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現場的無數冰迷們面面相覷——這怎麼可能?
蘇涼這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第44章
賽場上的追逐賽已經來到最後三圈!
而事實上,此時蘇涼距離他的終點已經只有大約兩圈半的距離,而另一側原本開場時處於領先位置的周海波距離他的終點卻還有接近三圈的差距。
賽場上,周海波始終沒能想明白,這場追逐賽是怎麼進展到眼下這樣的情勢的?!
他一面在全力加速滑行,一面感受著來自後方蘇涼的追擊,兩人之間原本應該有著大約半圈賽道的距離,但是他已經明顯可以感受到來自後方的壓力越來越大,蘇涼已經在他後方追得越來越近!
第七圈,周海波不管不顧開始全速向前加速超越,但是過快的速度讓他在入彎和出彎的時候無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滑行路線,以至於每一個入彎和出彎的角度路線實際上都不太理想。
觀眾席上的冰迷都看出來周海波急了。
在冰面上的滑行有的時候並不是拼盡一切力氣滑得越快越好,你在具備速度能力的同時也需要具備足夠的控制力。
只有發揮出在你控制能力範圍內的最大速度,才能給你帶來最好的成績,而一個失控的速度,哪怕你的速度再快,在入彎出彎時,人家能夠在緊貼內道的位置快速過彎,你的滑行路線都快超到外道去了……
這樣的情況下,你每滑行一圈都要比人家多滑的一段距離,實際上你的速度效率或許就遠遠落後於你的對手。
周海波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眼下這一場追逐賽已經超出了他的控制範圍,他已經被蘇涼架在火上烤了。
平時的這種九圈追逐戰,周海波通常都是相對較有優勢的一個,但是他的優勢也無法讓他做到幾乎要追平對手的地步。
而他身後的蘇涼此時距離他的位置已經越來越近,觀眾席上觀眾們那種倒吸一口氣的聲音和一些尖叫的吶喊歡呼聲也已經告訴了周海波此刻蘇涼和他之間的緊迫距離。
第七圈的比賽很快過去,就在周海波將要進入第八圈的第二個彎道時,現場的搖鈴聲突然響起——這個搖鈴聲令周海波悚然一驚,這意味著賽場上領先的一名選手已經到達最後一圈的比賽了!
也就是說,蘇涼已經領先他超過四分之一圈的距離!
在比賽只剩下最後一圈的此刻,超過四分之一圈的優勢,幾乎已經奠定了蘇涼的勝利與周海波的失敗。
原本在賽前對於自己這場追逐賽充滿信心的周海波,在最後一圈的衝刺中,幾乎已經記不清自己是怎樣完成的比賽,他只記得,自己還沒過最後一個彎道時,他已經聽到了現場觀眾們的歡呼聲——那是在慶祝他的對手蘇涼成功衝過終點。
輸了。
周海波都不知道,自己怎麼會輸得這麼徹底。
那個蘇涼不是才15歲嗎?
他不是用的側向直立式起跑,在起跑階段比點冰式起跑有劣勢嗎?
他不是……再多的不是也無法改變眼前的現實,這一組的追逐賽,是蘇涼贏了。
其實一組追逐賽的勝負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選手在追逐賽中是否跑到了全場前四十位的成績。
只是眼前的比賽結果對於賽前信心滿滿的周海波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而當最終兩人的成績出來之後,原本在沉浸在失意之中的周海波更是猛然渾身一個激靈。
現場的廣播中,裁判組在確認了圈數、最終成績記錄無誤之後,有廣播員播報出了九圈追逐賽第36組,也就是蘇涼和周海波兩人的成績。
“男子九圈追逐賽第36組,頭盔號988選手蘇涼,最終成績1分28秒37;頭盔號156號選手周海波,最終成績1分32秒99。”
1分32秒99和1分28秒37。
這兩個數字,足足4秒62的差距,以短道速滑的滑行速度來說,意味著周海波在最後衝線的時候,已經被蘇涼套了將近半圈的距離。
而1分32秒99的成績,也是周海波日常訓練中都沒有出現過的過去一年最差成績——周海波在個人技戰術的實力上還存在一定缺陷,在冰面上的絕對速度原本就是他引以為傲的一個優勢,但在今天的追逐戰中,他的對手蘇涼無疑在這場比賽中徹底打碎了他驕傲的資本。
觀眾席上,黃維在看到蘇涼率先衝線的時候,興奮得差點兒蹦了起來——就像是周圍冰迷們所猜測的一樣,黃維原本也以為蘇涼真要輸給周海波了,誰想到,在這場追逐賽里,蘇涼的劣勢僅僅存在於前三圈的追逐中,隨著圈數越來越多,蘇涼的表現也越來越亮眼。
直到看完了這一場追逐賽的全程,黃維的心裡徹底的安定了下來——雖然蘇涼的年紀確實還小,但是在這場追逐賽中已經體現出了穩健的風格,能夠不為對手的強弱所影響,穩定地完成自己既定的比賽目標!
與比賽的過程中因為受到對手蘇涼的影響而狀態起伏嚴重的周海波相比,蘇涼的比賽全程始終淡定自若,他的滑行速度同樣不慢,但是兩者相較而言,其實周海波的絕對速度是要強過蘇涼的,但蘇涼對於自身速度的控制能力卻明顯要高出周海波太多。
和周海波最後明顯已經在慌亂中滑行,簡直快要往防撞板衝去的失控路線相比,蘇涼的全程滑行幾乎每一圈都盡量貼近了內道,他也正是憑藉著精準有效的滑行,拿下了絲毫不遜於在場任何一位成年人的最終滑行成績,並且將賽前自信滿滿的周海波壓得抬不起頭來。
***
賽場旁,蘇涼和周海波早已經在追逐賽結束之後就離開了冰面,先一步退場的周海波在看了蘇涼一眼,就急匆匆地離開了現場,像是不想面對蘇涼這個在剛剛的比賽中給他帶去了巨大打擊的對手。
而在蘇涼前兩組完成比賽的沐遠笙則並沒有先回后場,而是在賽場旁等著蘇涼結束了比賽,才跟他一起往後場的方向走去。
“恭喜,贏了一場開門紅。”
蘇涼點了點頭,同樣恭喜了沐遠笙。
在他前兩組比賽的沐遠笙拿下了1分27秒31的好成績,以他們師兄弟兩人的成績,已經是穩進甲組了。
不論是蘇涼還是沐遠笙,他們的最終目標當然並不是進入甲組就好,沐遠笙的目標是進入500米的最終決賽組並與同組對手爭奪前三,蘇涼的目標則直指1500米的前三以及500米和1000米的決賽晉級資格。
沐遠笙早已經知道蘇涼的目標是什麼,正是因為知道,他心中對蘇涼的狀態也不免有些擔心。
500米、1000米和1500米,哪怕這3個距離的賽事分別是安排在3個不同的比賽日,可這其中的體能消耗和壓力也絕對非同小可。
特別是這並不是青少年賽,蘇涼的對手全都是已經成年的職業選手。
就以明天就要進行的1500米比賽為例,預賽、半決賽和決賽——這3場比賽將在明天一個下午全部賽完,這對蘇涼來說,與其他成年對手比拼的已經不止是在1500米單項上的實力,還有連續高強度比賽作戰的體能!
想到這裡,沐遠笙也不再多言,兩人很快返回后場更衣室,換下了滑冰服,然後往京隊的休息室方向趕了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