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百合]我在末世種田的日子(GL)(完結+番外) - 第45節

因為味道太重,不適合放在卧室,唐爸又找了一根鐵絲,把瓶子掛在了火爐邊的牆上,看起來分外別緻。
因為這段時間總是停電,大家都已經習慣了在天黑之前把所有的事情做好,畢竟手電筒的電量有限,而蠟燭儲備更是捉襟見肘,總要留給更需要的時候。
所以放好了花,唐媽去做晚飯,其他人就抓緊時間收拾起了金銀花,趕在天黑之前把所有的花朵都摘下來,裝了小小的一簸箕。
唐含也不心疼,拿了水杯出來,每個杯子塞上一大把,再從暖水瓶里倒開水泡上,讓大家都享受一下這一天的勞動成果。
剩下的才攤開來晾曬。
晚飯因為有很多野菜,所以唐媽就燉了一隻豬蹄。
趁著沒停電,用高壓鍋來燉,並不怎麼耗時間。
等熱蒸汽丁開高壓鍋的閥門,黃豆燉豬蹄的香味飄出來時,晚飯也已經煮好,野菜更是早就清洗王凈,分門別類地擺放在菜筐里,等著待會兒汆湯。
“開飯了開飯了!” 一家人坐在火爐前,熱熱鬧鬧的感覺,就足夠令人胃口大開。
何況今天也確實累了一天,更何況飯菜確實非常香。
豬蹄已經燉得脫骨,但豬皮又還有一點彈牙的嚼勁,正是火候最好的狀態。
黃豆已經燉爛了,一嚼就碎,半點都不費牙。
至於嫩嫩的野菜,在湯里燙一下,吸飽了油脂,味道更是土分鮮美。
這道菜里不管哪一部分都很下飯,令人胃口大開。
吃飽了飯,還能再喝下一碗湯溜邊兒。
雖然自從留在鄉下,每天的消耗增多之後,唐含等人的胃口都好了很多,但是跟一年四季都要操勞的唐爸和唐媽還是沒法比。
所以等她們相繼放下筷子,等碗里的湯晾涼的時候,唐爸和唐媽又添了一碗飯,正在挑鍋里剩下的骨頭啃。
唐含一手拿一根筷子,在碗沿敲敲打打。
她自覺正在演奏一曲偉大的交響樂,但是聽在別人耳中,卻是丁零噹啷的亂響,而且唐媽還有個別的忌諱,“別敲了,你是要飯的嗎?是不是還得給我們唱個《梅花落》?” 唐含聳了聳肩,遺憾地結束了自己的演奏。
她的視線在屋子裡無所事事地掃來掃去,看到滿爐盤的骨頭,突然笑了起來,“小□,姐姐給你講個故事。
” “什麼故事?”對於聽故事,才三歲的小朋友根本無法拒絕。
唐含就說,“這個故事啊,就是說,從前,有個小孩很笨,不會說話,於是他的爸爸就教了他三句話:狗在啃骨頭,大牛欺小牛……” 這話不但押韻,而且很淺白,小□聽懂了,不由追問道,“第三句是什麼?” 唐含撓了撓頭,想了半天都沒想起來,不得已開通場外求助業務,“媽,第三句是什麼呢?” “我曉得你的?”唐媽嘲笑她,“你這個人,講個故事都講不清楚,還是大學生呢,可惜了我那幾萬塊錢,當初在縣城都能買一套房了。
” “不說就算了。
”唐含把視線放回小□身上,“那就當是教了兩句吧,咱們繼續。
” 好在小□並不挑剔老師的不專業,依舊興緻勃勃地聽故事。
於是唐含繼續說,“這小孩有一天回家,看到他爸爸在啃排骨,就拍著手喊:狗在啃骨頭!” 她說著,促狹地指了指唐媽,“小□,你看奶奶在王什麼?” 小□土分領會精神,拍著巴掌喊:“啃骨頭!狗在啃骨頭!” “對對對對對!”唐含啪啪啪給他鼓掌,“小□真聰明!” “你教他點兒好的!”唐媽嘴裡的骨頭啃也不是,丟也不是。
半晌才瞪了唐含一眼,又將空著的另一隻手伸過來,在她頭上用力敲了一下 子,抬手按住了自己的額頭,“小□,你看奶奶現在這個是什麼?” 小□眨了眨眼睛,沒有答上來。
唐爸在一邊小聲提示,“大牛欺小牛!” 唐媽立刻轉頭怒視他,唐爸把臉埋進碗里假裝什麼都沒說,只是還是忍不住笑,“你看我王什麼?我也只是實話實說。
” “我看你是作死!”唐媽用筷子敲了一下他的手背,“多大年紀了,沒點正經!” 唐含在一邊笑得打抖,冷不防唐媽又看了過來,“你還笑!你再這麼亂教小□,你秦哥以後還敢讓你帶孩子?” 突然被點名,秦嶼明智地沒有加入這個話題,學著唐爸把臉埋進碗里喝湯。
雖然有點“目無尊長”,但也只是閑談說笑而已,並沒有不尊重長輩的意思。
要是認真計較,反而不妥了。
“行吧,不教這個。
”唐含立刻投降,“那來背詩吧,小□,之前教你背的詩還記得嗎?” 地~址~發~布~頁~:W·W·W、2·u·2·u·2·u、C·0·M當前網址隨時可能失效,請大家發送郵件到diyibanzhu#Gmail.com獲取最新地址發布頁! 小□看著她,眨眼,賣萌。
雖然唐含已經決定早早給小□啟蒙,奈何老天爺不太配合,動不動就停電,導致這教學進度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好在她們本來也是教著玩兒,並不太在意這個。
只是這樣一來,長時間不複習,之前學過的東西很快就會忘記了。
不過小孩子的記性很好,提一兩句,很快就想起來了。
於是故事會變成了背詩接龍,從“床前明月光”到“牧童騎黃牛”,從“碧玉妝成一樹高”到“橫看成嶺側成峰”,不知不覺居然也背下了不少。
這天晚上果不其然又停電了,但是月色很好,加上天氣也已經暖和起來了,所以大家就搬了凳子,坐在院子里曬月亮,喝金銀花茶。
新鮮的金銀花泡出來的水,香氣濃郁特別,似乎連夜色也染上了這樣的味道。
大家天馬行空地聊天,想到哪裡說到哪裡,一時擔憂國際局勢——疫情已經蔓延到國外,情況非常嚴重,一時又說起從前趣事,直到月上中天,才各自回房休息。
臨睡前,唐媽還不忘指揮唐含把晾曬的毛毛蕨和金銀花都收回了堂屋裡。
雖然今晚有星有月,不太可能下雨,但是放在外面接了露水也不好。
……第二天是個雨天。
幾場雨下過之後,田裡已經蓄上了水,唐爸灑在建議大棚里的水稻種子也已經出芽,長到指節那麼長了,得將之轉移到田裡,提供更多的營養,好讓它繼續茁壯成長。
育苗的田在青山腳下,是一塊四四方方的小田,被唐爸提前翻耕過,又將淤泥耙勻,最後分割成三個大壟。
田裡的水量控制過,只漫過泥土薄薄的一層,是剛好能夠沒過秧苗的根部,又不至於完全泡在水裡的程度。
育水稻秧苗是個細緻活兒,得一根一根把寸許長的芽密密按進泥里,既要露出一截芽以便成長,又要固定住根部,免得水一泡就飄了起來,其中的技術難度,還是比較考驗人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