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周海波覺得蘇涼大概是擔心自己因為沒能完賽心態不好,於是他非常認真地解釋道:“蘇涼你別擔心我,沒完賽也沒什麼,我那會兒也快拼到極限了,後面還不知道能保持到多久呢……”
就在他這麼說的時候,忽然覺得‘欻欻’有兩道目光同時看向了他——正是站在他眼前的蘇涼和站在不遠處的裁判員。
周·慫王·海波被這兩道欻欻的目光盯得僵硬了一下。
怎麼回事?
他這句話有什麼問題嗎?
蘇涼默默看了周海波一眼,用平靜的語氣道:“不管怎麼說,你那時候都是處於絕對領先位置,因為受到對手的干擾才‘被迫’摔出賽道,未能完賽的。”
周海波:?
雖然蘇涼說的這個沒有錯,但是周海波總覺得蘇涼好像是在跟誰強調什麼事情一樣,在收到蘇涼的‘凝視’之後,原本還想再說點什麼的周海波當場安靜了下來,乖乖地沒有再說話。
邊上的裁判長看了眼他們倆,然後嚴肅著一張臉滑向了裁判組所在的方向,他要去調取一下錄像再做最終的判斷。
看到裁判長離開了,周海波才跟著蘇涼一起滑向了出場口,等他給自己的冰刀套上冰刀套之後,眼看石文輝他們幾個都在另一頭兒說話,周海波才小聲地問蘇涼:“你剛剛是不是讓我住嘴?”
蘇涼點了下頭,然後問出了一個讓周海波非常疑惑的問題:“你是不是沒有看過國際滑聯的規則手冊?”
周海波:“……啊,是的?”
蘇涼看了眼滿臉寫著‘你為什麼問這個問題’的周海波,也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其實當前的短道速滑整體大環境,周海波這樣對規則了解不深的運動員其實在所有的短道運動員中是佔了絕大多數的,他們只會記得一些關鍵的條例,例如起跑犯規是怎樣的,在第一個彎道結束之前摔倒是怎樣的,但是對於國際滑聯規則手冊裡面那多如繁星的條例,其實並不了解。
不止是運動員,有不少基層的教練員自身對於短道速滑的規則都沒有吃得很透,這就造成了哪怕有的時候認為自家的運動員沒有問題,卻很難從現有規則中快速地提出相應的條例對裁判組的判罰進行質疑。
當然,那些都扯得有些遠了,往近了說,就剛剛周海波的這個未能完賽,在他摔出賽道前,他正處於第一名的絕對晉級位,並且這個晉級位保持了整整7圈——在這種情況下,周海波他並不是因為自身原因摔出賽道,而是因為從內道超越的趙家豪超越不當。
蘇涼並不確定趙家豪當時對周海波有沒有犯規行為,但是僅憑這一點,‘周海波不是因為自身原因摔出賽道導致自己未能晉級’,裁判長就有權力給他一個‘adv判進’的決定。
所謂‘adv判進’,指的就是由裁判長直接將運動員判進下一輪比賽,這是在運動員的條件符合的情況下,裁判長所具備的權力。
毫無疑問,周海波剛剛的情況是完全符合‘adv判進’條例的。
不過這個判定主要還是由裁判長自身決定,有可能判也有可能不做這個判定,所以剛剛周海波說自己‘反正自己也沒什麼體能了’的時候,蘇涼和裁判長都同時看向了周海波,也才有了蘇涼那一段為周海波辯解的台詞。
等聽蘇涼解釋完這些之後,周海波人都傻了。
什麼意思?
他還有機會晉級決賽?!
他當場嗷地一嗓子抱住了蘇涼:“啊啊啊,哥,以後你就是我哥了!”
蘇涼:“……”
倒也不必。
在好不容易推開激動過頭的周海波之後,現場的裁判組似乎也已經做出了最終的評議決定,廣播之中廣播員的聲音清晰地響了起來,開始逐一宣布現場選手最終的排名以及成績、晉級情況等。
“短道速滑全國聯賽第二站,男子1500米距離半決賽第二組最終成績——
第一名:蘇涼(京隊),2分23秒35,q(晉級);
第二名:趙家豪(冀省隊),(pen);
第三名:尤建(黑省隊),2分24秒97,q;
第四名:張紹武(黑省隊),2分25秒33;
第五名:石文輝(哈市隊),2分26秒87;
第六名:周海波(黑省冰上飛揚俱樂部),adv(判進)。”
!!!
在明確聽到現場的廣播宣布自己被判進決賽的那一刻,周海波是真的心服口服了,就連趕來他身邊的冰上飛揚俱樂部的教練人都傻了。
他確實是覺得周海波那會兒被摔出賽道有點遺憾,但是他也並沒有能夠第一時間就想到‘判進’這件事。
這會兒在聽到這個裁判組的決議結果之後,他才想起來,確實是有這麼一種判定,只不過他對於判進所需要的具體條件也了解得有些模糊不夠清晰,所以哪怕真讓他在周海波剛剛摔倒那會兒來想到這個判進的條例,他也根本沒辦法確定周海波到底能不能被判到決賽里。
但不管怎樣,現在最終的都是一個好結果。
他們冰上飛揚俱樂部,居然也出了一個能夠進全國聯賽甲組決賽組的選手啦!
甭管周海波是不是被判進決賽的,那想要被判進決賽,至少在你被其他人干擾摔倒之前,你得是能處在晉級位才行啊!
而且不能是剛起跑那會兒的晉級位。
這俱樂部的教練拍著周海波的肩膀,真的是滿心歡喜:“海波啊,你今天這比賽的運氣,是真的挺不錯啊!”
***
現場的冰迷們也沒想到居然還能夠有這麼一出。
觀眾席上的冰迷們在聽到最終的晉級結果時,也是目瞪口呆——好傢夥,也就是說,這一組的選手,一共6人,結果有3人晉級決賽啦?
這可不比半決賽第一組總共6人只有3人有最終成績的要刺激得多?
這些冰迷們絕大多數也是第一次在現場看到‘判進’的真實案例,一時之間討論得都還挺興奮了起來。
“不過說起來,周海波這一判進,那一會兒決賽的時候,算上正常晉級的豈不是賽道上就有7個人了?這未免也太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