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天氣,溫度已經很高了,兩女衣衫雖薄,但都是一身勁裝,韓碧翠打扮得更艷麗一點,顧瑩梅則是一身白衣,腰間掛著一支長劍,劍鞘上鑲著幾塊寶石,顯得極為華貴。
韓碧翠長得美麗絕倫,一臉天真純潔的笑容,讓人一見之下頓生親近之感,顧瑩梅容色雖稍遜半籌,也算是一個絕色美女了,但眉宇間隱隱有種說不出的煞氣,讓人不敢稍生輕薄的念頭,一看就知道是朵帶刺的玫瑰。
“六師姐,什麼風把你吹來的?”韓碧翠拉著師姐的胳膊,親膩地問道。
“這次我來可是替師父來拜壽的,順便來看看你這個小丫頭。
”兩女一直感情極好,多日不見,自是說個不停。
顧瑩梅一入大堂,韓家父子和一眾賓客都覺得眼前一亮,幾個年輕的少年俊傑更是看傻了眼。
顧瑩梅絲毫不以為意,落落大方地呈上師傅的禮物,拜見了韓堡主。
韓堡主剛想客氣兩句,韓碧翠就將顧瑩梅拉到旁邊的一張桌子上就座了。
見到滿桌佳肴,顧瑩梅忽然覺得肚子里咕咕叫了起來,趕了一個上午的路,真有點饑渴難耐了。
“師姐,喝點我們家自釀的桂花酒怎麼樣?不要光顧著吃東西”,韓碧翠一手支著下巴,笑吟吟地欣賞著顧瑩梅的吃相。
顧瑩梅心下大窘,不好意思地放下了筷子,她本來食量就不算大,剛才一陣掃蕩,肚子已然飽了。
“小丫頭,又笑話師姐了,我近年來行走江湖,可不能和你這千金小姐比了。
” 兩女談笑之間,連幹了幾小杯酒。
酒勁雖然柔和,顧瑩梅的臉色也漸漸紅潤起來。
韓碧翠忽然痴痴地瞪著顧瑩梅呆了一會。
顧瑩梅被瞧得不自然起來,整了整釵發,滿臉狐疑。
韓碧翠附耳過來,“師姐你真好看,可曾給我找個姐夫。
” 顧瑩梅臉色一紅,伸手在韓碧翠腰上捏了一把,“死丫頭,說什麼呢。
” 韓碧翠忍住疼痛,繼續輕聲問道,“那麼師姐還沒有意中人了。
” 看見顧瑩梅微微點頭,韓碧翠臉上喜色頓現,“那你看我大哥人怎麼樣?” 顧瑩梅略一遲疑,回頭輕聲回了一句,“這兩年我忙於抗倭大業,還顧不上自己的事情。
” 大家開懷暢飲,不多久,就提到了倭寇。
“如今朝廷海防鬆弛,聽說倭寇可是越鬧越不象話了。
” “可不是嗎,你們北方人可能還不太清楚,這兩年倭寇可鬧得太凶了,已經逐漸往內地深入了。
” “倭寇可是太兇殘了,簡直是一幫強盜。
”一個讀書人憤憤不平。
“說他們是強盜可太抬舉他們了,強盜只要財物,倭寇可是連人都要擄掠走,強盜還講究一個盜亦有道,倭寇可是禽獸不如,殺人放火,掘墳挖墓,奸淫擄掠,可算是無惡不作。
” “原來不是還有一個李家商會在抵抗倭寇嗎?怎麼這兩年好象沒了聲息?” “李家商會到是還在,不過總是被倭寇趕得東奔西走,連領頭的那個李華梅小姐聽說都被倭寇捉走了。
” 一個悅耳的聲音忽然響起,“胡說八道,李華梅是帶著船隊去了西洋,李小姐武功高強,用兵如神,又怎麼會落在倭寇手裡。
” 眾人轉頭一看,原來是韓家三小姐,被罵的那個江湖豪客心中並不服氣,李華梅武功高就怎麼了,男人就不能操了?但忌憚韓家的威勢加上三小姐師門的淵源,這話怎麼也不敢說出來,本來就黑黑的臉蛋一下子憋得通紅。
李華梅可說和武夷派也有點交情,李家是武將世家,李將軍當年對江湖人物極為敬重,結交了不少武林大豪,李華梅是長女,幸運地得到很多高手指點武功,因此小小年紀武功就超出了乃父,當年武夷靜空師太一見到李華梅就喜歡上了,一心想帶回山上做個徒弟,可李家總是捨不得,靜空師太愛惜人才,不惜壞了師門規矩,多次來杭州拜訪,傳了李華梅不少武功,那時顧瑩梅也是一個小孩子,只比李華梅略大一點,兩人常常切磋武功,結下了深厚的交情。
李華梅雖遠赴西洋,仍和國內沒有斷絕聯繫,而且,李華梅手下就有不少武夷派的好手,經常傳回在海外的消息,因此韓三小姐要出言反駁。
顧瑩梅見眾人眼光都落到自己這邊來,心中有點不自然,連忙拉了拉韓碧翠的手,示意她不必辯駁這些小事。
顧瑩梅常常在江湖行走,經驗很足,剛進大堂就覺得有一些淫褻的眼光不斷瞧向自己,但在韓堡主壽筵上,不便發作。
但也偷偷地留意上了那幾個人,此時目光流轉之間,不覺和一個大漢目光對了一下,顧瑩梅心中暗自一凜,好威猛的一條漢子,不過目光中怎麼會有一絲殺氣?顧瑩梅臉上沒來由地紅了一下,眼光不著痕迹地垂了下來,餘光卻一直留意著那邊,尋思自己在江湖中仇敵雖多,但好像從沒有見過這位。
見那大漢身邊還有幾個熟人,談笑間,偶爾有人瞄向自己這桌,眼神中明顯透著輕佻。
顧瑩梅心裡不由大怒,忍不住就待發作起來。
忽然,大門處一陣騷亂,一個渾身是血的大漢跌跌撞撞地沖了進來,“韓堡主,大事不好,李家莊被倭寇包圍了,情況很危急。
” 李家莊是韓家堡抗倭的盟友,孤懸海邊,一聽李家莊有危險,韓天德臉色大變,但他還是很快沉住了氣,“不要慌,說說究竟怎麼回事,慢慢說,倭寇來了多少人?這兒有這麼多好漢,總能救得了李家莊的。
” “倭寇來了有一百多人,天一亮就包圍了莊子,莊主命令我突圍求救。
” 韓天德一個手下上前說道,“堡主,李家莊離這兒有五十多里,我們的人到了那裡估計天都塊黑了,村裡人能堅持到那時候嗎?再說倭寇狡詐無比,最近在這裡吃了幾次苦頭,要小心他們大舉報復。
” 顧瑩梅見堡主沉吟不語,就想站出來勸堡主出兵了,誰知賓客中已經有人七嘴八舌的先開了口,“久聞堡主威震一方,怎麼能容忍倭寇欺負到眼皮底下。
” “救兵如救火,如不趕快出兵,李家村的人就全完了。
” “倭寇殘暴無比,可憐李家村的百姓,不知道正受到怎樣的折磨呢。
” 一時之間大家群情激憤,眾賓客連同韓家堡的人都紛紛請戰。
顧瑩梅對那幾個眼神不對的人心存厭惡,這時見他們都嚷得很起勁,心中隱隱覺得有點不妥,愣在那裡仔細盤算。
韓堡主終於下了決心,派韓大公子等人領著一百多人的增援隊伍立刻出發了。
見大廳里人流漸漸減少了,顧瑩梅忽然理清了思緒,“師妹,剛才那個求救的人在哪裡,你過去見過嗎?” 韓碧翠搖搖頭,“我以前到是沒有見過他,對了,口音也不太像本地人,他好象也和隊伍一起出發了,怎麼,師姐,你懷疑其中有詐?” “我在福建屢次和倭寇作戰,倭寇行事可是詭詐無比、布置周詳,對付一個小小的漁村,沒有道理會放出報信的。
好象有點古怪,還有,我在福建就得到了倭寇主力北移的情報,當時我就擔心他們會不會想對付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