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開始了!”
廖雨薇和林方正的解說非常的簡潔,他們原本想跟觀眾談一談1000米比賽的特點,但是眼前賽場上的情況之激烈遠超他們的預想,於是他們果斷地拋掉了原本準備討論的話題,專註地談論起了賽場上的實時情況!
從起跑階段開始,沐遠笙、池濟陽、蔡文彬和蘇涼4人之間的起跑速度並沒有超出觀眾們的預期,但是起跑之後,池濟陽和蔡文彬兩人的拼搶之努力卻完全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想。
很顯然,池濟陽和蔡文彬他們同樣是打算舍掉一人來保另外一個隊友——當然不是小棒子故意犯規的那種‘舍’法兒,而是一個隊友全力衝刺爭取前方的領滑位,另外一個隊友儘可能地控制後方的蘇涼。
如果能夠成功,那麼一人領滑另外一人在中間配合,成功阻攔下蘇涼的話,這一場比賽他們還是有一定機會的。
只可惜,沐遠笙對於這一場比賽的領滑位也看得很重,在第二圈剛剛結束時,賽場上的領滑位就已經在沐遠笙和池濟陽之間交替了兩輪了。
這種在四分之一決賽時就這樣激烈精彩的場景確實並不多見,讓在場的冰迷們一時之間都興奮了起來,也有冀省省隊的支持者在觀眾席上為池濟陽和蔡文彬兩人的表現而大聲的呼喊加油。
如果蔡文彬確實能夠在路線上控制住後方的蘇涼的話,那麼他們的這個計劃其實是有成功幾率的。
他們甚至在之前短暫的準備時間裡還考慮到了蘇涼的外道能力,再加上蘇涼在第四道起步,於是特地讓蔡文彬不需要去爭搶最內道,留在外道滑行,做好控制蘇涼路線的準備。
一個不錯的思路。
但是他們忽略了,前方的池濟陽因為需要和沐遠笙爭搶領滑位置,因此並沒有辦法顧及到和蔡文彬之間的路線控制,這就導致了蔡文彬需要以一己之力來封鎖蘇涼的路線。
蔡文彬確實也做得還不錯,可是一則他不像是蘇涼那樣彷彿背後長了眼睛一般能夠看清楚蘇涼的各種準備,二則他的冰感不如蘇涼,滑行能力其實也和蘇涼有差,並不是每一個選手都能夠像是蘇涼一樣內外刃切換自如路線靈活多變的。
在後方跟滑了兩三圈后,蘇涼早已經看清了前方池濟陽和沐遠笙交替和爭奪的規律,也看清了後方蔡文彬在滑行上的弱點。
在比賽進入到第五圈之後,蘇涼果斷地壓低了自己的速度拉開了和蔡文彬之間的距離——然後,一個輕巧的變道,在一個池濟陽落後於沐遠笙,恰好和蔡文彬之間又有一個空隙可鑽的時候,從後方直接加刀提速,在蔡文彬和池濟陽都來不及變道調整的情況下,直接從他們兩人之間的空隙一個蛇形超越……!
“艹艹艹艹艹!!”
二十二中孫笑笑的班級里,一班的半大小子在看到蘇涼的這個超越后,都沒忍住原地蹦了起來。
“卧槽啊!這什麼超越,直接連過兩人?!”
“救命,你們看他剛剛的那個超越,我感覺如果他願意的話,連沐遠笙都能直接被他超了啊!”
直播前的學生們驚呼,現場的觀眾親眼看到這樣的畫面更是衝擊巨大。
“卧槽啊,太牛逼了吧?”
“這就是蘇涼的超越嗎……”
原本在前面5圈時還覺得冀省省隊的兩位很拼或許有希望的觀眾,在看到蘇涼的這個超越之後,當即明白了什麼。
一切也確實如觀眾們所料,這兩個京市隊的師兄弟成功匯合之後,兩人交替領滑、護滑,將後方的路線封鎖得徹底又乾淨。
一開始在沐遠笙領滑時還能夠有機會超越的池濟陽,這會兒也徹底沒有了超越的希望。
直到1000米的9圈比賽結束,蘇涼率先一步越過終點線,然後在他身後護滑的沐遠笙也以第二名的名次過線,再之後蔡文彬和池濟陽陸續過線,這一場結果在觀眾們預想之中,過程之精彩又超乎觀眾們預想之外的四分之一決賽,也終於決出了最終的晉級名額。
蔡文彬和池濟陽兩人在看到擊掌慶賀的蘇涼、沐遠笙兩人之後,也不得不搖頭嘆服——這兩個師兄弟,確實牛逼。
第88章
即便是在現場等待最終成績時再一次觀看回放時,當看到蘇涼從最後一位蛇形超越池濟陽和蔡文彬時,現場的冰迷們也忍不住再一次地為蘇涼這個精彩的表現而感到驚嘆。
而在比賽過程中被超越的池濟陽與蔡文彬兩人,在第一次從電子大屏的第三視角看到蘇涼的這個超越滑行時,也沒忍住瞪大了雙眼。
太離譜了,這個蘇涼的超越是怎麼一回事?
正是慢放的視角再加上池濟陽和蔡文彬兩人原本就是這場比賽的‘受害者’,他們倆才能夠更加清晰地看明白電子大屏上的畫面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蔡文彬盯著電子大屏猶豫了半晌,才扭頭看向蘇涼:“……蘇涼,你在選擇超越的時候,是特地選在了我不好變道的時候?”
一旁的池濟陽原本也有所懷疑,不過他並沒有直接問出口,而是在看到蘇涼麵對蔡文彬的疑問理所當然地點頭之後,才沉默地問道:“那你選擇的超越時機剛好也是沐遠笙超越了我,而我也無暇他顧的時候?”
蘇涼再一次點了點頭:“嗯,是。”
蔡文彬和池濟陽兩人聞言,默默無聲地再度對視了一眼,然後一起搖了搖頭:行了,沐遠笙惹不惹得起不好說,反正這個蘇涼他們是明白了,根本惹不得。
這個道理在比賽之前他們已經知道了,可是在這一場比賽之後,他們才更加清晰地明白了這個道理。
說實話,一般人要是沒有親自和蘇涼比過一場,或者感受過蘇涼在比賽過程之中的這些操作,是真的很難真切地感受到蘇涼本人的可怕之處。
就像是現在觀眾席上的這些觀眾們,他們開心興奮的點只是純粹在於蘇涼的那個蛇形超越看起來太過驚人,對於蘇涼的超越能力感到欽佩。
而像是他們兩個親身感受過蘇涼是怎樣在賽場上選擇時機進行超越的人來說,真正可怕的還是蘇涼那個彷彿把整個冰面都刻入腦海之中,把每一個對手的行動軌跡都能夠在頭腦之中預演,然後再從中挑選出最佳超越路線和超越方式的大腦。
蔡文彬在看到蘇涼理所當然的模樣之後,沒忍住說了一句:“……你這腦子,當運動員浪費了。”
這當然是玩笑話,但是也是蔡文彬真情實感的內心發言。
就蘇涼的這種思維能力,不去當學霸合適嗎?不去考個什麼牛逼的大學合適嗎?不去考個研讀個博再來點什麼科技方面的貢獻合適嗎?
當然,蔡文彬也明白自己這也就是瞎想,他並不清楚那些科研人員究竟需要什麼樣的頭腦,但是他卻清楚短道速滑的運動員會多麼渴望能夠擁有一個像是蘇涼這樣的頭腦。
你說都是爹媽生養的,怎麼有的人腦子就能像蘇涼這樣呢?
池濟陽的內心也是同款的疑問與震驚,於是在看到邊上一臉複雜的隊友之後,他也默默拍了拍蔡文彬的肩膀——算了算了,人家這種腦子,比不來。
重要的是,蘇涼不僅有這樣的腦子,他同樣還有能夠在冰面上發揮出他頭腦優勢的能力。
要換一個光有這種戰術頭腦但是戰術執行能力不行的人來,那有這腦子也沒用——哪怕是做教練,能夠在教練指揮席上臨場指點戰術,可是這種指導又怎麼能夠比得過蘇涼這種自己帶著腦子和能力,全程滑行自如的情況呢?
比不了,這是真的比不了。
在短暫的等待排名和成績出來的時間裡,蔡文彬和池濟陽就已經完成了對自己的內心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