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道上的凌俊勇和蘇涼、沐遠笙也算是老熟人了,畢竟也是國家隊的隊友,不過凌俊勇更擅長中長距離,在500米距離上能夠躋身半決賽的次數也不算多,而中長距離的選手在短距離項目上,存在的問題就是直道滑行的速度能力略微不足。
凌俊勇也有同樣的情況,不既然已經到了半決賽,他當然也不會輕言放棄,同樣也是打算在半決賽上儘可能地滑出一個不錯的成績來。
現場的4名參賽選手很快就準備完畢,發令員也沒有拖泥帶水,乾脆地發出了‘各就位’的指令,當沐遠笙、蘇涼等四名選手站到了起跑線前做好準備,‘預備’的指令聲也很快下達——所有人準備齊備,然後就只聽‘砰’的一聲發令槍響。
“比賽開始了!”
解說席上,廖雨薇的聲音率先響起,她開始迅速地解說賽場上當前的情形:“四名選手同時出發,沐遠笙成功來到領滑的位置,石文輝試圖佔位,但是沒能成功搶佔到內道領滑位,於是暫時跟在沐遠笙的身後跟滑,凌俊勇搶佔了石文輝身後的跟滑位置,蘇涼暫時位於第四位。”
起跑的階段,蘇涼的身邊三位都是點冰式起跑的高手,三人全力穩定發揮的情況下,蘇涼的啟動速度自然就略微落後一些。
在水平越高的比賽中,選手們彼此之間的實力差距也就越近,於是這種技術上的參差所帶來的佔位優勢也就越明顯。
對於眼前的這個情況蘇涼也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並沒有太過緊張。
第一圈的滑跑沐遠笙穩定地處在領滑位上,而石文輝和凌俊勇兩人則在短暫的跟滑之後就已經蠢蠢欲動了——他們知道,在這種短距離的衝刺比賽中,一旦已經被沐遠笙搶佔了領滑位置,這對他們來說就已經處於被動,他們只能儘可能地嘗試超越。
更何況,他們的對手並不是只有彼此,哪怕蘇涼的跟滑確實像是個幽靈一樣,可是現在早就沒有選手會真的像是當初的全國聯賽時期一樣,真的將蘇涼當做一個消失的幽靈。
他們都清楚地知道,蘇涼就在他們的身後,隨時有可能會對他們發起致命一擊——所以不論是在第二位還是第三位,都是死亡位置。
他們兩個雖然看似是在蘇涼前方具備優勢,實際上他們唯一的選擇只有爭分奪秒,儘可能地去到最前方。
蘇涼的起跑階段確實沒有優勢,但是正如石文輝和凌俊勇所想的一樣,他正在最後方觀察著前方三個對手的滑行路線與一切有可能存在的機會。
而這場比賽的機會,遠遠比他之前經歷的任何一場比賽都要更多——因為不論是凌俊勇和石文輝都在抱著想要超越的心態,在滑行的過程中都格外主動。
在第二圈到第三圈的階段,石文輝和凌俊勇兩人之間就已經有了兩三次的位次更替,他們兩人都意圖要超越前方的沐遠笙,但是沐遠笙的速度極快,他的滑行凌厲、控線穩定,對於內道的把控也沒有什麼弱點,在高速衝刺的滑行下,想要超越他,除非他們也能夠做到在彎道外道超越,否則他們根本找不到超越沐遠笙的機會。
而在兩人的後方,正是因為他們兩人的主動,蘇涼反而安靜地穩定在後方跟滑,暫時沒有做出任何的動作。
石文輝和凌俊勇此時的主動和拼搶雖然確實給後方的蘇涼帶來了足夠的超越機會——但是一旦蘇涼在這個階段進行超越,勢必會對石文輝凌俊勇兩人帶去更多的刺激,讓賽場上的情況變得更為混亂,也對蘇涼的體能造成更多的消耗。
等待、耐心。
這是跟滑在最後放的蘇涼始終懸在自己腦海之中的警鐘,他確實時刻都有著想要衝上前去超越的衝動,但是他更清楚,自己現在所需要做的,是在有限的體能下,儘可能地抓住最好的機會……!
就比如現在!
比賽已經進入了第三圈後半,現場的記圈員敲響了手中的鈴聲,宣告著最終的決勝圈到來!
石文輝和凌俊勇兩人都已經拉到了外道上,因為激烈的爭奪和拼搶,他們心中緊繃的狀態已經讓他們暫時忘記了自己拼搶的真正目的,只記得自己想要搶到更前方的位置,以至於他們完全忽略了在內道的位置上,已經漏出了一個完全可以讓人輕鬆超越的空隙。
只是一眨眼之間,蘇涼腳下就已經加刀將自己的速度提升到最快,他穩穩地在直道階段直接從內道超越到了石文輝和凌俊勇的前方——此時前方已經到了直道末端的入彎階段,石文輝和凌俊勇也是沒有想到蘇涼居然真的敢在這個階段把速度提升到這樣的程度。
前方沐遠笙仍舊在領先滑行,已經超越到第二位的蘇涼在彎道階段的速度讓石文輝無法跟進,倒是凌俊勇意圖同樣在彎道加速追擊,但是他的決定太過倉促準備不足,於是面對原本就十分危險的彎道階段,凌俊勇終究沒有控制住自己的路線,徑直撞到了彎道穹頂處的防撞牆上。
凌俊勇的出局宣告著賽場上只剩下三人之間的戰爭——此時的賽場上真正已經變成了沐遠笙、蘇涼師兄弟和石文輝之間的對決。
沐遠笙穩穩地守著領滑位置,蘇涼在出彎之後就切近內道緊貼著沐遠笙後方,在彎道階段被蘇涼超越的石文輝在直道階段意圖再超越前方兩人,但是一旦他有意圖擺到外道的動作,就再度被蘇涼鎖定。
最後的半圈,石文輝幾乎已經等同於失去了機會,最終還是只能看著前方沐遠笙和蘇涼師兄弟兩個穩穩地以小組第一和第二的名次衝過了終點線,雙雙拿下了最終決賽的晉級資格。
一場預料之中的比賽結果。
石文輝的心裡閃過這個念頭,不過終究還是有些不甘心。
在衝過終點線后,等待最終比賽成績公布的時間裡,石文輝沒忍住問了蘇涼一句:“我和凌俊勇在互相超越的時候,你明明也有很多機會能夠超越上前,為什麼你沒有選擇超越?”
在比賽結束之後,他再回想和凌俊勇在前面幾圈的爭奪,蘇涼應該有很多超越的機會才對,但是他卻等到最後才選擇了那一次的機會。
蘇涼這會兒也正在冰上站著等待成績,聽到石文輝的疑問,他愣了一下,然後非常理所當然地道:“並不是每一次的機會,都是正確的機會。”
在聽到蘇涼的回答之後,石文輝的心裡生出了一絲‘果然如此’的想法。
早在全國聯賽時,他就知道,蘇涼會在比賽的過程之中儘可能地選擇‘真正可行’的機會再執行超越。
他原本以為自己早已經記住了蘇涼的這種可怕的大腦,甚至也覺得自己在連續幾次面對蘇涼之後,現在再與蘇涼同場,已經表現得足夠冷靜。
但是他在這一場半決賽時,自以為冷靜的同時,實際上心裡始終緊張於自己有可能被凌俊勇超越,一旦被凌俊勇超越腦子裡剩下的念頭就只是重新超越回去,而忘了比賽之前他曾經考慮過的許多應對的戰術與想法。
這一場比賽,他以為自己表現得比四分之一決賽時要好,實際上卻很有些一團糟糕。
不過在得到蘇涼的這個回答之後,石文輝又重新冷靜了下來——對於短道速滑的比賽和比賽之中的戰術心態,他隱隱地好像摸到了一個全新的門檻。
於是石文輝上前重新擁抱了一下蘇涼,認真地對他道了句:“謝謝,還有,恭喜晉級決賽!”
第82章
“繼前一天的男子1500米奪冠之後,在今天的男子500米距離賽事中,蘇涼再一次成功晉級決賽。”
在現場的電子大屏上第二組半決賽的最終成績亮出之後,廖雨薇和林方正兩人也在一齊感慨蘇涼個人能力中‘穩定’的這一點。
觀眾席上,絕大多數的冰迷對於這一組的比賽結果也都早已有所預料,畢竟蘇涼在兩個月多前的全國聯賽哈市站上就已經上演過這樣的表現,在摘得哈市站的1500米距離金牌之後,又摘下了500米距離的獎牌。
“誒,你們說蘇涼今天不會又重演哈市站的那一次結果吧?1500米金500米銅?”
“也不是沒有可能,不過話說回來,這一次的決賽名單和之前哈市站的名單重合度也太高了吧?沐遠笙、蘇涼、尤建,就只多了一個沒有參加過哈市站決賽的褚睿。”
“哎呀,你沒提我都沒發現,確實,沐遠笙、尤建和蘇涼,這不是上一次哈市站比賽時候的冠亞季軍嗎?誒,你說,這多了個褚睿,這回應該就是褚睿和沐遠笙兩個人爭奪冠亞軍了,說不準尤建和蘇涼兩人的排名也就是順位退下來了呢?一個第三一個第四?”
“話倒也不用說得這麼早吧?”
黃維之前一直都好脾氣地聽著周圍的冰迷在閑聊,聽到這裡他不樂意了:“說真的,蘇涼的500米距離實力未必就比褚睿和沐遠笙來得差。”
這話一出,周圍的冰迷都不太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