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意識到了這一點,所有人也都意識到了,蘇涼雖然看起來冷靜無害,可是他對於這場比賽是有所企圖的。
要小心!
這種念頭的出現,將他們的原本‘主動出擊’聯手配合阻擋蘇涼,變成了一種被動應戰的心態。
有人意識到了這一點,也有人沒有意識到。
可不論如何,當發令員再次發出‘預備’指令時,現場的這些選手,從比賽心態上來說,就已經與第一次‘預備’時有所不同。
在場觀賽的,或許就只有部分教練和解說席上的廖雨薇、林方正感覺到了這種不同以及這種不同背後屬於蘇涼的心理戰術。
教練指揮席後方,裴景搖了搖頭:“小涼這孩子,平時看起來也乖得很,在賽場上就完全換了一個人。”
什麼預備階段故意犯規影響對手心理,什麼第一次上國際賽場就敢誘騙南韓選手犯規……
賽場上和賽場下,簡直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
蔣一波哼了聲:“我兒子,就算賽場上也是個好孩子!”
兩人的無意義爭吵只維持了不到一秒,當賽場上新一輪的發令槍響時,兩人就不再討論,而是將注意力放到了眼前的賽場上——這一回,預備的階段無人犯規,比賽正式開始了!
六名選手之中,率先搶到領滑位置的是吉省省隊的楊凱。
本場決賽之中,吉省省隊的隊員共有凌俊勇、葉開承和楊凱,共有三人協同作戰的吉省省隊可以說是戰術空間相當富餘,楊凱知道自己的實力相對較弱一些,就也不介意給隊友打配合,開場直接搶到領滑位置,便於前期的控速。
只要凌俊勇和葉開承兩人順利和他打上配合,那麼接下來他們三人完全可以有兩人輪流領滑,保住其中一名隊友的體能,最後交由他衝刺冠軍。
黑省省隊的核心當然是尚飛,尚飛又在最內道,本身是有起跑優勢的,他同樣打算衝到最前方去領滑,而後方的尤建也在試圖滑行到一個不錯的位置上,好和尚飛打個配合,於是這一場1500米的比賽,不像是其它的1500米賽事一樣無人爭奪領滑位,反而是有多個選手都在爭取領先的位置。
這種混戰的情況下,蘇涼會在哪裡呢?
許多人下意識地認為蘇涼會在最後的跟滑位置上墜著,安靜地看前面5人的一團混戰,但是當冰迷們的視線往後看去時,卻發現跟在最後的人並不是蘇涼,而是尚飛?!
這是什麼情況?!
冰迷們簡直是當場一愣,倒是解說席上的廖雨薇林方正看得清楚。
廖雨薇笑了一下:“剛剛的半決賽上,蘇涼始終保持著在第三位上跟滑,沒想到決賽階段這個場景又重演了,蘇涼又出現在了第三位上……嗯,應該說,這個策略對蘇涼來說,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此時的賽場上,位於領滑位置的暫時還是楊凱,在楊凱身後隨時準備超越的,則是黑省省隊的尚飛。
也就是說,身處在第三位上的蘇涼,直接斷開了楊凱、尚飛這兩位選手和後方隊友的聯繫,他們後方的隊友但凡想要到前方去和楊凱、尚飛打配合,就必須要先闖過蘇涼這一關。
這場比賽,分明是和半決賽完全不同的情況,但是在這一刻,一切的情形似乎又和半決賽有了微妙的重合……!
林方正在看到眼前的這個場景之後,也下意識地讚歎了一句‘厲害’。
他和廖雨薇兩人的視線都還是死死地盯著解說的監控屏幕,他們都知道,就在剛剛的那個起跑階段,所有人在爭搶佔位的時候是多麼的混亂。
在那樣混亂的情況下,蘇涼爭取到這個第三的隔斷位置……究竟是意外呢?還是在他的計算之中?
如果是後者,那未免也太過可怕了……
第77章
蘇涼確實是刻意抓住機會,在混戰之中卡住第三這個位次的。
或許這在許多人看來非常不可思議,但是對於蘇涼來說,他剛剛的機會不錯,想要卡住這個點,並不算太過困難。
起跑時他位於第二道上,最內道的位置是尚飛,以蘇涼對尚飛的理解,他不會去搶領滑位,但絕對會卡住一個領先位置。
而與尚飛打配合的尤建半決賽排名並不理想,在第五道上——在尚飛身處最內道的情況下,尤建未必需要去和楊凱爭搶領滑位。
那麼對於蘇涼來說,他實際上需要做的,就是卡在尚飛的身後,讓尚飛與尤建無法匯合對他形成威脅就行了。
至於葉開承和凌俊勇就更簡單了,楊凱犧牲自己的體能去爭搶領滑位,而尚飛出於自身的考慮也不可能讓葉開承、凌俊勇和楊凱在領滑位匯合。
總結起來,賽場上這個看似紛亂的戰局,實際上蘇涼只要在開場的時候咬住尚飛,跟在他的身後跟滑,就已經先穩了一半!
而蘇涼所處的跑道就在尚飛的右手邊,原本就有天然的優勢,以他的能力,想要做到咬住尚飛跟滑這一點,實質上並沒有什麼太困難的地方。
所以說,對於蘇涼來說,他的這個起跑雖然在許多人的意料之外,達成的效果也非常讓人驚艷,實際上卻只需要蘇涼在比賽時保持足夠冷靜的頭腦,就不難做到。
只是‘在賽場上保持冷靜’這件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太難。
許多在普通人看來好像‘這很簡單’的事情,實際上難度比人們所腦補的要困難上太多。
就以短道速滑的滑行控制和過彎為例——平時人們總習慣於以‘500米40秒+’這樣的速度來討論短道速滑的運動員速度成績,甚至會覺得500米的成績一旦到45秒以外就已經‘很慢’了。
但500米45秒的速度,也已經意味著這是一個時速40公里的速度。
也就是說,冰面上的運動員將保持時速至少40公里,甚至瞬時速度能達到60公里的速度,在111.12米的環形跑道上以隨時有可能和‘同樣車速’的對手碰撞的情況下競速。
事實就是這樣,這是一項十分危險的‘高速遊戲’。
在狹窄的環形冰面跑道上,一旦衝刺到這樣的速度,對於絕大多數運動員來說,如何再選擇超越的時機,已經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在這樣極限的速度下,思考與放鬆似乎已經是一個奢侈的選項。
蘇涼真正的可怕之處也就是在於此——他有著對極限速度的渴求,以及在極端興奮的情況下,反而能夠越加清醒的大腦。
冰面上
蘇涼死死卡住了第三的位置,而此刻跟在他身後的正是同為他國家隊隊友的葉開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