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等到蘇涼他們出門離開,裴景才隱約察覺到哪裡不太對勁——他忽然記起,蘇涼雖然確實在比賽中總是能夠保持極端的冷靜,但是在之前的比賽里,他也常常是極端衝動的那一個。
冷靜在於他能夠準確地判斷出賽場上的每一個機會所在,而衝動則在於他那顆總是想著挑戰不可能的心,那種挑戰不可能的衝動,讓他在之前的比賽之中無數次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技巧和對機會的把控能力,從各種近乎不可能的角度摘走了勝利的果實。
這會兒再回顧起蘇涼臨出門時的那個淺笑,裴景渾身一個激靈。
蘇涼他,這是還在想著一定要找機會贏得勝利吧?
不論在任何危局中,都始終想著勝利的可能性——這也是蘇涼的固執與特點,可是眼前即將到來的這場比賽,面對著大李正泰、塞繆爾、馬特奧這一系列的對手,蘇涼如果想要從中奪得僅有的兩個決賽晉級名額,其中的難度比起預賽階段,又何止是翻了一番呢?
“行了哈,想什麼呢?走了,去教練指揮席!”
蔣一波也早已經看出來裴景剛剛腦子短路的模樣了,這會兒看起來,蔣一波顯然要比裴景冷靜得多。
只是如果能夠看到蔣一波攥緊的手心,便也能看得出來,蔣一波面對自家大兒子接下來這困難重重的半決賽,心裡的緊張比起裴景也是半點不弱。
等兩人來到教練指揮席的位置時,賽場上,男子1500米半決賽的參賽選手們也已經開始了分組熱身的準備。
現場的觀眾席上,觀眾們此時也已經知道了接下來這三場半決賽的分組情況,哪怕原本就覺得蘇涼半決賽很難再有機會晉級決賽,但其實每個冰迷們心裡都還是帶著一點額外的關於奇迹的期待的。
可是這種關於奇迹的期待卻在半決賽的分組之中徹底地覆滅了。
一時之間,觀眾席上的冰迷們心情多少都顯得有些沉重了起來。
要說現場唯一一個無憂無慮的比賽觀眾,大約就是被秦教練抱在懷裡的暖暖了,小傢伙之前還有些困了的樣子,結果沒等他眯眼呢,就輪到蘇涼他們上場分組熱身了——腦袋上戴了‘探哥雷達’的小不點當即醒了過來,又開始噼里啪啦地快樂拍手了。
就連現場的直播鏡頭似乎也注意到了這個全場年齡最小的‘冰迷’,導播還特地將鏡頭切到了小傢伙的臉上,冰迷們在現場的大屏幕上看到這個小不點時,也令現場的氛圍一暖,整個現場紛紛笑出了聲來。
解說席上的林方正和廖雨薇在看到導播的這個鏡頭后,也沒忍住微微一笑:“這應該是我們在現場看到的年紀最小的冰迷了吧?”
“啊,抱著這位小冰迷的還是我們的老熟人,花滑國家隊的前主教練秦教練與林教練夫婦,看來這位小冰迷能夠出現在現場,也是和冰雪項目有淵源的了。”
趁著選手們在分組熱身的階段,蘇暖意外地成了這個短暫時間裡的話題中心。
或許是因為這麼小的冰迷實在難得,再加上又有秦教練夫婦的噱頭,現場導播的鏡頭就在小不點這裡停留得略久了一些。
邊上的林教練笑著逗他‘暖暖上電視了’,小傢伙還不知道‘上電視’是什麼意思,他這會兒的心思早已經都掛在冰面上的哥哥身上啦!
在看到蘇涼開始滑行熱身後,小傢伙的一雙眼睛也閃閃發亮,然後開心地小手亂舞:“哥哥香香棒棒!”
第59章
能夠晉級到半決賽的選手,對彼此的實力早也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場的其餘5名選手都已經不是第一次同場競賽,只有蘇涼在這些選手之中算是一個陌生的新人。
這個唯一的新人自然就更多地受到了其他同組對手的關注。
塞繆爾和馬特奧在熱身完畢之後,都有意無意地觀察了一會兒蘇涼的表現。
不久之前的預賽,在他們兩人的預計之中,第三個晉級半決賽的選手大概率會是德國的喬納斯,結果最終晉級的人卻是這個華國隊的蘇涼——他的這一次晉級,本身也已經證明了他所具備的能力。
法比安和奧盧米德在預賽的時候並沒有關注過蘇涼,此時只是帶著好奇探究的視線看了看這個年輕的對手。
或許,這一組半決賽選手中對於蘇涼最為了解的人,就只有來自南韓的李正泰了。
在今年夏訓之前,華國和南韓的那一場邀請練習賽對於南韓青年隊的選手來說,可以稱得上是一個不堪面對的恥辱瘡疤,因為那一場的比賽,當時的青年隊主教練李永河被辭退,原本被精心培養的崔昌熙和高在勇也已經失去了姓名。
雖然在總教練崔成業的高壓制裁下,沒有人敢去提及那場比賽,但是如李正泰他們這些選手,事後都私下通過自己的渠道取得了當時那場比賽的錄像視頻。
從那一次的比賽視頻中,李正泰就將重點鎖定在了蘇涼的身上——在那一次的練習邀請賽上,南韓在男子1500米對決上的慘白,他認為有很大一部分要歸咎於這個名為蘇涼的少年選手。
以李正泰的眼光來看,這個名叫蘇涼的華國選手,他身上的技術有著較為明顯的南韓特色,身體滑行姿態低、善於內道超越、后程能力優秀,包括滑行中所表現出來的滑商也和他認知中的華國選手處在完全不同的水平線上,整體滑行思路遠遠超越了華國當前選手的水平。
如果蘇涼知道李正泰在想什麼,他或許會告訴李正泰——其實他的滑行技術不進來自於南韓,更來自於加拿大、荷蘭等等不同的國家。
華國隊差不多是從1998年就開始嘗試引進外教,但是最初的階段,在技術的訓練上主要還是由華國本國的教練作為主導,外教更多是在於體能、力量等方面的訓練上。
而隨著華國隊認識到自身教練組在技術上的偏重之後,也開始逐漸引進外教對選手進行技術方面的訓練,而華國的教練組認為技術的引進並不能特別偏重於某一個國家,因此後來華國隊的外教組中不僅有來自南韓的教練,還有與其他國家教練組的互相學習。
在蘇涼穿越前,華國的短道速滑國家隊教練組中,外教已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些外教也為華國訓練出了許多技術出眾的選手,蘇涼也是其中之一。
在等候休息區中,蘇涼自然也感受到了來自他對手們的打量,有時候視線相對,他也會給對方送上一個友善的微笑。
微妙的相持氣氛在這個等候休息區中蔓延,每個人都想從對手的眼裡看到對方的疲憊和緊張。
在這樣的氛圍里,原本這些選手都覺得,率先扛不住的人會是蘇涼——畢竟他年紀小,又缺乏比賽經驗,哪怕預賽運氣好晉級了,在半決賽階段面對一群強手,總該會緊張的。
結果在6個選手中,率先被察覺出緊張感的,卻反而是英國隊的奧盧米德。
這個英國選手隨著比賽的臨近,明顯有些坐立不安了起來,好幾次在休息區的位置上站起來悄悄地深呼吸,殊不知他的這些表現都已經被他的對手們看在了眼裡。
蘇涼看了一眼奧盧米德,覺得奧盧米德大概是要送了。
就短道速滑這樣的對抗與競速並存的項目,選手本身的鬥志和競技狀態就很重要,他其實也佔了一點這方面的便宜,本身就對速度的追逐和對抗感興趣,只要對手稍強,他就容易興奮起來,像是現在的這一場半決賽,他所需要做的反而變成了要讓自己不要興奮過度,免得過度的亢奮和發力狀態傷了自己。
而在比賽開始之前就狀態緊繃,身體的肌肉都會微微僵硬,這對於選手在賽場上的發揮很致命,甚至也可能會在滑行過程中更容易受傷。
就在蘇涼胡思亂想的間隙,賽場上的第一組比賽已經開始。
第一組的比賽之中,南韓的其中一個青年選手金賢德就在這一組登場,金賢德在這場比賽中的表現確實如蘇涼看過他身材后所預判的一樣——這是一個靈巧型的選手,整體的滑行技術基礎非常地紮實穩固,在直道上的變道流暢,左右腿的滑行都沒有特別的短板。
如果非要說的話,這個金賢德的絕對速度能力或許略微不足,從他拉外道超越的時候能夠看得出來,哪怕有外道拉大圈時速度上的加持,在超越時也有些勉強,所以他的外道超越成功率反而不如他的內道超越成功率高。
不過金賢德的力量耐力應該很不錯,和南韓許多選手一樣,到了其他國家選手最後三圈已經跑不動的時候,他原本不算出色的速度反而保持住並且凸顯了起來。
原本排在半決賽第一組第三位的金賢德,正是憑藉著他出色的速度耐力以及內道的超越能力,在最後關鍵時刻超越了前一位的選手,最終成功以小組第二的成績拿下了晉級決賽的資格。
金賢德的晉級,對於華國隊來說是一個明明白白的壓力源,這就意味著在最終的決賽階段南韓已經佔據了一個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