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 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273節 (1/2)

有句話怎麼說的來著?
——來啊,互相傷害啊!
沒錯,就是這麼著!
陳勝在聽著蘇涼噴完了之後,笑容滿面地問身邊的助理教練:“怎麼樣?錄下來了嗎?”
助理教練沉默了下,點了點頭:“錄下來了。”
陳勝笑呵呵地點了點頭:“行,回頭髮給我。哦,對了,跟隊里的攝像老師也說一下,晚些還是把錄像全部都拷貝一份給我吧,我也聽聽蘇涼對其他隊伍選手還有教練組的‘建議’,我覺得很有參考價值。”
助理教練臉色古怪地看著陳勝,有滿肚子的槽不知道該怎麼吐,他是真的很想說——我信了你的邪啊!
不是,陳教練,您那是想聽蘇涼對其他選手還有教練組的建議嗎?
您那分明就是想要聽蘇涼噴其他選手還有教練組時的句子吧?
您那分明就是覺得蘇涼噴其他教練組您聽著覺得心裡暗爽吧?
大家都是自己人,這種事情就不需要暗搓搓地藏著了,我都知道的!!!
助理教練看著陳勝,然後壓下了自己滿肚子的吐槽,最後僵硬地點了點頭,應道:“……好,行,我知道了,我已經跟攝像老師交代好了。”
總之,這一波,大獲全勝的人會是誰呢?
大概是賣空白錄像卡帶的經銷商吧(。
***
國家隊里,蔣一波這會兒也已經跟著裴景坐到了會議室里,他們一群教練這會兒在會議室坐著,會議桌上放了個開著外放喇叭的手機,就這麼直播著蘇涼在現場噴人……哦不對,是蘇涼在現場進行‘解說’的聲音。
裴景聽著聽著就陷入了沉默——他是真沒想到自己這個弟子噴人的角度還能有這麼多,各種不同的花式點評,能噴得人懷疑人生。
邊上的蔣一波也猶豫了下,問:“……小涼他,平時真的是個好孩子。”
重點是——這麼得罪人真的沒問題吧?
林國斌看著他們倆,笑呵呵地擺擺手:“怎麼了?沒事兒啊,我看咱們小涼說得挺好!很直接!很發人深省!”
下面省隊里的有些問題,林國斌也不是不知道,但是他作為國家隊的教練,插手去管人家省隊的事兒也不太合適。
直接罵吧,人家省隊的教練也是要面子的。
可今天這回呢?
林國斌笑呵呵道:“今天這個點評,不是他們挨個兒找上門專門讓小涼別客氣直接罵的嗎?這可是他們自己的要求,要是他們敢說半個不字,那就讓他們來找我。”
裴景和蔣一波聽到這裡,互相看了眼,放心了——行了,他們知道了,就小涼這頓噴,不僅其他人聽得樂呵,他們總教練聽得也很開心。
既然如此,那就沒事了!
咱們背後有人撐腰——噴他的!不用慌!
***
而同一時間,在電視台體育頻道的會議室里,已經做好現場信號連線,聽著現場傳回來的蘇涼‘點評語錄’的電視台工作人員們,一時之間陷入了沉默。
因為來自各方的積極請求,他們電視台里也在考慮增加此次世青賽資格選拔賽的直播,這原本沒什麼大不了的……
可是在各個隊伍對蘇涼提出了‘隨便噴’的請求之後,這蘇涼的噴人力度……好像大了不是一點點(。)
於是此時的電視台工作人員們面面相覷,最終決定請他們頻道的負責人來聽聽——咳,就是說,蘇涼的這個點評力度,您看看,在咱們台里直播,合適嗎?
在收到這個邀請的負責人聽完蘇涼的現場點評之後,也陷入了短暫的沉默,最後負責人直接將電話打到了冬運管理中心,等掛斷了電話之後,他大手一揮:“播!”
第275章
在場的各個省隊以及俱樂部的教練員們是真的沒想到,他們原本是希望蘇涼盡量直白地點評出選手的缺點,讓他們後續可以對選手們進行更加針對性的訓練。
這倒不是說這些省隊和俱樂部的教練員水平就不如蘇涼了,只是自己帶的選手嘛,多少會帶點濾鏡在,同時教練之間的思路不同,有時候蘇涼所指出的問題在這些教練眼中實際上並不算是太嚴重的問題,可選手的成績—直上不去的話……也許蘇涼所指出的那一個始終被他們忽略的小問題就是導致選手成績無法提升的關鍵呢?
像是今天賽場上有一個黑省省隊的選手,在彎道的時候就直接摔出去了,蘇涼非常明確地指出,這其實就是選手在訓練中始終沒能把握住對向心力離心力的控制,因此在過彎時就心裡發虛,難以準確地掌控在直道末端轉彎道時冰刀與冰面的角度。
說白了,還是技術基礎掌握得不夠紮實。
對於教練來說,就應該針對選手的這個問題多加訓練,讓選手能夠領悟到掌控向心力離心力平衡點的那種感覺,知道自己在過彎時處於什麼角度是最合適的—一關於入彎階段的這種滑行內傾角,實際上如今也都是有具體的研究人員在做相關運動學分析的。
教練所需要做的就是及時提高自己的最新知識儲備,然後幫助運動員們發現身上的種種問題究竟是來自於什麼方面的科學原因。
總體來說,—般情況下,只要運動員的技術動作能夠訓練到位,那麼最科學、標準的滑行姿勢,肯定就是最輕鬆也最能夠出成績的姿勢——當然,也有部分選手從小是野蠻生長起來的,確實憑藉著自己的滑行天賦滑出了非常出色的成績,例如俄羅斯選手丹尼爾·巴普洛夫就是這種情況。
但全世界那麼多短道速滑選手,也就出了一個丹尼爾·巴普洛夫。
同時雖然丹尼爾巴普洛夫始終保持著自己那讓人看起來有些彆扭的滑行姿態也拿到了好成績,可實際上也沒人能夠驗證,如果丹尼爾巴普洛夫能夠運用準確的滑行姿態的話,他的成績是不是會比現在要更好。
至於基礎紮實技術動作精準到位的例子—一那看蘇涼就行了。
實際上國內的選手們此前—直都有一些疑問:技術做到精準到位,究竟是不是真的有那麼大的效用?
但當蘇涼橫空出世之後,這個問題似乎也迎刃而解了。
就說蘇涼,從年齡上來說,他對比其他選手完全處於劣勢,包括力量、爆發力等等方面,蘇涼都不算具備優勢,甚至是劣勢相對明顯的。
那麼他的優勢在哪裡呢?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