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 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255節 (2/2)

昨天的1500米雖然三場比賽下來確實耗空了體力,但狀態實際上並沒有真的太過糟糕。
在他緩過一口氣之後,難得不要臉地抱起了暖暖一起‘對抗’他爹。
蔣一波也是被自家一大一小兩個兒子直愣愣地看著,原本想要繼續教訓大兒子的話也說不出口了,想要帶蘇涼去好好吃一頓補一補,可是蘇涼這幾天又在比賽期間,飲食上有國家隊新到的營養師專門做了規劃,哪怕是體能過度消耗了也不能隨便亂吃。
於是最後蔣一波只能憋著一口氣,把自家這不省心的大兒子給一路念念叨叨地帶回了家,一直到今天,看著自家老大,還是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
被自家老爹瞪了一眼之後,蘇涼乾咳了下,沒再多說什麼。
他爹則看了褚睿和他師兄一眼之後,道:“下午你們的第一場半決賽不太好打,但是我希望你們可以頂住壓力,拿下這一組的全部晉級名額。”
別看蔣一波平時對上暖暖半點兒勝算都沒有,實際上在作為教練身份對選手進行訓練和提出各項指令時,蔣一波雖說年紀輕輕,但已經很有威嚴。
他口中說的下午的第一場半決賽不太好打,主要是因為華國隊的3名選手全員晉級半決賽了。
500米的半決賽一共分為兩個半決賽組,每組僅4名選手,一共8名選手爭奪最終的4個決賽晉級資格。
其中沐遠笙和褚睿在上午的簽選過程中,都抽中了下午的半決賽第一組分組。
也就是說,第一組的比賽中,僅華國隊的選手就佔據了其中一半。
另外的兩名選手倒也是他們的老熟人,分別是俄羅斯的丹尼爾·巴普洛夫和南韓的李在亨。
而蔣一波對沐遠笙和褚睿說出的‘希望’,意思就是在稍後的半決賽第一組比賽中,直接碾壓另外兩名對手,把半決賽第一組的晉級資格,全部拿到手中!
褚睿和沐遠笙沒有對這個看起來像是完全不合理的‘希望’提出反駁,而是一同道了一聲‘好’。
“至於你……”
蔣一波看了一眼自家的老大——他今天為了不讓蘇涼繼續抱著暖暖兄弟倆一起賣萌對抗他,特地在來后場休息室前將小傢伙交代給了秦教練夫婦。
不過就算如此,在瞪了自家老大一眼之後,蔣一波還是教訓不出什麼話來。
邊上的裴景看到他這模樣都要笑了,接過蔣一波的話茬兒,對蘇涼道:“半決賽我們對你的要求,保三爭二就好。”
這意思,只要蘇涼在4名選手中,不要拿個倒數第一回來就行。
其實這樣也沒毛病,這次冬運管理中心給國家隊下的任務指標是,500米決賽,華國隊至少有一名選手晉級到決賽。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褚睿和沐遠笙兩人,至少保穩其中一個人晉級決賽是沒問題的,如果他們兩人都能夠晉級到決賽,對於華國隊來說就是超額完成任務了。
至於蘇涼目前的情況,進不進決賽倒還真的沒太大關係。
畢竟蘇涼前一天在1500米的比賽中所做出的貢獻就已經足夠多,對於國家隊和冬運管理中心甚至包括體總方面早就已經記住蘇涼這麼個名字了。
這也就是這回的世界盃京市分站賽還沒結束,等比賽結束了,冬運管理中心、體總還有京市體育局、國家隊、京市隊甚至蘇涼當前戶口所在的區估計都得排著隊給他發點獎金順便開個表彰會啥的。
這倒不是說鼓勵選手划水,而是在針對有潛力有天賦的選手的時候,哪怕是為了項目長遠的發展,你也不能太早給選手帶去太大的壓力。
要是小小年紀身體符合過大,最後反而影響了未來的成績發展,那才叫虧大了。
總之,短道速滑國家隊目前在林國斌的帶領下,是堅決貫徹科學合理的訓練安排以及對選手的賽事任務安排,用他老人家的話來說就是——可以大力啟用新人,但是別揠苗助長,把所有的責任都壓到選手的身上。
反正今天蔣一波他們來后場休息室之前,林國斌也特地找他們認真地聊了一波,就是這麼個主旨。
主打的就是一個讓蘇涼‘放輕鬆’。
蘇涼:……
蔣一波在看到蘇涼略微有些愣怔的模樣之後,‘惡狠狠’地伸手屈指給了他一個爆栗:“幹嘛?覺得你爹我是那種揠苗助長的人嗎?”
蘇涼下意識地回了句‘不是’。
只不過雖然距離他穿越已經過去了將近兩年時間,他以為穿越前的很多記憶的印記已經對自己沒有太大的影響了,但是在他曾經的記憶里,華國隊其實是另外一種壓力更大的模式。
在當初的時間節點上,華國隊因為在與南韓的練習邀請賽上慘敗,對華國的短道速滑事業造成了重大的打擊。
林國斌引咎辭職,冬運管理中心方面指派了一名新的教練作為華國國家隊的主教練。
曾經林國斌在職時所做下的很多決定,都因為他引咎辭職前練習賽上的慘敗,以及南韓後續所開的記者會等一系列造成嚴重輿論影響的事情,被徹底推翻。
那之後華國隊的整體指導思想嚴重收縮,教練組中經驗主義盛行,因為在1500米距離上的慘敗,認為華國隊不適合1500米這個單項,轉而將適合中長距離的選手也轉到500米這個短距離的單項上增強訓練。
華國隊的500米這個單項確實越來越強,但是1500米甚至1000米這兩個單項上的人才匱乏程度又或者說全能型的選手人才匱乏,一度到了‘無人可用’的程度。
矯枉過正之後,又是在國際賽事上因為1500米和1000米的人才欠缺,所以將出成績的機會更多地壓在了500米這個單項上。
也因此給500米距離的選手帶去了巨大的精神壓力和比賽壓力。
褚睿和沐遠笙作為那個時期的500米頂尖選手,在國家隊內幾乎每一場比賽都壓力如山。
但或許也是因為壓力過大,導致褚睿在那個時空的世界盃京市站比賽中發揮失常,甚至連半決賽都沒能成功晉級。
這件事也讓褚睿心中向著長距離發展的可能性徹底破滅,更提早了褚睿的退役時間。
包括後續同樣在京市舉辦的世青賽,華國隊的成績也十分慘淡,讓華國的短道速滑隊狀態一度跌到了谷底。
當然,後來短道速滑國家隊中的一部分教練,如他爹還有李雲龍等,帶著一些年輕的選手扛了下來,重新穩住了國家隊的成績,但是也同樣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例如孫睿翔的滿身傷病就是那時候落下的,包括他師兄後來的車禍事件,他沒有聽他爹具體講述得太細,但是或許也和比賽壓力或是賽程安排上的一些問題有關。
哪怕後來國家隊的風氣在他爹走馬上任總教練之後漸漸有所緩和,但是隊內還是有部分教練堅定地延續了經驗主義,對於外教和對於1500米距離這個單項有著較為嚴重的抗拒心態。
那一個時空,華國隊的1500米這個單項的再次飛升,同樣是源自於蘇涼的出現。
誰也沒有想到那個從花滑項目跨項目轉項而來的選手,居然能夠在南韓近乎壟斷的環境里,硬是從南韓的隊伍里撕下了1500米的這一塊肥肉。
而蘇涼也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以近乎獨立支撐的姿態,在撐著華國男子1500米的招牌——直到他爹突然病倒,讓他離開了賽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