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咱們是電視台,最多也就是出個新聞、專訪、紀錄片直播什麼的,這對項目推廣來說不是沒有用,可是效果也不強吧?”
又有人笑:“要說做宣傳,還得是那些娛樂綜藝節目,要不就是拍個電視劇什麼的,等全國一熱播,這才是有宣傳效果呢。這些事情咱們體育頻道又搞不來。”
坐在會議室里一直安靜的體育頻道頭兒聽到這裡,突然眼神一動:“嗯?誰說咱們搞不來?”
第70章
“編劇?取材?”
裴景聽到這消息時,還挺意外。
“怎麼就有編劇要來咱們冬季項目里取材了?我看那些夏季項目也沒這待遇的吧?”
蔣一波插了一句:“前些日子的事了,當時林指導就說,咱們冬季項目不應該只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如果不做宣傳,廣大群眾永遠也不會知道冬季項目除了花滑之外還有短道速滑,咱們短道的成績甚至比花滑還要更好。”
“林指導這段時間去夏季項目那裡取了一圈的經回來,像是國乒那裡,他就去了好幾回,回來就念叨,人家有乒乓王子雙子星,咱們怎麼就不能有?”
“然後沒多久劉記那裡回了消息,說是體育頻道也打算加大對冬季項目的宣傳推廣力度,兩邊宣傳的目的不一樣,但是總歸都是要搞宣傳,體育頻道那裡就給了幾套不同的宣傳方案,什麼紀錄片追蹤拍攝啊,短道、花滑全錦賽、世青賽和世錦賽的全套宣傳啊都有,還有一些央視的訪談節目邀請啊,最後就是這個電視劇了。”
“劉記說,他們體育頻道也是有一些影視片製作的額度的,但是過往一直都是用在紀錄片製作和各種直播賽事的授權引進上,前段時間巧了,好像他們的主管單位要求要推一些體育題材的優秀影視作品。”
“那天他們開會的時候,話趕話的就說到了綜藝和影視劇的製作,他們頭兒就想到了這茬兒,剛好和冰協還有林指導一溝通,這不就派了便編劇來咱們冬訓中心取材?”
裴景總算是聽懂了個大概的前因後果,不過他也沒太在意,反正對人家來取材的編劇客氣點,別人有什麼問題好好回答就行了。
沒兩天,就有個主編帶著他的編劇團隊來了,據帶隊來的劉記介紹,這位主編的編劇團隊是當前國內寫職業劇很知名的隊伍,團隊的劇本出過好幾個爆劇。
短道速滑這裡的教練組和運動員都組織到一起跟這位主編還有他團隊的人碰了個面,來取材的團隊里總共兩男兩女,光看外表覺得這些編劇和普通人也沒什麼區別,孫睿翔還偷偷在邊上跟蘇涼咬耳朵呢——老大老大,這些編劇都沒戴眼鏡誒?我怎麼看著覺得你比他們像編劇?
蘇涼:……
應該怎麼告訴二翔,並不是所有編劇都會近視,也並不是所有運動員都視力一流。
短道速滑這裡的教練和選手們在和編劇們碰了個面之後,都是該訓練訓練,該幹嘛幹嘛,互相之間都沒太多影響,這些編劇取材也不是光只在陸訓館和速滑館里蹲著,他們基本上把冬訓中心裡的各個區域都逛了一遍,偶爾有冬訓中心這裡的工作人員給帶著路,偶爾也就是他們自己瞎逛。
如果說有什麼不同的話,就是選手們在訓練結束之後時不時會被這些取材的編劇攔住問些話。
“這個訓練是每天都做嗎?一周的訓練日程安排大概是怎樣的?”
“短道速滑不是冰上項目嗎?為什麼你們有半天時間會耗在陸訓館這裡?”
“那些選手也是短道速滑的嗎?他們看起來好像比較瘦小一些?哦……是花滑的人啊,所以速滑這裡和花滑是同一個陸上訓練管。誒?什麼?短道速滑的縮寫不是速滑是短道?哦,不好意思,原來還有這個細節在……”
“那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的區別是什麼?我看對面只有速滑館和花滑館,速度滑冰的訓練館是在什麼位置?我回頭去參觀一下……”
這些編劇提問很直接,這對運動員們來說溝通也比較輕鬆,雙方沒幾天就熟悉了起來,等到熟悉起來之後,兩個女性編劇就直接跟女隊那裡泡在了一起,兩個男性編劇則天天扎堆在了男隊這裡。
“誒,二翔,你再說說你第一回見你老大時候的那事兒唄?你們倆是為什麼會突然上冰開始比賽的?”
其中一名男性編劇胡侃又拿著筆跟孫睿翔扯淡了起來——沒錯,這個男編劇的真名就叫胡侃,他是京市大雜院出身的,從小一個大雜院里就格外的熱鬧,也造就了他胡天侃地的本事,本人也跟他的名字一樣,特別能侃,沒兩天就跟‘東北三寶’毫無障礙地混到了一起。
就‘東北三寶’這名字還是胡侃給二翔他們取的,說的正是孫睿翔、周奇奇、林永勝三人。
孫睿翔根本沒有意識到胡侃是在取材,當時就跟胡侃嗶嗶了起來:“害,你是不知道,我老大他還挺壞,當時我和大林、狍子剛到冬訓中心,看這裡的什麼設施都新鮮,好些設備是我們在省隊和體校的時候沒見過的。”
“那會兒我和林子他們一進陸訓館,就看到我老大在踩功率車,你看,就那邊那個車子,我就好奇,問我老大說——這是幹啥用的?正常踩到多少算及格啊?”
孫睿翔一邊說一邊痛苦回憶:“然後我老大大概那會兒就看我傻,開口就跟我忽悠——說厲害的人能連踩30分鐘不降速。”
聽到這話,別說孫睿翔了,就連胡侃都一臉痛苦的菜色——這些天里,他們也不是只採訪問話取材,自己也親自上手參加了一小部分的訓練,這個功率車就是每個人必定會去體驗的一個項目。
這功率車不開阻力什麼的還好,一旦按照運動員的標準設置完畢,10秒鐘感覺就能要了他狗命,連踩30分鐘不降速,那得是什麼樣的神人啊?
胡侃覺得,這二翔不能夠信了吧?
然後孫睿翔就一臉菜色地回憶:“我那時候多相信我老大啊,他看起來那麼冷靜,一點兒騙人的樣子都沒有,我就上去踩了,硬頂著想要踩到30分鐘不降速……我又想實在不行人家是厲害的人能30分鐘不降速,我至少得踩個20分鐘才算合格吧?”
這可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胡侃拍了拍二翔的肩膀,臉上一臉同情,心裡【新素材+1√】。
坐在孫睿翔身旁不遠處的林永勝和周奇奇倆人默默無語地看著不遠處的二翔,都很像再挪到離他更遠一些的位置去——他們是一點兒也不想借著‘東北三寶’這個名字成為未來某個電視劇裡面的重要配角。
真的,一點也不想。
***
幾個來取材的編劇,其實進了國家隊之前,就已經從國家隊這裡拿到了幾個比較適合用來取材的角色信息。
像是男隊這裡就是‘蘇涼’、‘沐遠笙’、‘東北三寶’、‘尚飛’這幾位,國家隊提供了這幾位的原型信息,不論是編劇們打算吸取他們身上的一些關鍵元素,還是直接用這些原型人物來寫故事,都沒什麼問題。
幾個編劇聊了幾天蹭了一波素材之後,由總編劇牽頭開了個會。
要說呢,國家隊不愧是精英雲集的地方,天才和可取材的信息點真的不少。
“先說女隊這裡吧。”其中一名女性編劇點著筆頭,總結了她取材時搜集到的一些信息點:“目前女隊處於新老交替期,老隊員實力較強的基本都退役了,餘下的幾位不太能扛得住,之前京市站的比賽成績不算太理想,目前隊里林夢、姚姚、江雨霏、林若瑤幾位都是比較被看好的新生代,其中姚姚能力比較全面,但是比賽心態還不夠穩,各位女選手的機會比較平均。”
說到這裡,另外一名駐紮女隊的編劇補充了一句:“聽說東北那裡有個新近崛起的短道速滑天才女選手,之前林指導去選材的時候錯過了,但是在之前的全國聯賽首站青年組的比賽里,橫掃了國青隊的選手,我們覺得這個選手的信息值得關注。”
女隊這裡交代完了,就輪到了男隊這裡。
駐紮男隊的一個是胡侃,另一個就是他們的總編劇,不過總編劇主要是跟教練組還有冬訓中心的工作人員溝通,跟隊員們混在一起的那個就是胡侃。
聽女隊的兩位同時聊完之後,胡侃笑了起來:“說起來你們可能不信,男隊這裡有意思的可太多了,就我整理的,沐遠笙的成長線就能作為主角單獨走一條,尚飛的那條線也不差——天才少年,賽場上意外受傷,沉寂一年重新復出向著頂峰衝刺,怎麼樣?牛逼吧?”
說著,胡侃搖了搖頭:“我原本以為沐遠笙這種和尚飛這種已經很牛了,結果居然還有個蘇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