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怎樣想,這都不是一個什麼好主意。
再者說,短距離的選手,爆發力雖然強勁,但是他總不可能用那樣強勁的爆發力跑完1500米全程吧?
500米短距離的選手,在體能和速度耐力上,同樣是不能比較的。
塞繆爾的腦海里迅速地閃過了這一連串的想法——當然,更深層次的想法是,即便那個華國的選手沐遠笙能夠在預賽領先他贏得小組第一,但這又怎樣呢?與其在預賽階段浪費體能擾亂節奏,不如平穩地拿下小組第二晉級半決賽。
畢竟,在預賽、半決賽和決賽這三個不同的階段中有序地安排自己的體能分佈,這也是一名專業運動員所應該做的事情,不是么?
只是短短地幾秒鐘時間,塞繆爾已經在心裡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不追趕!
如果沐遠笙在短暫的爆發之後體能不□□么他會憑藉自己在中后程上的體能優勢,在後期完成反超,拿下小組第一。
如果這個華國隊的沐遠笙能夠憑藉前期的爆發力贏取足夠的優勢並且保持下去……塞繆爾自認為也無法在預賽階段去阻擋這樣的一位對手。
體育頻道的直播解說間內,廖雨薇和林方正兩人在短暫的錯愕之後,都迅速地理清了沐遠笙的戰術思路。
“很明顯,是套圈戰術!”
“是的。”廖雨薇的聲音裡帶著一些興奮道:“目前看來,沐遠笙的套圈戰術執行得非常成功!”
賽場上的沐遠笙,僅僅憑藉啟動爆發滑跑等一系列動作,就已經達成了對後方選手的大幅度領先,而後方以塞繆爾為首的選手顯然並沒有追擊他的意思。
不僅是塞繆爾,在其餘那些選手的判斷中,預賽階段採取套圈戰術也是一個十分不划算的戰術方案,畢竟相較於之後的半決賽和決賽,如果將體能都耗費在預賽階段,那麼到了後續的半決賽與決賽又該怎樣應對呢?
並且套圈戰術通常更適用於同隊選手之間的配合,前方有選手嘗試套圈影響後方選手的節奏和心態,後方則有另外一名選手壓陣,兩者之間相互配合,這樣的成功概率才要更大一些。
如果只有一名選手獨行的話……
解說間里,廖雨薇笑道:“看來沐遠笙的對手們對於他的‘套圈’並沒有太強的防備心理。”
林方正也笑了:“正常的,畢竟真正有實力完整實行套圈戰術的選手可不多,賽場上也有出現過執行套圈戰術,結果因為自身能力不足,最後自己崩盤的情況,不是么?”
一邊這樣說著,林方正一邊看著賽場上已經逐漸要‘套圈’的沐遠笙,終於笑了起來:“但很顯然,沐遠笙在經過了一整個夏訓周期之後,他的能力也有了顯著的提升。”
華國隊的后場休息室里,蘇涼坐在休息室的椅子上看著直播畫面中的師兄,篤定地道:“贏了。”
在他的邊上,尤建等幾人還在看著賽場上的沐遠笙,此時比賽才剛剛進行到第四圈,雖然沐遠笙看著狀態大好,可蘇涼這開口就是一句‘贏了’這可還行?
大約是感受到了尤建、凌俊勇幾人的疑惑,蘇涼想了想,還是解釋道:“師兄已經完成了扣圈,前半程的體能消耗雖然大,但是他並不需要繼續超越到前方領滑——按照目前的節奏,他完全可以在最後一位上跟滑節省體能,而領滑位上的塞繆爾在這個階段已經不可能打亂自己的節奏來追擊師兄。”
很簡單的道理。
其實不等蘇涼解釋完,尤建他們幾個也已經根據現場的賽況讀懂了蘇涼還未說出口的話。
雖然1500米整體是個13.5圈的長距離賽程,可是在已經被對手套圈的情況下,再想要反超,這難度何其之高?
可以說,實際上這個戰術最大的難度就在於‘如何成功地套對手一個圈’,只要順利地完成了這一步,那麼接下來的內容就要簡單得多了。
對於絕大多數的1500米選手來說,想要完成這一條的難度極高——1500米的慣性節奏就擺在那裡,大部分長距離選手更長於速度耐力,在短距離的爆發力上算不上太強。
當然,這其中也有部分爆發力強的力量型選手,比如美國、俄羅斯的那些大體格選手又或者加拿大青年隊的埃利澤勒佩奇以及華國隊的孫睿翔等。
只是這些選手雖然具備了爆發力強的特質,但想在啟動階段流暢地爆發扣圈,又還有所欠缺。
總之,光就‘扣圈’這麼個對絕大多數1500米選手來說都有困難的條件,在沐遠笙的手裡卻舉重若輕,執行得毫無壓力。
***
國內,短道速滑國家隊運動員宿舍中
二翔這會兒正拉著武剛還有林永勝、周奇奇等一眾隊友在客廳一塊兒看比賽直播呢,在看到沐遠笙的扣圈表演之後,特別是看到沐遠笙扣圈之後跟著第一圈選手的後方輕鬆跟滑,他當場就哇哇亂叫了起來。
“還能這樣嗎?!”
此刻的二翔不禁想起上個賽季他剛進國家隊試訓前,跟著他家老大還有尚飛一塊兒去和南韓的小棒子們進行練習賽時的‘盛況’。
那會兒在他老大和尚飛的指示下,他追著小棒子衝到前方扣圈選手,那叫一個死去活來,整場比賽結束之後差點兒沒累吐了。
可同樣是扣圈,怎麼他老大的師兄就看起來好像挺輕鬆?
林永勝沉默了兩秒:“……二貨,這不能這麼比的。”
孫睿翔憂鬱攤平,又迅速地翻身起來繼續看電視上的直播,沒兩秒又道:“如果這樣戰術可以的話,那讓500米的選手都來學這個戰術啊!起跑階段扣它一圈,然後在後面跟滑就行了!”
聽著二翔的‘高見’,林永勝再次沉默:“……行了,閉嘴吧,小心老李路過揍你一頓。”
聽到老李兩個字,二翔迅速地閉了嘴。
雖然自己的意見沒有被贊同,但二翔到底也很快想明白了,他老大的師兄能夠這麼猛,還有一個重大原因在於,他沐遠笙原本在500米這個短距離上也是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選手了,想要找他這個條件的選手來沖1500米,好像確實也挺難。
當然,事實的真相更在於,除了適合自己的戰術之外,沐遠笙敢執行這個戰術,也是在夏訓周期中進行了足夠的體能增強訓練的。
套圈戰術的兩大要素,一是足夠強大的爆發力,二就是足夠強大的體能儲備。
就以沐遠笙個人而言,如果是上個賽季沒有經過相應體能訓練的他,即便能夠採用同樣的扣圈戰術,他也確實無法執行得像現在這樣圓滿——至少在完成扣圈之後,他的體能一定會產生巨大的消耗,讓他很難維持後續賽程中的速度。
而今天這場預賽,他之所以能夠將扣圈戰術執行得這麼流暢成功,除了出其不意之外,‘預賽’給同組參賽選手帶來的‘不追擊’選擇,同樣也是讓他能夠順利以自身習慣的節奏完成扣圈滑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說一千道一萬,哪怕與沐遠笙同組的選手給他找了無數個‘他成功執行套圈戰術只是巧合’的理由,可在在沐遠笙以毫無爭議的第一名成績越過終點線時,與他同組的對手們終究還是難以掩飾地流露出了後悔的神情——該死的,早知道,在他一開始扣圈時,還是應該攔他一把的!
只可惜,後悔永遠比正確的選擇要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