吃個飽。
這兩樣的成熟時間要稍晚一些。
因為江黛目前是“傷員”的身份,唐媽沒再讓她跟著下地,索性留在家裡看孩子。
不下雨的時候,江黛領著小□,兩人端著碗到山上去摘紅萢兒,摘到滿滿一碗,就拿回家來大家一起分享。
除了漿果,山上還能採到蘑菇,木耳和野生的竹筍,大大地豐富了家裡的餐桌。
日子每天這麼過著,時不時就能發現一些小驚喜,有時候,會讓人徹底忘了外間的各種風雨和喧囂。
然而並不是看不到,那些東西就不存在了,疫情還在不斷擴大,產生的影響也越來越惡劣。
終於,某個晚上停電之後,第二天,電力沒有及時恢復。
第三天也沒有。
疫情終於影響到了民生行業,連這種基礎生活保障都無法避免,也就意味著,政府差不多失去了對事態的控制。
恐慌是一定的。
就連這個看起來與世隔絕的小村莊,都因此引起了一陣巨大的喧嘩。
平時像是不知道藏在什麼地方的村民們都從家裡出來了,相互招呼著,議論這突然而來的變故,議論接下來會是什麼樣的局面。
至於網路上,已經快亂套了。
這不是一時一地的停電,而是全國大面積都停了。
先是偏遠地區,然後是城郊,最後是城裡的普通居民區。
政府無法保證全面供電,索性集中人力物力,供應最急需電力的地方。
這種選擇,大家可以理解,但卻很難接受。
沒有電的影響太大了,對很多人家來說,沒有電可能連飯都煮不熟了,這日子還怎麼過? 而且現在只是停電,下一步是不是要斷網,再下一步呢?停水?現在是隔離期,大家都努力憋著不出門,就是為了控制疫情。
可是家裡什麼都沒有,連飲水都沒有,豈不是只能被困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