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 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140節 (1/2)

他不想要過那樣的生活!
他還有機會!
姜延河幾乎是崩潰地撕扯著嗓子道:“蘇涼犯規!他犯規了!推拉犯規!就是因為他的推拉我才會摔到冰面上的!”
姜延河一開始本能喊出來的是韓語,現場只有南韓隊的人才能聽懂,但是‘蘇涼’兩個字卻仍舊是中文的讀音。
於是華國隊這裡的人也將視線轉向了姜延河所在的方向。
——他在說蘇涼?
說蘇涼什麼?
那種控訴的語調,簡直像是蘇涼犯下了什麼滔天大罪。
蘇涼在聽到姜延河的聲音后,也默默地瞥了他一眼,然後安靜地低下了頭,沒有多說什麼。
等華國隊這裡的翻譯了解到姜延河是在控訴蘇涼犯規時,包括張棟成在內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對著南韓隊伍的方向翻了個巨大的白眼。
——你們這種在比賽前就計劃著要犧牲選手來對蘇涼進行犯規的隊伍,居然有臉面敢說蘇涼犯規?
到底是誰給你們的勇氣?梁靜茹嗎?
裴景一邊翻白眼,一邊給還在冰面上等待結果的蘇涼做了個放心的手勢——之前半決賽的時候南韓隊伍什麼事情都沒做,他們於是也無法反擊,這會兒比賽都結束了,南韓的選手目的沒達成又冒了出來攀咬,那就別怪他們華國隊的鐵拳了!
他們是絕對不可能任由選手在這樣的比賽中被莫名其妙潑髒水的!
而在姜延河控訴蘇涼犯規時,其實現場的裁判組也正在緊急調取影像數據確認這一組比賽的犯規情況。
畢竟這一組的比賽摔倒的選手實在是有些太多了,再加上一開始姜延河對內道選手的異常緊貼,他們當然必須要將眼前的賽事情況盤點清楚,確認順利完賽的兩個選手沒有犯規情況,這才會給出他們晉級的最終判罰。
所以不論那個南韓選手有沒有投訴蘇涼犯規,他們也會儘可能仔細地將每一個畫面和選手的動作細節拆分觀察清楚,做出一個準確的判斷。
現場的觀眾其實也已經聽到了姜延河對蘇涼的投訴,有能夠聽得懂韓文的人對在場的其他觀眾做出了翻譯,於是觀眾席上一時之間也都是熙熙攘攘的。
也就是在此時,現場的電子大屏也開始回放這場比賽的精彩畫面——只不過這場比賽的精彩畫面都有些離譜,於是大約是為了顯得不那麼離譜一些,導播於是選擇了蘇涼在彎道上對伊曼紐爾進行超越的那個畫面進行回放。
而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到了畫面回放上時,突然有人注意到……
咦?
等等。
剛剛是南韓的那個選手投訴華國的選手犯規吧?那為什麼在華國選手預備要從內道超越時,南韓的那個選手有一個擺臂動作像是扯住了華國選手的手?
哦,好像不止是這樣,那個南韓選手他腳下的冰刀,在那一刻是有故意踢向已經預備入彎的華國選手蘇涼的腳下冰刀的?
所有看到這一個畫面的觀眾都同時陷入了長久的沉默——所以現在的情況是什麼?一個自己有明確犯規動作的選手,在投訴另外一個被他犯規的選手推拉犯規?
???
現場觀眾:emmmm……或許是翻譯的人員對於南韓這個國家的語言不夠純熟,所以翻譯錯誤?也許這個南韓選手不是要投訴華國選手犯規,而是要自首?
否則很難理解眼前的這個行為啊……
至於姜延河本人——他在看到電子大屏上的‘精彩賽事回放’內容之後,原本就已經慘白的臉色,霎時間變得更加慘白了。
第127章
姜延河也沒有想到,現場電子大屏的比賽畫面回放第一時間就捕捉到了他犯規時候的動作。
於是1分鐘前還在高聲指責蘇涼推拉犯規的姜延河一時間僵硬在了當場,耳邊嗡嗡嗡的全都是來自現場的躁動聲。
國內的體育頻道解說間內,廖雨薇和林方正原本正在和觀眾聊剛剛的這一場十分特殊的比賽,因為現場的收音和直播信號等問題,他們也是聽不到現場的聲音,但是他們可以透過直播畫面了解到,目前現場是有一些意外的事情正在發生的。
只是他們透過現場的直播畫面,原本也以為姜延河有什麼問題正在控訴中,結果當直播信號中現場大屏的比賽回放畫面出現的那一刻,廖雨薇驚得脫口而出——
“這是一個明顯的犯規動作!”
在短道速滑的規則中,碰撞一項中包含‘故意用身體任何部位妨礙、推拉、撞擊、阻擋其它比賽的運動員。’,包括橫切犯規也屬於這一個子項中。
因為短道速滑比賽的特殊性,選手們在賽場上相互之間的身體碰撞算是一件相對常規的事情,所以‘碰撞’這個規則的判罰往往具有一定的判罰彈性,裁判組對於選手是否故意犯規的認定也是相對重要的。
但是再怎樣彈性的判罰,遇到姜延河剛剛被攝錄下來的這個動作,想必也不會再有什麼彈性空間了。
利用擺臂動作掩飾伸手拉扯對手,在對手將要入彎時,故意伸出冰刀踢向蘇涼冰刀的落冰點。
如果這個動作都無法被判定為犯規,那麼isu所強調的‘誠實、光明正大、安全地進行競賽,依靠實力決定比賽的成績。’的這個總規則就該被嘲諷為無稽之談了。
現場的裁判組當然也明白這一點。
於是在電子大屏上的這個畫面出現之後,原本都在專註於裁判專屬屏幕的裁判組成員,目光也在同一時間被電子大屏上的回放所吸引,然後很快,有一位裁判迅速地找到了電子大屏上所回放的這一個段落,再一次明確了姜延河的犯規事實。
從電子大屏上的這個犯規影像呈現出來之後,姜延河有很長一段時間都陷入了獃滯和沉默之中。
怎麼會這樣?
為什麼被攝影機所記錄下來的畫面會是這樣?
他分明記得那是一個入彎的角度,這是現場裁判和攝影機都非常難以清晰捕捉的角度,也是南韓選手慣常犯規的位置角度。
在這個位置時,選手之間的推搡因為入彎時多個選手的位置重疊,很難被看得清,這也是他選擇在這個位置動手的重要原因。
當時入彎的位置上最內道有蘇涼,在他前方還有因為失誤而入彎路線偏移的伊曼紐爾,他只是在蘇涼將要入彎的時刻伸手扯了他一下,有擺臂動作的掩飾,甚至還有蘇涼自己身體的遮擋,不應該這麼明明白白地被展露出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