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 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223節 (2/2)

“我們可以看到目前我國選手沐遠笙所在的道次是第3道,這是一個相對還不錯的,道次,在沐遠笙左側的1、2兩道上分別是來自加拿大的選手本傑明威廉姆斯以及來自南韓的選手李在亨,在沐遠笙右手邊的則是來自英國的名將亞當托馬斯,另外在第五、第六道上分別是來自義大利的一名年輕選手和俄羅斯的基里爾葉菲莫夫。”
在短道速滑的賽事上,選手所在的道次非常清晰地能夠體現,選手在上一場比賽中的成績和發揮。
雖然總有人說在1500名距離上的道次影響不大,但上一場比賽中成績更好的選手就是能夠被安排在更靠近內道的位置——這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還是能夠體現出內道在短道速滑比賽中的實際優勢。
像此刻沐遠笙他所在的這個道次就很能夠說明問題——理論上在預賽階段,沐遠笙憑藉在起跑階段的爆發,成功的達成了他的扣圈戰術,以所在小組第一的成績晉級了決賽,但是實際上在最終的排名中,他的成績也只算是直接晉級選手中的中等偏上。
“沐遠笙目前所在的這個道次呢,我們剛剛也分析過了,主要還是在上一場比賽中,他的後半程速度沒有提上來,從這一點上實際也可以看出來,沐遠笙他當前的速度耐力雖然已經有所提升,但這仍舊是他的弱點。”
“是的。”
廖雨薇和林方正兩人這樣簡單地聊了兩句,然後就將視線放到了賽場上。
此時的賽場上,6名參賽選手都已經做好了各自的比賽準備,在最內道的本傑明威廉姆斯和第2道上的李在亨都在比賽正式開始前看了沐遠笙一眼。
不過這一眼不算是過多的關注,他們更多只是關注了一眼沐遠笙的狀態,在察覺到沐遠笙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優勢暴露而有任何惶惑不安的心情之後,不論是本傑明還是李在亨在準備動作上似乎都又更加上了一絲力氣。
“接下來,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
隨著現場發令員的指令聲發出,‘砰’的一聲槍響之後,賽場上的6名選手同時蹬冰啟動,開始了這一場比賽的征伐!
六名選手之中毫無疑問的,在起跑爆發階段,具備最大優勢的仍舊是華國隊的沐遠笙——作為一名華國的500米項目頂尖選手,沐遠笙的啟動階段,不論是個人技術的銜接,又或者是起跑階段的爆發力都足以稱得上是國際一流。
哪怕失去了點冰式起跑的爆發力加持,但是沐遠笙在夏訓期間門內也已經憑藉著個人與教練組的努力,找到了當前最適合他的起跑角度,再加上個人爆發力與力量等基礎素質的增強,讓他有了足以達到點冰式九成以上的啟動效率。
流暢的啟動,以及敏銳的對路線的洞察,讓沐遠笙在啟動階段佔據了極大的優勢。
但與此同時,他在本場比賽中的其餘5名對手也絕不簡單!
特別是加拿大選手本傑明威廉姆斯——這同樣是一位在500米單項上有著不錯成績的加拿大名將,他有著歐美選手的體格,卻又同時有著對路線的敏銳嗅覺,和大部分被稱為‘推土機’的純爆髮式歐美選手不同。
本傑明威廉姆斯與塞繆爾亞當斯兩人在加拿大國內並稱為雙星,他們兩人之所以崛起,也正是因為兩人不同於一般加拿大選手的技術特色。
至於第2道上的南韓選手李在亨——雖然華國的冰迷們總是吐槽南韓的棒子黑手,但要說到南韓選手在1500米距離上的實力,確實是毋庸置疑的。
特別是在線路控制與選擇上,南韓似乎有一套獨特的訓練方法,讓他們的選手總是能夠在賽場上對瞬息萬變的比賽情形有一套自己的思維方式。
而在南韓之中,李在亨對於路線上的敏銳天賦又能夠稱得上是數一數二。
國內的體育頻道直播解說間門內,廖雨薇和林方正在介紹到李在亨時提到了一點。
“李在亨在比賽之中最為擅長的是極快速的變速和變道,這一點上和我國選手蘇涼有著較高的相似度。”
“是的。”廖雨薇點頭道:“在我的印象里,李在亨曾經不止一次在入彎時刻意選擇大角度入彎——他會在入彎前選擇較大角度的入彎路線,但在入彎時迅速切換到小角度。”
“不錯。”林方正也點頭同意了廖雨薇的這個評論,並補充道:“在這樣的情況下,跟在李在亨身後的選手,如果自己在路線的選擇上沒有清晰的認知,很容易就會被李在亨在過彎時帶偏——人家李在亨有快速的切換角度、變道的技術實力,而跟在李在亨身後的選手,則未必具備這樣的能力。”
餘下的話林方正和廖雨薇都沒有說出口。
當你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卻被李在亨帶進坑裡的時候,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呢?
運氣好點的,在大角度入關之後頂多是在外道上多滑上一段路,運氣不好的,或許就在快速的角度變化過程當中直接摔出了賽道甚至受傷。
在南韓的選手之中,李在亨雖然不能說從來不下黑手,但他確實是南韓選手中黑手下的比較少,手腳比較乾淨的選手之一了,但與此同時,跟李在亨同場競技的選手中,選手摔出賽道受傷的比例卻居高不下,這就和李在亨這種足以把人帶偏的技術能力有關。
但不論如何,目前在賽場上,李在亨暫時還處於第三的位置上,並沒有領滑的意思——很顯然,他正在蟄伏著,等待屬於他的超越時機到來。
此刻的賽場上,沐遠笙憑藉著起跑階段的爆發,確實已經佔據了領滑的位置,但同時也如所有人所預料的一樣,在這一場的比賽中,他的起跑爆發並沒有能夠讓他獲得絕對優勢。
在沐遠笙的身後不遠處,加拿大的本傑明威廉姆斯正在他的身後穩穩的跟滑,不論沐遠笙在起跑階段怎樣的提速,都甩不開身後的這一位來自加拿大的名將。
身處在領滑位置的沐遠笙,很快也意識到了自己甩不開本傑明威廉姆斯,因此在短暫的冷靜之後,他逐漸降低了自己的速度,不再耗費多餘的體能。
此時的賽場上,沐遠笙也清晰地知道,自己在1500米距離上所具備的優勢項不足,起跑階段的爆發速度是他的最強項,但這個最強項在此時已經損失了至少百分之八十的效果。
無法在起跑爆發階段完成扣圈戰術,他的速度優勢就會隨著1500米圈數的增加而降低,甚至到了後半程因為速度耐力的不足而從優勢變成劣勢。
他現在所能夠做的,就是儘可能地保持在在起跑階段的優勢——不論是通過速度控制、路線封鎖又或是其它的什麼方式,儘可能地將他的優勢延長。
一項……近乎不可能的任務。
首先他的體能不如孫睿翔,基本無法達成全程領滑的目標,其次隨著乳酸的堆積、速度的下滑,這場比賽中還有本傑明威廉姆斯、李在亨、亞當托馬斯這些嗅覺敏銳的選手……
但不論如何——向著勝利的心永不停歇!
***
現場的決賽備賽席中,蘇涼此刻正目不轉睛的看著賽場上的沐遠笙。
他當然能夠看得出來自己的師兄此刻的情勢並不算很妙——賽場上現在正進行到第6圈的比賽,沐遠笙暫時還處於領滑的位置,但以蘇涼的敏銳,當然能夠看得出在剛剛的比賽過程中,在他師兄身後的本傑明以及李在亨等人,已經有至少4次的超越機會。
但他們沒有選擇超越,而是選擇在後方繼續對他師兄施加心理壓力。
6圈,666.72米。
這已經超過了他師兄最為擅長的500米距離範圍——在連續6圈的高強度領滑下,他師兄現在的單圈速度已經逐漸降速。
從這個降速就能夠看出,他目前的速度並不符合1500米的速度分配。
長時間門的領滑消耗了沐遠笙大量的體能,再加上後方選手的追趕帶來的壓力,哪怕沐遠笙是一個意志堅定的選手,但在高強度壓力的影響下,仍舊會下意識的影響到他的比賽節奏和滑行速度。
而長時間門的凝華不僅消耗了它的大量體能,並且大量體能的流逝也直接影響著他接下來的蹬冰動力和自身的協調性以及蹬冰姿勢的穩定性。
簡單說來,他師兄的蹬冰效率已經出現了下滑的趨勢,現階段還不算明顯,但依照蘇涼的估算,這種體能上的下滑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大致會在第八圈、第九圈時達到最大化。
依照蘇涼的判斷,在他師兄身後的本傑明等人應當也是在等待他師兄的節奏徹底失衡的那一個時間門節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