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主持會議的是國家隊的總教練林國斌,與會的有男女隊總計6名教練員,7名助理教練,1名國家隊外聘的體能及力量教練,現場附帶一名翻譯人員。
在場總計16人,就是目前短道速滑國家隊的全體教練組成員了。
“不好意思,之前因為我個人原因,耽擱了教練組的會面和正式的工作安排。”
林國斌上來先跟眾人道了個歉,然後迅速切入了會議主題:“這次開會,主要跟大家講一講咱們體總冬運中心對我們短道速滑隊新周期的一個期望和任務……”
林國斌不是喜歡講空話套話的性格,他非常直白地跟在場的教練把接下來這個新周期國家隊肩上的擔子講了一遍,在座的教練也終於知道為什麼林國斌會在冬運中心點將之後,那麼火急火燎地將國內能跑的地方都跑了一遍。
確實,盤點盤點國內目前已經成名的選手和他們遞交的退役計劃,在座的教練組成員們也急了。
“基於這些原因,新周期,加強新人梯隊培養力度、培養1500米的項目人才,都是我們所勢在必行的。”
……
教練組開會的討論速度不快,但對於在場唯一的外教埃里克來說,哪怕有翻譯在邊上小聲實時講解,理解起來也很有幾分困難,所以全程埃里克基本沒有開口發言。
等會議臨近結尾,眾人在討論1500米的項目攻堅時,埃里克才透過翻譯說了一段話。
“埃里克教練說,去年他在南韓任教的朋友曾經提到,南韓的短道速滑隊又有了新的秘密武器,特別是針對1500米,南韓預期要進行全面的技術改進,預計改進之後南韓的1500米成績或許又會有一個飛躍式的發展。”
技術改進?飛躍式發展?
雪上加霜吶,這對目前的華國短道速滑隊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就在一屋子教練的愁雲慘淡中,林國斌沉吟了片刻后,果斷地道:“既然如此,光想不是辦法,不管南韓有什麼秘密武器,現在也已經一年過去了,如果有成效,他們的選手應該都已經安排了相應的訓練。這麼著,我去找冬運中心約一場跟南韓的練習賽。”
“是騾子是馬,讓他們拉出來溜溜。”
第10章
林國斌正跟教練組討論完南韓那個1500米的事情,教練組的這次會議討論也基本結束了,也是在此時,會議室的門從外被敲響。
“怎麼了?”
進來的人是林國斌的助理,他進來后,道:“林指導,有三位您邀請的試訓選手到了,不過人到了之後,好像和蘇涼方面起了什麼衝突,現在幾個選手正在速滑館,說是要決一勝負呢。”
“哦?來的是哪三個?”林國斌聽到這話,沒有生氣,反倒笑了起來:“哎呀,不管是哪三個了,決一勝負是嗎?正好正好,我們這兒的會也開完了,正好去看看他們怎麼個決一勝負法兒。”
“你不提我差點都忘了,上午我回來的時候才瞧見你們給蘇涼做的體測數據,那個數據評分,真是看得人眼饞,如果不是因為實在太忙,上午蘇涼又剛剛體測完,我那會兒就想讓那蘇涼現場滑一圈給我看看了,現在正好。”
林國斌一邊說著,一邊朝教練組的眾人一起揮了揮手:“走走走,咱們一起去看看國家隊未來的隊員們!”
在座的眾人也有人前一天沒看過蘇涼和沐遠笙的500米對決的,這會兒聽說有這事兒,當即眼睛都亮了起來,就連外教埃里克在聽到翻譯的解說后也饒有興趣地跟著站了起來,顯然是打算跟著一起去瞧一瞧。
於是呼啦啦一下,整個短道速滑隊的教練組都動了起來,往速滑館大步走了去——能不大步嗎?這都生怕去晚了蘇涼他們比賽結束了,當然要快些趕去啦!
***
時間倒回一小時前
“哇,這裡就是國家隊的陸訓館了嗎?”
下午三點多鐘的時候,教練組還在開會,但林國斌之前邀約的試訓選手已經有幾人結伴到了國家隊。
有林國斌的提前交代,自然有工作人員將他們安排著送到了陸訓館這兒。
這個時間點,沐遠笙正按部就班地在進行器械訓練,蘇涼雖然沒有教練在帶,但基礎性的訓練他完全可以自訓。
最初沐遠笙還有些擔心蘇涼不知道該怎麼正確使用這些器械,但他觀察了一會兒,發現蘇涼對陸訓館的器械使用非常嫻熟,就也放心了下來,於是偌大的陸訓館里,蘇涼和沐遠笙一人佔了個訓練區域和器械,兩人互不干擾,都埋頭苦練了起來。
試訓選手到達陸訓館時,看到的就是陸訓館里專註訓練的蘇涼和沐遠笙兩人。
“哇,大林,狍子,好像已經有人在訓練了,看來我們來得還是不夠早啊!”
從陸訓館門口走進來的是三個看起來十六七歲的少年,他們三個是林國斌這一次在東三省的青年隊里挖出來的苗子,開口咋咋呼呼的名叫孫睿翔,被他叫做大林和狍子的則分別是林永勝和周奇奇。
蘇涼聽到三人的聲音時,正在功率車上快速蹬踩,進行心率負荷的訓練,這種訓練不宜驟停,於是在聽到孫睿翔的聲音后,他沒有一下停下動作,而是逐步調整了自己的蹬踩節奏,在放緩了節奏已放鬆狀態蹬踩了兩分鐘后,蘇涼才停下步伐,從功率車上下來。
孫睿翔早注意到蘇涼了,功率自行車的訓練他以前沒接觸過,於是盯著蘇涼看了很久,直到蘇涼停下動作之後,孫睿翔才湊到功率車邊上,繞著圈將功率車看了一遍。
“這個器械是練的什麼呀?我們省隊沒有搞這個。”孫睿翔看著功率車,還伸手摸了摸,滿眼的興味盎然。
蘇涼也在注視孫睿翔,或者說,他的視線在孫睿翔、林永勝和周奇奇三人身上都轉了一圈,巧了,都是熟人。
孫睿翔、林永勝和周奇奇,這三個現在還滿身活力的少年,他們來自同一個省份,同樣的天賦出眾,在接下來的這個奧運周期和下一個奧運周期中,他們都是短道速滑國家隊的主力成員。
在退役之後,孫睿翔留隊做了助理教練,在蘇涼從花滑轉項到短道速滑時,孫睿翔還擔任了一段時間蘇涼的體能教練,日常跟蘇涼吹:“小涼你這體能不行,當年在青年隊時,功率車我能一口氣全速踩30分鐘不帶停的,冰上有氧訓練我能一口氣滑他個4組3000米!”
蘇涼是個實事求是的性格,當時就讓孫睿翔給他現場表演一個30分鐘功率車全速騎行不降速,但孫睿翔猛擺手:“那都是年輕時候的事情了,現在年紀大了,還滿身傷病,能跟年輕的時候比?”
看著眼前的孫睿翔,蘇涼覺得穿越之後的這兩天真是充滿了驚喜——他眼前這不是就遇到年輕時候的孫睿翔了嗎?
“這是功率車,試試?”蘇涼指了指功率車的方向,看向孫睿翔。
“可以試的嗎?”孫睿翔看著這功率車,剛剛眼饞很久了,於是直接抓著把手翻身就上去了,上去了之後他還問呢:“勞駕問一下,這個什麼功率車,要跑多久算合格啊?”
蘇涼眨了眨眼:“聽說厲害的人能踩30分鐘不降速。”
這時,沐遠笙也已經停下了他的訓練走了過來,恰好聽到了孫睿翔和蘇涼兩人之間的這段對話。
在聽到蘇涼說‘30分鐘不降速’時,沐遠笙臉上的表情出現了一點微妙的變化——小涼這也太調皮了,在功率車上全速騎行30分鐘不降速?這得是超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