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不好,南韓的李在亨從大角度入彎變道超越了沐遠笙!”
最後一圈時,南韓的李在亨終於找到了機會完成了對沐遠笙的超越,而不止是李在亨,本傑明也在沐遠笙無力封鎖內道時,從沐遠笙的內道空隙處完成了對他的超越!
最後一圈了,第三!
原本激動的冰迷們心中一涼,就連直播解說間門內的廖雨薇和林方正兩人也在這個瞬間門聲音一滯。
難道……就到此為止了嗎?
不。
不僅是賽場上的沐遠笙還沒有放棄,站在決賽備賽區中的蘇涼也認真地看著他師兄所在的方向——還沒有結束!
還有機會!
雖然李在亨和本傑明成功超越了沐遠笙,但後方的其他選手卻已經落後了,而沐遠笙和本傑明之間門的距離還不算太大。
最後的一個彎道階段,已經體力消耗到極限的沐遠笙卻咬牙穩住了自己的入彎角度,反而是在他前方的本傑明在彎道階段的控制出現了細微的問題!
“機會!!!”
現場的教練指揮席上,張成雲的聲音幾乎是嘶吼出聲,他兩手緊握成拳錘在現場海綿防撞擋板上,他的雙眼死死地看著賽場上與本傑明近乎處於平行線上的沐遠笙!
“最後的衝刺!!!”
體育頻道的直播解說間門內,林方正的聲音已經嘶啞,他嘶吼著看著賽場上的沐遠笙幾乎是同時和本傑明一同越過的終點線,然後在這一刻,焦慮的心情爬滿了他的心頭。
“最後的直道衝刺,沐遠笙和本傑明幾乎是同時越線——最終贏得本組第2個晉級決賽名額的選手究竟是加拿大的本土選手本傑明威廉姆斯呢?還是我國的選手沐遠笙?”
林方正一邊這樣說著,一邊用近乎讚歎的語氣在感慨著關於剛剛這一場比賽中的沐遠笙的奇迹表現。
“這是一場堅持與毅力所帶來的奇迹。”
“我們都知道沐遠笙是我國500米距離這個單項的天才選手,他在短距離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天賦,但是我們在過去的比賽中也能夠看得出沐遠笙在速度耐力上的劣勢。”
“雖然沐遠笙表示在新的賽季中想要向1500米這個單項發起挑戰,但我想絕大部分的冰迷朋友們都對沐遠笙的這一個挑戰抱有保留意見。”
“在今天的這一場半決賽上,實際上我們也能夠看出沐遠笙在1500米這個單項上的局限性,包括他速度耐力不足這個劣勢在今天的比賽之中,也並非沒有展示。”
“但我敢肯定,就在剛剛的這一場半決賽中,電視機前的冰迷朋友們,一定都有被沐遠笙的表現所觸動的那一刻——堅定、堅持。這是我們最希望在運動員的身上所看到的品質。”
“一名運動員,即便他有著得天獨厚的天賦,如果在賽場上不夠堅定,不夠堅持,那麼這名運動員的職業生涯或許會讓我們看到許多失望的結果。”
“而當一名有足夠天賦的運動員,又有著足夠的堅定與堅持之後——那麼等待我們的,或許就是名為‘奇迹’的果實!”
就在林方正的話音剛剛落下的那一刻,現場的直播畫面中,電子大屏上展示出了裁判組所截取中的,沐遠笙與本傑明威廉姆斯的衝線畫面——透過電視上慢放的鏡頭,可以清晰的看到最終是沐遠笙的腳下冰刀,更先一步越過了那一條終點線。
也是同一時刻,體育頻道直播解說間門內的廖雨薇也激動地發出欣喜的呼喊聲——“恭喜我國選手沐遠笙順利拿下男子1500米半決賽第二組的第二個決賽晉級資格!!!”
“恭喜!讓我們一起恭喜他!”
現場的教練指揮席旁,張成雲在看到這個結果之後,也興奮地揮了揮拳頭,大聲叫了一聲好。
而賽場上的沐遠笙在越過終點之後,似乎轉眼之間門就消去了他在賽場上的那種狠厲衝鋒的氣質,他從滑冰服的頸間門掏出了那塊金色幸運牌,又循著記憶找到了不遠處的決賽備賽席,看著備賽席上的蘇涼,將這塊金屬幸運牌溫柔地放到了嘴邊輕輕一吻。
***
當第二組的半決賽選手離開賽場后,與李在亨一同來到決賽備賽區的沐遠笙等到了在那裡迎接他的師弟。
“幹得漂亮。”
蘇涼一慣的小冰塊臉上閃著興奮的光芒,看著向自己走來的師兄,將上場前他師兄送給他的那句話也認真地送給了他的師兄。
看著蘇涼臉上的興奮神采,沐遠笙也笑著與蘇涼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謝謝。”
頓了頓,他又笑著道:“我們乾的,都很漂亮。”
第224章
沐遠笙雖然已經退場,但是由他的晉級所帶來的沸騰氣氛還遠遠沒有結束。
“一場精彩的,激動人心的,讓人振奮的比賽!”
體育頻道的直播解說間內,廖雨薇和林方正是用這樣的一句話來形容剛剛結束的這一場男子1500米半決賽賽事的。
聽著廖雨薇的這句評價,林方正也笑著點頭,愉快道:“是的,激動人心,振奮人心,我相信,沐遠笙在剛剛這一場比賽之中所表現出來的潛力,所表現出來的個人品質與意志,足以讓所有觀看這一場比賽的冰迷感到無比的振奮。”
“誰說不是呢?眾所周知,沐遠笙在此前一直都是我國的500米短距離項目的頂尖選手——而在蘇涼出現之前,沐遠笙也一直被稱為華國500米短距離的新一代扛旗之人。”
“但與此同時,我相信許多冰迷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都聽說過一個論調——蘇涼出現后,沐遠笙要不行了。”
“特別是在本賽季夏訓周期中,isu宣布了對點冰式起跑的禁止之後,更有大量唱衰沐遠笙接下來新賽季表現的論調出現。即便沐遠笙此前在四國聯合邀請賽上已經展示過自己的實力和狀態,但這樣的說法仍舊源源不斷。”
“就連此前沐遠笙宣布自己在新賽季要向1500米這個單向發起,挑戰也有論調錶示,這是沐遠笙在為自己尋找新的退路。”
聽著自己搭檔充滿感性化的闡述后,林方正也開了口:“其實我們也知道,這只是部分冰迷的看法——但正所謂三人成虎,眾口鑠金,這些言論一定會對其他冰迷產生一定的影響。”
“事實上我和廖老師也在私下裡討論過,在遇到這樣的言論時,應該怎樣回應?因為事實上,我們都知道,當有冰迷的朋友們能夠看到這樣的言論時,我們的短道速滑運動員也同樣能夠看到這樣的言論。”
“其實這個話不適合我和廖老師在這樣的公眾平台上來講,但我們還是想要說一句——當你在評價一位運動員時,做的不好的部分可以批評,但當結果還未出現時,少預判。”
“我們很欣慰,沐遠笙沒有受到輿論方面的任何影響——他在今天的這一場半決賽之中用他的表現,有力地證明了他的實力!”
“最後,再一次地,恭喜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