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 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297節 (1/2)

所謂的剋制,主要說的是在這場1500米的半決賽中,選手們的啟動速度都相差不多,並沒有選手選擇在前程階段大幅度地和對手拉開速度。
這一點在這一屆的世錦賽上算是比較少見的情況,不論是上午男子組的賽事或是先前女子組的半決賽,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有選手在啟動階段就開始一路狂飆,以至於現場觀眾們都做好了這一場開場也有選手瘋狂提速的心理準備了,結果這一組半決賽的開場居然是和諧開局。
像是南韓李正泰這種原本就擅長后程加速的選手也就算了,但就連加拿大的本傑明威廉姆斯都沒開啟他的推土機模式,他只是在啟動階段簡單提了個速,在佔據了領滑位置之後就不再提速,而是將速度控制在了一個相對平緩的節奏上。
“這是為什麼呢?”
廖雨薇在介紹了此刻場上的情況之後,笑著將話題遞給了林方正。
林方正聽到這個問題笑著搖了搖頭:“廖老師這是偷懶讓我來介紹——其實通過前面的比賽相信許多觀眾都能看出,領滑對於選手的體能消耗是非常大的,遠的不說就說女子1500米半決賽第一組的俄羅斯選手尤利婭,這其實是一位非常有實力的選手,但是她高估了自己的體能也低谷了她的對手,因此在和莎爾娜連續高強度對抗之後,再加上她長時間領滑的消耗,到了最後三分之一賽程的時候,她的體能已經完全不足以支撐她的持續領先了。”
“所以我們一直說,全程保持領滑是一個非常危險的策略,除非選手有把握能夠絕對壓制對手,控制後方路線避免對手對你的超越,否則你前期的體能消耗很有可能就是一場無用功,甚至是在幫助你的對手節省體能。”
“通常情況下,除非在賽場上存在能夠與你進行配合交替的隊友,否則還是應該避免在前程消耗過多體能。”
林方正慢悠悠地解說著,而他和廖雨薇兩人沒有說出口的就是——特別是像本傑明威廉姆斯有擅長后程的強勁對手在場時,他作為一個推土機型選手的本能就不得不剋制了。
畢竟,在過去的比賽里同為推土機型的選手們又不是沒有嘗試過不剋制……
:)
結果怎樣,懂得都懂。
***
冰面上,此時比賽才進行到第三圈,選手們相互之間的氛圍非常地和諧,像是蘇涼,他就安靜地跟在日本隊的直本植樹身後,暫時讓自己的位次保留在第三位,完全沒有任何想要超越的意思。
而在蘇涼的身後,則是瑞典的塔利艾利森、南韓的大李正泰以及那個波蘭的倒霉蛋。
大李正泰不必說,作為南韓的1500米選手,后程發力是南韓選手共有的習慣,他此時處於第五位的位次上,這並不是他沒有佔據更好位次的能力,而是他的慣有做法。
至於第六位上的波蘭選手,淘汰組預備役不是隨便說的,波蘭隊的這位選手不是沒有嘗試掙扎過,或許是考慮到自己中后程更加沒有希望,所以波蘭隊的這名選手在啟動階段就想要走一波推土機策略,可是他啟動的時機沒有選好,身在最外道想要起速時卻總是發現有對手擺到外道上調整位置。
再加上擋在他前方的是大李正泰這種水準的選手,以至於他數次嘗試提速超越都沒能成功,最終只能不尷不尬地落在了最後。
用林方正和廖雨薇的話來說,就是這位選手缺乏把握時機的眼光和勇氣。
至於同為淘汰組預備役的塔利艾利森,雖然他現在暫時也只是在第四位的位次上,但是他這會兒完全沒有多餘的心思去觀察思考別的,他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眼前的蘇涼身上。
畢竟要全程緊貼跟上蘇涼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
但……至少在前程階段,這事情好像又比他想的要來得簡單一些?
塔利艾利森此時的腦容量容不得他思考更多的問題,他只是緊跟在蘇涼的身後,不斷地讀取著蘇涼的節奏——就比如現在!
蘇涼正在小角度入彎,他的身體正在迅速地向內角傾斜——這是一個非常漂亮的超越!
塔利艾利森的腦子彷彿分裂出了兩個自己,一個自己在沒有感情地進行旁白解說,另外一個自己則根本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跟著前方蘇涼的動作走。
於是他在全場的驚呼聲中,同樣做出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小角度超越……並且成功了!
賽場旁的瑞典隊主教練奧利維爾·丹尼爾松在這瞬間幾乎從原地蹦了起來:“塔利!好小子!”
這是塔利艾利森在過去的比賽中從未有過的精彩時刻,這樣一個乾淨利落的內道超越簡直可太激動人心了!
現場畢竟是瑞典的主場,現場的瑞典觀眾雖然早已經接受了自己國家隊的選手有可能無法晉級決賽的可能性,但在看到自己國家隊的選手有這樣一個精彩表現時,都沒忍住歡呼了起來。
奧利維爾原本覺得塔利想要全程跟上蘇涼的節奏是個不可能的任務,可是剛剛的這一個乾淨利落的雙人超越算是給奧利維爾打了一劑強心針。
或許也許……塔利這小子真的有可能創造奇迹呢?
日本隊的直本植樹預料到了自己有可能會被蘇涼超越,可是他沒想到的是超越自己的人會是不止一個蘇涼。
在連續被蘇涼和塔利超越后,直本植樹整個人都有點懵——這又是個什麼情況?
不過多餘的想法沒有在直本植樹的腦海中停留太多,此時的比賽才剛剛進入到第五圈,他雖然被連續超越,但這並不代表他放棄了自己的比賽和晉級希望,他開始擺到外道上嘗試尋找一個向前插入的機會,可是短暫的觀察又令他感到更加迷茫了。
這個瑞典隊的選手是怎麼回事?
他是蘇涼的什麼複製人嗎?
他居然能夠將緊貼戰術做到這樣的程度??
雖然基於個人技術的不同,塔利艾利森無法做到百分百復刻蘇涼的動作姿態,但是他的一雙眼死死地追隨著蘇涼,幾乎百分之九十地復刻了蘇涼的節奏。
就是憑藉著這種程度的復刻,塔利艾利森才能在蘇涼瞅準時機進行內道超越時,同樣也來了一個漂亮的內道超越。
如果要叫蘇涼來解釋這個情況的話,蘇涼大約只會說——塔利缺乏的不是技術,而是意識。
短道速滑選手普遍缺乏足夠的冰面戰術意識,這個情況其實不難理解,就像是你獨自開車的時候能夠開出一個非常拉轟的速度,可是當賽道上多了不同的對手或陌生的障礙時,你就找不到一個安全合適的超越時機了。
轉換到短道速滑上來說,首先你的身體條件和技術能夠達到職業水準就已經非常難得,在頂尖職業水準的身體硬體條件下,能夠在冰面上具備敏銳戰術意識的選手更是少之又少。
塔利艾利森作為瑞典隊的兩名正選選手之一,他的基礎實力其實是毋庸置疑的,他所缺乏的就只是對於賽場時機的觀察與把控能力。
在今天的這一場比賽中,他乾脆地放棄了其它,只將自己當做蘇涼身後的影子,這個選擇恰好避開了他自身的弱項,所以也取得了完全在意料之外的效果。
“看來塔利艾利森是打算在這場比賽中跟進蘇涼了。”
到了這會兒,不少人也看出了塔利艾利森的打算。
只是絕大多數人仍舊認為這是一個不明智的做法,畢竟這場比賽最終的晉級名額只有兩個——誰又能保證蘇涼一定就能小組第一晉級決賽,你塔利艾利森又能跟緊蘇涼到最後成功小組第二晉級呢?
觀眾席上,觀眾們的想法、討論各異,至於冰面上,此時蘇涼跟前的本傑明威廉姆斯暫時還沒有注意到蘇涼身後緊跟著的塔利艾利森。
此時的本傑明威廉姆斯只知道蘇涼已經來到了自己的身後,但是這個華國隊的選手顯然沒有超越他到最前方領滑的意思,因此本傑明威廉姆斯只能繼續保持自己的領滑位置,消耗自己的體能為身後的蘇涼‘擋風遮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