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鍾離朔這麼一個典型源州貴族在身邊教導,蘇合很快就適應了在源州的生活。所謂言傳身教,不過如是。
蘇合行了一禮,惹得林夢蝶的目光也落在了他的身上。林夢蝶這才像是看到蘇合一樣,連忙躬身,與他見了一禮:“見過世子。”
“世子竟然也對曲藝一事感興趣嗎?”林夢蝶隨口一說,走在前頭親自帶著他們二人朝三樓走去。
“今日世子是隨我一道來聽先生曲聲的。”鍾離朔牽著蘇合,在他們的身後,一直守護著蘇合的巴圖爾藍丹率著一眾武士跟隨。
鍾離朔這麼說著,漾著笑問林夢蝶:“先生,哪幾位大家都來了?”
“你是最先到的,先到樓上呆一會,貴客們到齊了我們就可以開始了。”林夢蝶這麼說著,領著鍾離朔跽坐在三樓大廳的一個角落上,言道:“你與世子坐在這裡,今天來的貴人很多,只能如此安排你了。”
鍾離朔點點頭,言道:“我省得。”
她說罷,林夢蝶又與她叮囑了幾句,轉身到了樓下再一次接待客人去了。
春風一度樓的三層,多是達官貴人召開宴會的場所。鍾離朔打量了三層的布置,見著除了入口處其餘地方都墊高了兩階,鋪設好了矮桌。跽坐在矮桌前的客人們可以俯視正中央空出來的檯子,將想要見到的東西盡數攬入眼中。
這個格局,布置得跟皇宮裡宴請外賓的金光閣一樣。鍾離朔跽坐在案前,與蘇合靜等著其他人的到來。
沒有一會,要赴約的大家都陸續上了樓,在樓內侍人的指引下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鍾離朔的位置並不打眼,來的人入座之後便開始與相熟之人交談。在眾人里身份並不突出的鐘離朔,靜靜聽著他們閑聊,通過他們的隻字片語,將他們的身份都一一猜出。
這著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慶國有名的曲藝家,鍾離朔多多少少都熟知他們的作品。此刻看著他們的臉想著他們曲中的豪放洒脫或溫婉多情,竟有種人不可貌相的感覺。
蘇合端坐在鍾離朔身邊,見著他們一群人聊得熱鬧,仰頭看向鍾離朔,問道:“阿溯,什麼時候才開始呢?”
“要等人來齊了才行呢。”鍾離朔這麼說著,看著世子,又望了望那邊聊得熱絡的大家們,言道:“不若我為世子介紹一下這些人吧。”
她說著,便與蘇合一一道了那些被她認出來的大家。
參與這場披露目的人並不多,都是愛好曲藝的大家,只當侍人念著雲中王的名號時,鍾離朔微微驚訝了。這樣的場合,三木何時也會來了。
這麼想著,便見著一身穿白袍的年輕人半束玉冠,披散著腦後的長發,自樓梯慢慢上來。待他出現,在場眾人皆起身,與雲中王見了禮。
雲中王回禮,笑道:“諸位不必客氣,今日我與諸位一般,皆是聽曲人。”他說著,隨著林夢蝶一道走到了主席上。
雲中王風姿優雅,緩步走向自己的位置,眼角的餘光卻落在了四周。待目光掃到了鍾離朔的身影時,他腳步微頓,目光投向了坐在角落裡的鐘離朔身上。
鍾離幕的目光下挪,將視線落在矮了鍾離朔大半個肩膀的蘇合身上,笑道:“世子竟然也來了么。”
眾人的目光隨著鍾離幕轉移,一起落在了蘇合身上。這位年幼的溯北質子竟然會出現在這樣的場合,著實令這些不問政事的曲藝大家有些好奇。蘇合感受著四周的目光,有些不自在地想要往後挪。鍾離朔注意到了他的小動作,伸手抵在了他的腰上,輕輕扶了一把。
似乎就是這麼點微末的支支撐,卻讓飽受人群目光的蘇合獲得了莫大的勇氣。他挺直腰桿,板起一張嚴肅的小臉,言道:“見過雲中王,我聽聞今日在此處有慶國絕音,便跟著過來了。”
他稚嫩的聲音很是有力,鍾離幕微楞,隨即輕笑:“這麼說今日世子也是聽曲人,世子有這等心思,想來在源州過得很好,如此甚好。”
融入文人墨客裡面,的確是融進源州城最好的辦法了。
鍾離幕落了座,又將目光落在了鍾離朔身上。似乎是注意到了這一點,鍾離朔回眸,與他頷首,便算是打了招呼。曉得對方已經注意到自己的鐘離幕,不知為何竟覺得有些開心。他想要再說些什麼,又念及今日的場合,不好開口於是作罷。
待所有人都落了座,主持這場披露會的弘文館程文先生站在了閣中,朝座上眾人施了一禮言道:“各位每年都在春風一度樓聚首一次,想來也是十分熟悉了。今年還是與往年一般,諸位都拿出自己的新曲來評評。那麼按照規矩,就孫先生先來吧。”
“來啦來啦。”孫先生抱著自己的琵琶來到廳中,言道:“老朽自覺此曲乃是我近年來最好的一個作品,就給你們飽飽耳福。”說完,孫先生還哼了一聲,抱著琵琶盤膝坐下。
指尖落在弦上,動人的曲聲便從琵琶中溢了出來。不需要過多的贅言,披露會就在這一曲中開始了。
所謂的披露會,不過是源州城以及各地的曲藝大家聚首同樂的一個宴會。每一年的春夏,這幫才華橫溢的大家都會在春風一度樓聚首,為彼此彈奏自己新近的曲子。
這只是一個小團體為了興趣而開始的宴會,卻不曾想繼續了好多年。林夢蝶加入這個披露會不過兩年,此刻他特意坐在了鍾離朔身邊,言道:“這披露會,不只是昭帝的那首曲子,也有各大家的新作,怎麼樣,悅耳動聽吧?”
“嗯。”鍾離朔點點頭,一路聽了下去,手指落在膝上輕輕敲打,為這些美妙的聲音動容。
這是一個獻曲大會,亦是知音人交流之會。孫先生一曲后,鍾離朔便見到各位大家紛紛發言,指出曲中之意。這樣的氛圍鍾離朔很喜歡,可礙於身份她沒有插嘴,只能聽大家們各抒己見。
鍾離朔心想,以後要是有機會,她也想帶著曲子來參加披露會。
孫先生的曲子后,有一位先生開始奏起了琴音。這位先生原先的風格恢弘大氣,但這首新曲卻是纏綿多情。
一曲過後,席上眾人紛紛言道彈琴之人春盡還在思春。彈琴先生呸了一聲,言道他還在春日裡,抱著琴就回到了席上。
氣氛漸濃,到林夢蝶的時候,乃是最後一曲,氣氛達到了頂點。
此前就與諸位大家打過招呼,說曲子是個驚喜的林夢蝶,此刻受到了眾人的邀請。林夢蝶笑笑,在嬉笑中淡淡應了一句:“別急,就來了。”
他說著,手握尺八,離開了席位。
林夢蝶跽坐在人群中,握著尺八方到了唇邊,一縷曲聲幽幽地響了起來。
像是在一個晴朗的午後,微風吹過時分,一名清俊的少年站在陽光下,於江邊吹起了送別的曲子。
他彷彿在說著每一個普通的日子裡,所有值得懷念的事情。告訴聽曲之人她一切都很安好,只是離開之後會很想你。
淺淺的,暖暖的,又帶著一縷哀傷。
鍾離幕霎時間被這縷溫暖的尺八抓了過去,時光好像回到了十多歲那年的雲中王府里。
比他高挑的少年站在陽光下,望著晴空吹奏著這一首曲子,彷彿在眺望著再也回不去的遠方。這首曲子,在鍾離幕尚小之時,早已經聽過了無數遍。鍾離朔曾在他耳邊吹奏了無數次曲子,此刻再一次於耳邊響起。
他記得鍾離朔吹奏的模樣,此刻望著台上的林夢蝶,淚水竟不知不覺地溢滿了眼眶。不只是鍾離幕,所有沉浸在曲子里的人,都在為這曲離別里的思念動容。重複的旋律里,漸變的曲調中,這首曲子不知不覺就到了盡頭。
林夢蝶一曲畢,深覺獲得一知音人的鐘離朔輕嘆一聲,忍不住為他鼓起了掌。所有人都還在沉浸於這曲溫暖又哀傷的韻味中,卻聽席上傳來了一聲輕輕地疑問:“這曲子,林先生是從哪裡得來的?”
不明所以的大家看著問話的鐘離幕,心下疑惑,這曲子難道不是林夢蝶所做的嗎?他們這樣想著,卻看見雲中王那張一直以來都很風流俊俏的臉難得的嚴肅了起來。
第51章
雲中王的問話一出,引來了眾人的目光。林夢蝶仰頭,對上了雲中王犀利的眼神,淡淡言道:“雲中王有此問,不知道是否聽過此曲呢?”
鍾離幕瞳孔一縮,緊張地問:“我聽過,但作曲之人並未留下曲譜,你是怎麼知道這首曲子的?”這是一首鍾離朔遲遲不肯譜出來的曲子,他怎麼可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